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汉广诗经注音 汉广诗经注音1.诗经中汉广、小星、殷其雷、野有死麋、北门、柏舟、绿衣、终风、日汉广——翘(qiao2),之(zhi4)子于归,蒌(lou2) 野有死麕(jun1)——朴樕(pu2,su4),纯(tun2)束,舒而脱脱(tui4)兮,无感我帨(shui4)兮,无使尨(mang2)也吠 鄘风·柏(bai3)舟——泛(fan4),髧(dan4),实维我仪(e2),之(zhi4)死矢靡它,母也天只(zhi3),之死矢靡慝(te4) 邶风·柏舟——耿耿(geng3或jiong3)不寐,威仪棣棣(dai4),觏(gou4)闵既多,日居(ji1)月诸 硕人——衣(yi4)锦褧(jiong3)衣(yi1),手如柔荑(ti2),领如蝤蛴(qiu2,qi2),齿如瓠犀(hu4,xi1),螓(qin2)首,朱幩(fen2)镳镳(biao1),翟茀(di2,fu2),北流活活(guo1),施罛(gu1)濊濊(huo4),鳣鲔发发(zhan1,wei3,bo1),葭菼揭揭(jia1,tan3,jie1),庶士有朅(qie4) 这里面我学到的就这些,《柏舟》不知道你说的是哪篇,就把两篇都打上来了。还有,我们用的是繁体本,所以我不确定我上面打的是不是都是简体字,但注音没有问题。《诗经》的读音会有争议,我选的是古籍中最有权威的中华书局编的《诗经注析》的读音,有些书上没有标读音的我就根据老师说的告诉你。所以,请不要跟我说“那个字不念XX吧?”我只是把我最信任的版本打上来而已。 2.给《诗经》中《汝坟》注音《汝坟》是《诗经· 国风》中的一篇,全诗用语简洁,比喻奇特,思念和哀怨化作缕缕青丝,弥漫于字里行间,纯情感人。风土人情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汝坟》在展示民族文化,促进我国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毛诗序》以为这首诗是赞美“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汉刘向《列女传》更附会其说,指实此乃“周南大夫”之妻所作,恐其丈夫“懈于王事”,故“言国家多难,惟勉强之,无有谴怒遗父母忧”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1.遵:循,沿。 汝:汝河,源出河南省。坟(fén):水涯,大堤。 2.条: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 3.君子:此指在外服役或为官的丈夫。 4.惄(nì):饥,一说忧愁。 调(zhōu):又作“輖”,“朝”(鲁诗此处作“朝”字),,早晨。 调饥:早上挨饿,以喻男女欢情未得满足。 5.肄(yì):树砍后再生的小枝。 6.遐(xiá):远。 7.鲂(fáng)鱼:鳊鱼。 赬(chēng):浅红色。 8.毁(huǐ):火,齐人谓火为毁。如火焚一样的颜色。 3.国风·周南·汉广的注释译文⑴乔木:高大的树木。 ⑵休:息也。指高木无荫,不能休息。息:此处《韩诗》所载版本作“思”,语助词,与下文“思”同。 ⑶汉:汉水,长江支流之一。游女:汉水之神,或谓游玩的女子。 ⑷江:江水,即长江。永:水流长也。 ⑸方:桴,筏。此处用作动词,意谓坐木筏渡江。 ⑹翘翘(qiáo桥):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或以为指高出貌。错薪:丛杂的柴草。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诗经》嫁娶多以折薪、刈楚为兴。 ⑺刈(yì义):割。楚:灌木名,即牡荆。 ⑻归:嫁也。 ⑼秣(mò莫):喂马。 ⑽蒌(lóu楼):蒌蒿,也叫白蒿,嫩时可食,老则为薪。 ⑾驹(jū居):小马。按驹当作“骄”。 南有大树枝叶高,树下行人休憩少。汉江有个漫游女,想要追求只徒劳。 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树丛生长得高,砍柴就要砍荆条。那个女子如嫁我,快将辕马喂个饱。 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草丛生乱纵横,割下蒌蒿作柴薪。那个女子如嫁我,快饲马驹驾车迎。 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4.诗经全文之汝坟带拼音zūn 遵 bǐ 彼 rǔ 汝 fén 坟 , fá 伐 qí 其 tiáo 条 méi 枚 。 wèi 未 jiàn 见 jun1 君 zǐ 子 , nì 惄 rú 如 diào 调 jī 饥 。 zūn 遵 bǐ 彼 rǔ 汝 fén 坟 , fá 伐 qí 其 tiáo 条 yì 肄 。 jì 既 jiàn 见 jun1 君 zǐ 子 , bú 不 wǒ 我 xiá 遐 qì 弃 。 fáng 鲂 yú 鱼 chēng 赪 wěi 尾 , wáng 王 shì 室 rú 如 huǐ 毁 。 suī 虽 zé 则 rú 如 huǐ 毁 , fù 父 mǔ 母 kǒng 孔 ěr 迩 。 5.诗经中关雎的注音《关雎》的第二章中,有这样两句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这里我不念“寤寐思服(fú)”,念“寤寐思服(bì)”。因为朱熹在《诗集传》里注的是——“叶蒲北反”。他用的是反切注音法,转换为现代汉语拼音就是“服bì”。其实这个读音,在《辞源》就收有,是做“郁结”解。《毛传》中对“思服”的解译是:“服,思之也”。这一解释本身也没有太大问题,问题在於“服”字无论从本义还是从引申义看,都没有“思念”的意思。所以,这个“服”字应是个假借字,其本字大概是表示“至诚”之义的“愊(bì)”字。在书写过程中,用与甲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乙字代替甲字,这就是所谓的“同音假借”。 “服”和“愊(bì)”的上古音非常相近,所以“服”才可以假借为“愊”。 由於上古时期,汉语中根本就不存在轻唇音,后世以“f-”为声母的字,起初都读为(“b—”、“p—”等)重唇音,比如“伏羲”读作“庖牺”、“浮”读作“漂”等。当时的语音在形声字中保留下来许多有关信息,比如以“孚”为声符的“殍”读“piao”,以“复”为声符的“愎”读“bi”,以“畐”为声符的形声字,一组读“fu”(如“幅”、“福”、“副”、“富”等),另外一组读“bi”(如“逼”)。因此,“服”和“愊”二字现在读音不同,是后来汉语分化出轻唇音这一语音变化造成的。 6.汉广,谁进来翻译一下诗经里那个汉广,谁知道,翻译一下汉 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注释 诗人追求汉水游女,终于失望的恋歌.休:息也.指高木无荫,不能休息.思:语助.汉:汉水,长江支流之一.游女:汉水之神.江:江水,即长江.永:水流长也.方:桴,筏.翘翘(音桥):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诗经》嫁娶多以折薪、刈楚为兴.刈(音义):割.楚:灌木名,即牡荆.归:嫁也.秣(音莫):喂马.蒌(音楼):蒌蒿,嫩时可食,老则为薪.驹:小马.译 文 南有大树枝叶高,树下行人休憩少.汉江有个漫游女,想要追求只徒劳.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杂树丛生长得高,砍柴就要砍荆条.