搜索
首页 其他

王铎唐诗十首高清

1. 王铎唐诗十首

王铎唐诗十首

1.王铎题青阳山庄五律十首请提供诗句内容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

号十樵,号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

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 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

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福王南京称制等待为东阁大学士。

入清官至大学士,擢礼部尚书。铎博学好古,工诗文。

画山水宗荆、并、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 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

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尤擅书法,行草宗二王,正书师钟繇,亦多自出胸臆,有《拟山园法帖》,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顺治三年(1646)作《渔舟萧闲图》,收入《历代名贤画粹》;顺治七年(1650)作《雪景山水图》,收入日本《支那名画宝鉴》;顺治八年(1651)罢官归里,作《兰石图》卷、《山水卷》,分别收入《新版世界美术全集》、《支那名画宝鉴》。

顺治九年卒,享年六十一岁,谥文安。 王铎书法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

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以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

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

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王铎善于画山水和梅兰竹石,他的画主要继承了五代的靳浩和关同的风格,王铎的作品丘壑高峻,气势雄伟。

同时他也吸收董源和王维的画法,主要以水墨晕染为主,皴擦不多,略施淡色,山川显得厚实雄伟,生机勃勃。他的山水画景色比较写实,山石的造型方峻,勾皴相间,他的山水画是以元人的笔墨技法画出了宋人味道。

王铎的人物画极少见,而且画法比较简略、写意。 工真、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

梁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苍老劲健,全以力胜。”清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具“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

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时风中另树一帜。

近世对日本国书风有极大影响。存世书迹较多,刻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

《清史稿》卷七十九有传。《王维五言诗卷》,书于崇桢十六年(1643年),绫本,楷书、草书。

凡32行,其中楷书13行,草书19行,每行字数不一。纵21厘米,横165。

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

正书在王铎作品中不多见,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此诗卷前半部分,无论是字的大小、结体、字画、字距,皆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

诗卷后半部分的行草在王铎作品中则不乏见,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故其成就被人给予很高评价。 王铎(?―八八四)字昭范,宰相播昆弟子。

会昌初年擢进士第,咸通中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司徒,封晋国公,终义成节度使。 工书,咸通三年(八六二)毕诚所撰唐白敏中碑,为其所书。

《唐书本传》、《金石略》 。

2.谁有张元昕的“莲叶上的诗卷”

