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满的词语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火山云歌送别》岑参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和贾舍人早朝》杜甫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竹枝词》刘禹锡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代东门行》鲍照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I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长恨歌》白居易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曹邺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湘妃》李贺 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王昌龄 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长门怨》崔颢 斗酒满四筵,歌啸宛溪湄。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李白 促席鸾觞满,当炉兽炭然。《冬日宴》骆宾王。 2.含有"诗"字的成语【杜默为诗】杜:杜撰,臆造;杜默:指孤陋寡闻。孤陋寡闻,随意杜撰之诗。 【敦诗说礼】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呵笔寻诗】呵笔:冬天笔凉或冻结,用口吹暖气使之解冻;寻诗:寻觅诗句。用口吹暖气,使笔解冻,然后挥笔作诗。形容冬日苦吟。 【横槊赋诗】槊:长矛;赋:吟。横着长矛而赋诗。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画意诗情】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红叶题诗】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 【画中有诗】指画里富有诗意。 【击钵催诗】指限时成诗。比喻诗才敏捷。 【酒虎诗龙】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酒龙诗虎】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酒朋诗侣】指在一起喝酒作诗的朋友。 【寄情诗酒】寄:寄托。把感情寄托在吟诗饮酒上。 【酒社诗坛】酒社:酒友所成立的团体;诗坛:诗人会聚的场所。指文人墨客相约在一起饮酒作诗的组织。 【即席赋诗】即席:当场。当场作诗。比喻才思敏捷。 【刻烛成诗】刻:用硬物划;烛:蜡烛;诗:诗句。用刀在蜡烛上刻痕,同时提笔作诗。形容才思敏捷。 【满腹诗书】比喻博学多才,知识丰富。 【孟诗韩笔】孟郊的诗,韩愈的文笔。指诗文佳作。 【明月之诗】描写明月的诗。 【能诗会赋】赋:古文体。指善于写诗作赋。 【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诗成得袍】夺锦:相传武则天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赏锦袍。指科举及第或竞赛优胜者。也用以称赞文才出众或被宠赐。 【诗肠鼓吹】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诗词歌赋】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诗酒风流】作诗饮酒。古人以此为风流韵事,故称。 【诗酒朋侪】侪:等辈,同类的人。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 【诗家三昧】指作诗的诀窍。 【诗酒征逐】征逐:朋友之间相互邀请宴饮。指互相邀约,饮酒作诗。 【诗礼传家】指世代皆读书习礼。 【诗礼发冢】一边念着《诗经》、《周礼》,一边去挖坟盗墓。原是讽刺儒家倡导仁义的虚伪性。后用以讽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诗礼之训】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诗礼簪缨】诗礼:《诗经》和《周礼》,指礼教;簪缨:比喻高官。讲究礼教的高官显宦。 【诗朋酒侪】侪:辈。在一起写诗喝酒的朋友。 【诗朋酒侣】侣:伴侣,同伴。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 【诗朋酒友】作诗饮酒的朋友。 【诗情画意】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诗书礼乐】六代儒家六经的名称,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 【沈诗任笔】①南朝梁沈约以诗着称,任昉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时人称为“沈诗任笔”。笔,指无韵之文。②用以泛指诗文。 【诗庭之训】指父训。 【诗有别才】别才:特殊的才能。指诗写得好,表现出作者的特殊才能。 【诗以道志】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 【诗以言志】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单向和决心。 【诗言志】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意向和决心。 【诗云子曰】《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着作。 【诗中有画】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五步成诗】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文友诗敌】敌:对手。文中好友,诗中对手。 【仰而赋诗】仰头歌唱作诗。 【燕足系诗】系诗于雁足,靠它传递消息。 【走笔题诗】走笔:笔划得很快,指快速地写;题:写。形容才思敏捷 【枕籍诗书】籍:通“藉”,铺垫。以经书、史书作为枕头和铺垫。形容沉湎于图书资料中。 【子曰诗云】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3.出自诗句的成语雨后春笋 出处:宋·张耒《食笋》:“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寸草春晖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满园春色 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风得意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和景明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 春宵一刻 出处:宋·苏轼《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 出处:南朝梁·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春梦无痕 出处:宋·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人面桃花 出处:唐·崔护《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去楼空 出处:唐·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人云亦云 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如履薄冰 出处:《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弱不禁风 出处: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诗》:“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奇文共赏 出处:晋·陶潜《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千里送鹅毛 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 情不自禁 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穷困潦倒 出处:唐·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倾盆大雨 出处:唐·杜甫《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青梅竹马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晴天霹雳 宋·陆游《四日夜鸡未鸣起作》:“放翁病过秋,忽起作醉墨。正如久蛰龙,青天飞霹雳。” 穷极无聊 出处:宋·费昶《思公子》:“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秋水伊人 出处:《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秋高气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屈指可数 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平分秋色 宋·李朴《中秋》:“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呕心沥血 出处: 唐·韩愈《归彭城》:“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藕断丝连 出处:唐·孟郊《去妇》:“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相连。” 