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大雅荡注音版

1. 诗经.大雅.荡

诗经.大雅.荡

1.诗经 大雅荡的全文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强御?曾是掊克?

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强御多怼。

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

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

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2.诗经关于【大雅·荡之什】这个章节

诗经·大雅·荡之什·抑在百度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

大雅·抑 目录 作品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作品译文 作品鉴赏 编辑本段作品信息 【名称】《大雅·抑》 【年代】先秦 【作者】无名氏 【体裁】诗歌 【出处】《诗经》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抑 抑抑威仪(1),维德之隅(2)。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3)。

哲人之愚,亦维斯戾(4)。 无竞维人(5),四方其训之(6)。

有觉德行(7),四国顺之。訏谟定命(8),远犹辰告(9)。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

颠覆厥德,荒湛于酒(10)。女虽湛乐从(11),弗念厥绍(12)。

罔敷求先王(13),克共明刑(14)。 肆皇天弗尚(15),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16)。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17)。修尔车马,弓矢戎兵(18),用戒戎作(19),用逷蛮方(20)。

质尔人民(21),谨尔侯度(22),用戒不虞(23)。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无易由言(24),无曰苟矣,莫扪朕舌(25),言不可逝矣(26)。无言不雠(27),无德不报。

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28),万民靡不承(29)。

视尔友君子(30),辑柔尔颜(31),不遐有愆(32)。相在尔室(33),尚不愧于屋漏(34)。

无曰不显,莫予云觏(35)。神之格思(36),不可度思(37),矧可射思(38)! 辟尔为德(39),俾臧俾嘉。

淑慎尔止(40),不愆于仪。不僭不贼(41),鲜不为则(42)。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43),实虹小子(44)。

荏染柔木(45),言缗之丝(46)。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其维哲人,告之话言(47),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

民各有心。 於乎小子(48),未知臧否(49)。

匪手携之(50),言示之事(51)。匪面命之(52),言提其耳。

借曰未知(53),亦既抱子。民之靡盈(54),谁夙知而莫成(55)? 昊天孔昭,我生靡乐。

视尔梦梦(56),我心惨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57)。

匪用为教,覆用为虐(58)。借曰未知,亦聿既耄(59)。

于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60)。

天方艰难,曰丧厥国(61)。取譬不远,昊天不忒(62)。

回遹其德(63),俾民大棘(64)。[1] 编辑本段作品注释 (1)抑抑:慎密。

(2)隅:角,借指品行方正。 (3)职:主。

(4)戾:乖谬。 (5)无:发语词。

竞:强盛。维人:由于(贤)人。

(6)训:顺从。 (7)觉:通“梏”,大。

(8)訏(xū)谟:大谋。命:政令。

(9)犹:同“猷”,谋略。辰:按时。

(10)荒湛(dān):沉迷。湛,同“耽”。

(11)女:汝。虽:惟。

从:通“纵”,放纵。 (12)绍:继承。

(13)罔:不。敷:广。

求:指求先王之道。 (14)克:能。

共:通“拱”,执行,推行。刑:法。

(15)肆:于是。尚:佑助。

(16)沦胥:相率,沉没。 (17)章:模范,准则。

(18)戎兵:武器。 (19)用:以。

作:起。 (20)逷(tì):通“剔”,治服。

蛮方:边远地区的民族部落。 (21)质:安定。

(22)侯:语助词。 (23)不虞:不测。

(24)易:轻易,轻率。由:于。

(25)扪:按住。朕:我,秦时始作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26)逝:追。 (27)雠:酬,反映。