目录: 序一:小童醉诗中 序二:黄金是如何种植成功的 2003年(五岁) 院中草 灯下梅 初夏夜雨 茉莉花 忆长岛海边 红菊花 2004年(六岁) 残春曲 初夏曲 谢小读者 谢姑奶奶 望夕阳 秋思 早秋山游(二首) 咏秋云 待母归 十二月二十六日地震海啸大灾 2005年(七岁)咏雪(二首) 即事 望沪(三首) 咏幽兰 春日 卧落花 春雨愁 望夕阳 樱花开二度 赋得阶下草 初夏 春又回 雨霁 黑龙江红莲 残晖吟 拱拱诗 题暮霞余神云 孤云 晓望 夏云 夏晨一章 猫友 夏风 咏竹 题槿墙群鸽 八月十五日雨后 游瀑布山 八月十七日漂游 八月十八日游湖滨(二首) 湖上景 打高尔夫球蜂蜇足背 中日博物馆 八月二十二日游海滨有感 望海 鸥友 船上题海上景 夜雨(二首) 赋得回首“不儿山”(三首) 秋 神舟飞天 愁 秋、阴 松 枫 十拱立冬时 咏秋风 谢邱伟老师 雪 2006年(八岁)百合花 百合花 迎春问答 红梅问答 赋野花 四月五日清明雪 散步路上所见·小紫花 散步路上所见·牡丹问茶花 散步路上所见·春鸟 赋春风 赋得樱花开满树 院中樱花怒放 观樱花有感 樱花愿 春又回 赋得皇后区植物园樱花树 赋得皇后区植物园大柏树 红杜鹃 赋阴雨 夏行 赋得野营即行一绝 即事 夜雨 访幼儿园李奶奶不遇 砖头缝中花为师 母校行 长尾鸟 随意性害我 早秋 赋得桂花树 谢黎奶奶赠梨 劝惜时 秋衣吟 赋得秋晨诗 问秋吟 赋得薄日照树杪 赋得秋雨连绵诗 哀砖缝残小花诗 秋叶 秋日恶风吟 望叶诗 伤踏叶 惧成方仲永 秋叶谢我诗 绿叶吟 久雨 咏鸟 悔不孝 问霜 冬日玫瑰 冬雨诗 探雪 2007年(九岁)希望 冬日海棠 考试前 考试时 考后 恳切希望向叶嘉莹老师学习 和平 暗麝 相见欢 院中樱花过邻房 草花 冰心 送春花(二首) 不能没有叶 月下紫妹诗 阳台雪瓣诗 望前庭 人间 院中宝 《悲怆》 题牡丹 青春 最后一滴水 回忆 琴 志向 云 鸟语 酷暑 雨后 萤火虫 忆自然 自度曲·光阴 国家公园池塘边 夕阳 月 小荷叶 草 回声湖 蓬莱岛 菡萏 日出 看日落 暴雨 向日葵 立秋记 问秋 秋答 蝉 难 梧桐 题大舅舅教我学习照片 “天文电影”心得 素心兰 君子花 早秋有感 无题 即秋雨 感动中国 迎月 赏月 追月 旭日 秋叶 秋雨 喜见菊花芳苞 秋夕 赠寿客 无题 十月底 祝福爷奶八十岁 野望(四首) 清平乐·雪 清平乐·雪 清平乐 清平乐·雀落树杪 清平乐·晴 清平乐·朔风 清平乐·小雪 清平乐·问冬 鹊踏枝·雪答 鹊踏枝·雪友 清平乐·欲雨 蝶恋花·光阴 蝶恋花·初春 清平乐·春雪 清平乐·母爱 清平乐·邻居 凤栖梧·春雨 清平乐·问春 凤栖梧·双柏雪 蝶恋花·早春雪瓣 清平乐·雅客 清平乐·茉莉 清平乐·太虚珍珠曲 清平乐·赞雪瓣 浣溪沙·雅客 清平乐·紫妹笑 浣溪沙·香礼 浣溪沙·母爱 长相思·海 忆江南·忆缅州 点绛唇·玫瑰 点绛唇·草中猫 点绛唇·鳞云 点绛唇·星空 点绛唇·秋雨 点绛唇·忆春光 点绛唇·忆夏时 点绛唇·秋 点绛唇·梦冬 长相思·即事 长相思·金钱雨 卜算子·桂花 长相思·松鼠 相见欢·待菊 相见欢·秋雨 卜算子·惜花 卜算子·天香桂 卜算子·菊 卜算子·孤鸿 卜算子·深秋 卡算子·重阳 采桑子·枫叶 采桑子·菊花 长相思·梦冬 卜算子·秋风 生查子·云 点绛唇·冷香菊 采桑子·问秋 点绛唇·深秋 点绛唇·桂 生查子·蝉 生查子·松鼠 采桑子·松树与樱树 花非花·夜雨 生查子·望秋院时作 点绛唇·雏鹰试飞 点绛唇·龙传人 卜算子·圣诞红 清平乐·雪与月 清平乐·雨,雪,霜与霰 清平乐·荣誉演出 如梦令·敬题简文舒院士《晚霞》名画 如梦令·敬题汤得新老师《富贵满院春图》名画 如梦令·敬题汤得新老师《瓶花》名画 如梦令·敬题张立君老师《鸟的天堂》名画 如梦令·敬题杨欣然老师山水名画 牛牛吟诗备用集锦 四季别称(143种) 四季温度(21种) 四季景象(5种) 自然之神(6位) 宇宙别称(4种) 天空别称(75种) “日”别称(53种) 四季“日”别称 “月”别称(40种) 月光(5种) 星辰别称(18种) “风”别称(41种) “云”别称(16种) “雷”别称(5种) “闪电”别称(1种) 江河水别称(2种) 瀑布别称(4种) “雨”别称(21种) “露”别称(6种) “雪”别称(37种) 对雪的形容(11种) 春季的鸟虫(6种) 燕子别称(1种) 黄鹂别称(11种) 杜鹃鸟别称(4种) 大雁别称(9种) 萤火虫别称(3种) 蝉的别称(1种) 蟋蟀别称(1种) 花卉常识(4则) 点绛唇·咏十八香 中国十大名花(10个) 十大名花等花期与别名(418个) 花间四友(1则) 落花别称(3种) 花蕾别称(1种) 颜色(10种) 现代生活与诗性的桃花源——关于古诗教育与孩子成长(代后记)。

3.请问这是王维的哪首诗,谢谢

首先要说这首诗不是王维的诗,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王铎的一首五言律诗《雨后同湛虚游江边古矶》其二(草书作品)。

从图上草书看误写为“王维”,其中也有误字。夜雨朝来润,春江白渐通。

竹楼疑罨画,花石带洪蒙。历历沙形阔,萧萧水气空。

观枰逾不倦,矧在野箫中。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 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河南孟津人 。

明末清初书画家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 。

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携,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礼部尚书。

崇祯十六年(1643年),王铎为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关后被授予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故里。