年逾古稀 出处:唐·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弄假成真 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万紫千红 出处: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马齐喑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无穷无尽 出处:宋·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望眼欲穿 出处:唐·白居易《寄微之》:“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 无理取闹 出处:唐·韩愈《答柳州食虾蟆》:“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五湖四海 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百读不厌 出处: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天涯比邻 出处: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豆蔻年华 出处: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为人作嫁 出处:唐·秦韬玉《贫女》:“苦为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庐山真面目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走马观花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司空见惯 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刘禹锡诗:“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苍翠欲滴 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草长莺飞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4.出自诗句的成语有哪些桂子飘香——“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宋之问《灵隐寺》)桂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形容中秋前后佳景。曾经沧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见过大世面。 为人说项——“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杨敬之《赠项斯》)指为人说好话,替人讲情。 壮志未酬——“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李频《春是思归》)指宏伟的志愿没有实现。 为人作嫁——“若恨年年压金钱,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原指贫女无钱置备妆奁,却年年为人缝制嫁衣,后用以比喻徒然为别人忙碌。 古稀之年——“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此成语指七十岁。 过去人们能活到七十岁的很少,所以说“古来稀”。 绿叶成荫——“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不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杜牧《叹花》)据《唐摭言》记载:杜牧佐宣州幕时,曾游湖州,见一民女,年十六有余,容颜极美。 杜牧甚爱之,遂与其母约定:“等我十年,不来然后可嫁。”十四年后,杜牧任湖州刺史,那女子已嫁人生子,于是杜牧怅然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位姑娘的爱幕之情和不能婚配的无可奈何的自伤心理。 比喻女子出嫁后生有子女。 作茧自缚——“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蚕吐作蚕,把自己包裹在里面。比喻做某事的结果反使自己受困。 亦比喻束缚自己。 石破天惊——“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弹箜篌》)诗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使得正在补天的女娲入了迷,忘了自己的职责,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盆。比喻文章、议论或事态的发展出奇而惊人。 天旋地转——“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白居易《长恨歌》)天地转动。 原指根本改变局面,现形容头晕眼花。 杳如黄鹤——“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比喻一去之后无影无踪。亦比喻人或物下落不明。 擒贼擒王——“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捉盗贼要捉首恶。 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卷土重来——“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卷土,人马奔跑时的尘土飞卷。此诗是诗人对项羽不肯过江而自刎乌江的惋惜和批评。 现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恢复势力。 走马观花——“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四海为家——“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获秋。”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人面对萧瑟秋风中的“故垒”(六朝时修建的江防工事),启发人们吸取历史教训,严防分裂局面的两次出现。原指国家统一,后指到处可以为家。 5.出自古代诗句的成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桃花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怒发冲冠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行路难》李白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第》孟郊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海角寻思遍——无穷无尽、天涯海角《踏沙行》 晏殊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春日》朱熹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柔情似水《鹊桥仙》秦观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水调歌头》苏东坡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浣溪沙》 晏殊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千淘万漉《浪淘沙》 刘禹锡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武陵春》李清照。 6.关于鸟的诗句和成语1、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 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亡的边缘。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谏。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 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 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 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2、惊弓之鸟 更羸(léi)陪同魏王散步,看见远处有一只大雁飞来。他对魏王说:“我不用箭,只要虚拉弓弦,就可以让那只飞鸟跌落下来。”,魏王听了,耸肩一笑:“ 你的射箭技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更羸自信地说:“能。”不一会儿,那只大雁飞到了头顶上空。 只见更羸拉弓扣弦,随着嘣地一声弦响,只见大雁先是向高处猛地一窜,随后在空中无力地扑打几下,便一头栽落下来。 魏王惊奇得半天合不拢嘴,拍掌大叫道:“啊呀,箭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真是意想不到!”更羸说:“不是我的箭术高超,而是因为这只大雁身有隐伤”。 魏王更奇怪了:“大雁远在天边,你怎么会知道它有隐伤呢?”更羸说:“这只大雁飞得很慢,鸣声悲凉。根据我的经验,飞得慢,是因为它体内有伤;鸣声悲,是因为它长久失群。这只孤雁疮伤未愈,惊魂不定,所以一听见尖利的弓弦响声便惊逃高飞。由于急拍双翅,用力过猛,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 3、望帝啼鹃 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4、《画眉鸟》宋代: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释义: 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5、《鸟》唐代: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释义: 谁说这群小鸟儿的生命微不足道?宇宙万物都有血有肉的皮,是一样的生命,没有孰轻孰重的道理。 我劝你们不要打枝头上的鸟儿,幼鸟还在巢中等待母亲的归来,弄不好一石数命啊! 7.古诗中有成语的诗句柳暗花明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不拘一格 《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折戟沉沙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天荒地老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 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 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 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笺上两行书, 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 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 谁念幽寒坐呜呃。 心有灵犀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