(28)绳绳:谨慎的样子。 (29)承:接受。

(30)友:指招待。 (31)辑:和。

(32)遐:何。愆(qiān):过错。

(33)相:察看。 (34)屋漏:屋顶漏则见天光,暗中之事全现,喻神明监察。

(35)云:语助词。觏(gòu):遇见,此指看见。

(36)格:至。思:语助词。

(37)度(duó):推测,估计。 (38)矧(shěn):况且。

射(yì):通“斁”,厌。 (39)辟:修明,一说训法。

(40)淑:美好。止:举止行为。

(41)僭(jiàn):超越本分。贼:残害。

(42)鲜(xiǎn):少。则:法则。

(43)童:雏,幼小。此指没角的小羊羔。

(44)虹:同“讧”,溃乱。 (45)荏染:坚韧。

(46)言:语助词。緍(mín):给乐器安上弦。

(47)话言:陈奂《诗毛氏传疏》:“话,当为‘诂’字之误也。《(经典)释文》引《说文》作‘告之诂言’,云:‘诂,故言也。

’是陆(陆德明)所见《说文》,据诗作‘诂言’,可据以订正。”诂言,老古话。

(48)於(wū)呼:叹词。 (49)臧否(pǐ):好恶。

(50)匪(fēi):非。 (51)示:指示。

(52)面命:当面开导。 (53)借曰:假如说。

(54)盈:完满。 (55)莫(mù):同“暮,”晚。

(56)梦(méng)梦:同“瞢瞢”,昏而不明。 (57)藐藐:轻视的样子。

(58)虐:“谑”的假借,戏谑。 (59)聿:语助词。

耄:年老。 (60)庶:庶几。

(61)曰:语助词。 (62)忒(tè):偏差。

(63)回遹(yù):邪僻。 (64)棘:通“急”。

[2]。

3.【《诗经》里的风、颂、雅分别指哪三个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诗经目录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小雅·鹿鸣之什 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小雅·鸿雁之什 小雅·节南山之什 小雅·谷风之什 小雅·甫田之什 小雅·鱼藻之什 小雅·都人士之什 大雅·荡之什 大雅·文王之什 大雅·生民之什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 周颂·清庙之什 周颂·臣工之什 商颂 鲁颂·駉之什。

4.《诗·大雅·荡》:“既愆尔止,靡明靡晦

1、“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意思是: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

2、出自《诗经·大雅·荡》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曾是强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而秉义类,强御多怼。流言以对,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3、全诗翻译:

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多少凶暴强横贼,敲骨吸髓又贪赃,窃据高位享厚禄,有权有势太猖狂。天降这些不法臣,助长国王逞强梁。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你任善良以职位,凶暴奸臣心怏怏。面进谗言来诽谤,强横窃据朝廷上。诅咒贤臣害忠良,没完没了造祸殃。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跋扈天下太狂妄,却把恶人当忠良。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百姓悲叹如蝉鸣,恰如落进沸水汤。大小事儿都不济,你却还是老模样。全国人民怒气生,怒火蔓延到远方。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不是上帝心不好,是你不守旧规章。虽然身边没老臣,还有成法可依傍。这样不听人劝告,命将转移国将亡。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

5.诗经 里的 大雅,小雅分别是什么

《小雅》为宴请宾客之音乐。《大雅》则是国君接受臣下朝拜,陈述劝戒的音乐。《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

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间诗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雅”在此可以指贵族官吏诗歌。

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

扩展资料: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按地区划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18]风”、“陈风”和“曹风”,共160篇,又被称为“十五国风”。

《国风》被普遍视为《诗经》中的文学精华部分,后人将其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从风格上讲,《国风》带有浓烈的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讲,《国风》大多数是民间诗歌,作者除少数是个别贵族外,大多是民间歌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6.诗经 大雅 荡 翻译

原 文 荡荡上帝1,下民之辟2。

疾威上帝3,其命多辟4。天生烝民5,其命匪谌6。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7。文王曰咨8,咨女殷商9。

曾是强御10?曾是掊克11?曾是在位?曾是在服12?天降滔德13,女兴是力14。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而秉义类15,强御多怼16。流言以对,寇攘式内17。

侯作侯祝18,靡届靡究19。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女炰烋于中国20,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21。

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22。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天不湎尔以酒23,不义从式24。既愆尔止25,靡明靡晦。

式号式呼26,俾昼作夜。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如蜩如螗27,如沸如羹。小大近丧28,人尚乎由行29。

内奰于中国30,覃及鬼方31。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匪上帝不时32,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33。

曾是莫听,大命以倾。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34,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35。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36。

译文:上帝骄纵又放荡,他是下民的君王。上帝贪心又暴虐,政令邪僻太反常。

上天生养众百姓,政令无信尽撒谎。万事开头讲得好,很少能有好收场。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多少凶暴强横贼,敲骨吸髓又贪赃,窃据高位享厚禄,有权有势太猖狂。天降这些不法臣,助长国王逞强梁。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你任善良以职位,凶暴奸臣心怏怏。面进谗言来诽谤,强横窃据朝廷上。

诅咒贤臣害忠良,没完没了造祸殃。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跋扈天下太狂妄,却把恶人当忠良。

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叛臣结朋党。知人之明你没有,不知公卿谁能当。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

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百姓悲叹如蝉鸣,恰如落进沸水汤。大小事儿都不济,你却还是老模样。

全国人民怒气生,怒火蔓延到远方。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不是上帝心不好,是你不守旧规章。

虽然身边没老臣,还有成法可依傍。这样不听人劝告,命将转移国将亡。

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

7.诗经 风雅颂 分别指的是什么 还有那些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比:比喻。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扩展资料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风雅颂

搜狗百科-诗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