享年六十一岁,葬于河南巩义洛河边,谥文安。

4.文征明的《西苑诗卷》行草书法有什么特点

文征明的《西苑诗卷》行草书法有如下 特点:《西苑诗卷》,作于1554年,纸本,行草书,纵28.4厘米,横447.4厘米,现今 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诗卷是文徵明行草书的代表作之一。《西苑诗》是文徵明56岁在京任翰林院待诏时所作,共七律10首,描述宫城西 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御苑(也就是现在的中南海、北海)景色。

此卷写于1554年6月 10日,距成诗时30年,这一年文徵明已经85岁。此卷行草书用笔仓劲流畅,风姿端整秀雅,是其晚年杰作之一。

卷后有清王澍 题跋,并有“庆邸鉴赏书画之章”等藏印多方。

5.经典五言律诗

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

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

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

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

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

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

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

煊赫大梁城。 【煊:火亘】 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

白首太玄经 陶渊明·饮 酒 故人赏我趣,挈酒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 杜 甫·独酌成诗 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 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岂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怀无? -------------------------------------------------------------------------------- 李贺·示第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录需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无事。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 李贺·追和何谢铜雀妓 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 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以。

歌声且潜弄,陵树风自起。长裾压高台,泪眼看花机。

-------------------------------------------------------------------------------- 李贺·赠陈商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佳人一壶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凄凄陈述圣,披褐钼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择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苦无寸寻,一上戛牛斗。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橄,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 李贺·白昌谷到洛后门 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

寒凉十月末,雪霰蒙晓昏。谵色结昼天,心事填空云。

道上千里风,野竹蛇涎痕。石涧冻波声,鸡叫洗寒晨。

强行到东舍,解马投旧邻。 东家名廖者,乡曲传姓辛。

枝头非饮酒,吾请适其人。始欲南去楚,又将西适秦。

襄王与武帝,各自留青春。闻道兰台上,宋玉无归魂。

缃缥两行字,蛰虫蠹秋芸。 为探秦台意,岂命余负薪? -------------------------------------------------------------------------------- 李贺·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

何物最伤心?马首鸣金环。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

韦郎好兄弟,迭玉生文翰。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谁解念劳劳,苍突唯南山。

-------------------------------------------------------------------------------- 李贺·拂舞歌辞 吴娥声绝天,空云闲徘徊。 门外满车马,亦须生绿苔。

樽有鸟程酒,劝君千万寿。 全胜汉武锦楼上,晓望晴寒饮花露。

东方日不破,天光无老时。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

从蛇作龟二千载,吴堤绿草年年在。 背有八卦称神仙,邪鳞顽甲滑腥涎。

-------------------------------------------------------------------------------- 苏武·别诗 骨肉缘枝叶,结交亦有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者长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乖离,恩情日以新。鹿呜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 李陵·别诗 夹会难再遇,三载为千秋。 临河濯长缨,念子怅悠悠。

远望北风至,对酒不能酬。行人怀往路,何以思我愁。

独有盈觞泪,与子结绸缪。 -------------------------------------------------------------------------------- 古诗十九首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欢娱,聊厚不为簿。 -------------------------------------------------------------------------------- 古诗十九首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 庾信·对酒诗 数杯还已醉,风云不复知。

唯有龙吟笛,桓伊能独吹。 -------------------------------------------------------------------------------- 曹植·送应氏诗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燕婉,我友之朔方。

亲呢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融起高翔。 ------------------------------------------------------------------------------- 应璩·百一诗 平生发完全,变化似浮屠,醉酒巾帻落,秃顶赤如壶。

-------------------------------------------------------------------------------- 阮籍·咏怀诗 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

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

---------------------------------------。

6.纪晓岚诗词歌赋有哪些

“蹀躞骄骢”绝句四首 蹀躞骄骢看杏花, 樱桃会后暂还家, 烟波一片孤帆影, 便是仙人贯月查。

放眼澄江万里秋, 飘然一叶似渔舟, 谁知水驿停桡处, 楼上珠帘总上钩。 推篷看唱采菱歌, 十八王郞衣锦过, 游女无须频掷果, 从来丹桂近嫦娥。

(借用罗海东语,非其本意也) 莲烛携来照洞房, 宫袍新染麝兰香, 得看天际归舟画, 应悟箜篌字两行。 诗后有跋: “芝轩殿撰及第后,给假归娶,以《秋帆归兴图》索题,此玉堂佳话,世不数见者也。

然画中之景与本事颇不相应,融贯为难。余老景荒疏,益不能着语,勉成四绝,姑以博粲云尔。

河间纪昀题并识。” “白头萧散”绝句一首 白头萧散老尚书, 还踏香尘从玉舆, 自笑行装先载笔, 词林习气未全除。

诗后署曰: “癸亥重九前三日观弈道人戏题,时年八十。” 十八年来阅宦途,此心久似水中凫。

如何才踏青明路,又看仙人对弈图。 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

哪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 纪晓岚藏铜雀瓦砚 —王敏之 “铜雀瓦砚”,略呈银锭形,纵30厘米,厚4厘米,黑灰色,陶质坚密细腻,砚面中部以下设有倒“凹”字形墨池。

砚额硕大,满刻题铭,铭文为一首七言长诗。诗文隶书,十九行,三十一句,计二百一十八字,这是纪晓岚藏砚中镌铭字数最多的一方,为1954年保定刘秀臣先生所捐献,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铜雀砚铭为《阅微草堂砚谱》所遗者,现录全文如下: 铜雀台址颓无遗, 何乃剩瓦多如斯。 文人例有嗜奇癖, 心知其妄姑自欺。

齐征鲁鼎甘受赝, 宋珍燕石恒遭嗤, 西邻迂叟旧蓄此, 宝如商鬲周尊彝。 饥来持以易斗粟, 强置之去不得辞。

背文凸起建安字。 额镌坡谷诸铭词。

平生雅不信古物, 时或启椟先颦眉。 他时偶尔取一试, 觉与笔墨颇相宜。

惜其本质原不恶, 俗工强使生疮痍。 急呼奴子具励石, 阶前交手相磨治。

莹然顿见真面目, 对之方觉心神怡。 友朋骤见骇且笑, 谓如方竹加圆规。

三国距今二十载, 胡桃油事谁见之? 况为陶家日作伪, 实非出自漳河湄。 诸公莫笑杀风景, 太学石鼓吾犹疑。

嘻!太学石鼓吾犹疑。 此铭虽长,但颇值玩味。

铭文先说古物作伪与甘受伪欺之人古有之,继而叙述此砚之来由,与纪氏本人“雅不信古物”之态度。从中似可使人领悟:古今作伪欺人者太多,为人不可不慎。

砚额长诗已收入《纪文达公遗集·诗集》卷十。此砚经专家鉴定,并非真正铜雀台瓦,但确是纪晓岚遗物。

不过其砚铭,却是由他人代笔写的。 铜雀台瓦,由于历代文人争相歌颂,使得身份大增,正因为如此,早在宋朝就已有仿制的赝品。

王安石《铜雀台诗》:“吹尽西陵歌舞尘,当时屋瓦始称珍;甄陶往往成今手,尚诧虚名动世人。”王安石感叹,世人因慕虚名,以致花费重金收藏的铜雀台瓦砚却多半是赝品。

纪晓岚就没有这么痴绝,他收藏器物很富有理性,而非一味搜古猎奇,沽名钓誉。他在考虑是否具有收藏价值的同时,还特别注意该器物的实用性。

他对“得一宋砚,虽滑不受墨,亦宝若球图;得一汉印,虽谬不成文,亦珍逾珠璧”的鉴赏家,大不以为然。面对这方又有“建安字”,又有“坡谷铭”的瓦砚,纪晓岚没有被唬住。

“平生雅不信古物”的他,始终认为“瓦能宜墨,即中砚材,何必汉未央宫,魏铜雀台?”所以才有被朋友们笑作是“方竹加圆规”的杀风景,不止这一回。《阅微草堂砚谱》载有一砚,砚铭云:“石庵自江南还,以唐子西砚见赠。

子西铭灼然依托,砚则真宋石也。砻而净之,庶不致以铭损砚。”

由此亦可见纪晓岚高超的鉴赏水平。当然,他对石鼓文的怀疑当否,却应另当别论。

砚额题诗左侧,有行书“石庵鉴赏,嘉庆戊午六月”,右侧有隶书“梦禅珍藏于闻妙龛”刻跋。石庵,即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同山东诸城人。

纪晓岚乡试座师刘统勋之子。乾隆十六年进士,由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谥文清。

著名书法家,尤善小楷,与当时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纪晓岚与刘墉关系极为密切。

“嘉庆戊午”,即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梦禅,即瑛宝,字梦禅,号闲庵,姓拜都氏,满洲正白旗,大学士永贵长子。

曾官笔帖式,三十岁以疾辞归,以诗歌笔墨自娱,与刘墉为文字交。 另见徐珂《清稗类钞·鉴赏》录有“无锡王莼农(蕴章)孝廉藏铜雀瓦砚,长一尺有半,宽八寸,其背书隐起产‘建安十五年造’六隶字,甚清劲,明郭无敬大书‘玉质金声’四字于上,并有铭……”又有《张叔未藏王铎铭铜雀瓦砚》:“真铜雀台瓦,世不多有。

嘉庆庚午年初夏,张叔未得王文安铭铜雀瓦砚于松江肆中。质极莹润,盖滤泥为之。

上有王铎小楷书铭跋二,撰书刻俱精,可定也。”看来铜雀瓦砚真伪皆有,不过,真者寥寥,伪者比比也。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