那个女子如嫁我,快将辕马喂个饱.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杂草丛生乱纵横,割下蒌蒿作柴薪.那个女子如嫁我,快饲马驹驾车迎.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7.请给我一些诗经名篇的拼音版关雎 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ǎo qiú)。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háng)。 陟(zhì)彼崔嵬(cuī wéi),我马虺隤(huī tuí)。我姑酌彼金罍(léi),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gāng),我马玄黄(7)。我姑酌彼兕觥(sì gōng),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jū)矣,我马瘏(tuí)矣!我仆痡矣(pū),云何吁(xū)矣。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芣苢 采采芣苢(fú yǐ),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duō)之。采采芣苢,薄言捋(luō)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jié)之。采采芣苢,薄言襭(xié)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qiáo qiáo)错薪(xīn),言刈(yì)其楚;之子于归,言秣(mò)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qiáo qiáo)错薪(xīn),言刈(yì)其蒌(lóu);之子于归,言秣(mò)其驹(jū)。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摽有梅 摽(biào)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dài)其吉兮! 摽(biào)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dài)其今兮! 摽(biào)有梅,顷筐塈(jì)之!求我庶士,迨(dài)其谓之!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jūn),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sù),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 无感(hàn)我帨(shuì)兮, 无使尨(máng)也吠。 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rú)。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sù),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tì tì),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yùn)于群小。觏(ɡòu)闵既多,受侮(wǔ)不少。静言思之,寤(wù)辟(pì)有摽(biào)。 日居(jī)月诸(zhū),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fěi)浣(huàn)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hé)维其已(yǐ)?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hé)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bǐ)无訧(yóu)兮。 絺(chī)兮绤(xì)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8.赏析《诗经 周南 汉广》汉 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诗人追求汉水游女,终于失望的恋歌。 休:息也。指高木无荫,不能休息。 思:语助。汉:汉水,长江支流之一。 游女:汉水之神。 江:江水,即长江。 永:水流长也。方:桴,筏。 翘翘(音桥):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诗经》嫁娶多以折薪、刈楚为兴。 刈(音义):割。楚:灌木名,即牡荆。 归:嫁也。秣(音莫):喂马。 蒌(音楼):蒌蒿,嫩时可食,老则为薪。驹:小马。 译 文 南有大树枝叶高, 树下行人休憩少。 汉江有个漫游女, 想要追求只徒劳。 浩浩汉江多宽广, 不能泅渡空惆怅。 滚滚汉江多漫长, 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树丛生长得高, 砍柴就要砍荆条。 那个女子如嫁我, 快将辕马喂个饱。 浩浩汉江多宽广, 不能泅渡空惆怅。 滚滚汉江多漫长, 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草丛生乱纵横, 割下蒌蒿作柴薪。 那个女子如嫁我, 快饲马驹驾车迎。 浩浩汉江多宽广, 不能泅渡空惆怅。 滚滚汉江多漫长, 不能摆渡空忧伤。 【赏析】 这是一首恋情诗。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 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帐的愁绪。 关于本篇的主旨,《毛诗序》所说赞文王“德广所及也”,并不足据,《文选》注引《韩诗序》云:“《汉广》,说(悦)人也。”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进而发挥曰:“夫说(悦)之必求之,然唯可见面不可求,月慕说益至。” 对诗旨的阐释和诗境的把握,简明而精当。“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是体现诗旨的中心诗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重叠三唱,反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游女”,瞻望勿及,企慕难求的感伤之情。 鲁齐韩三家诗解“游女”为汉水女神,后颇有从者,这给本诗抹上了一层人神恋爱的色彩。不过一部《诗经》,总体落实在现实人生,“十五国风”,皆为歌唱世俗情感的民间歌谣,因此似乎没有必要将此诗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 从外部结构看,《汉广》全篇三章,前一章独立,后二章叠咏,同《诗经》中其他重章叠句的民歌,似无差异。但从艺术意境看,三章层层相联,自有其诗意的内在逻辑。 可析而为二。 首先,全诗三章的起兴之句,传神地暗示了作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劳动过程。 方玉润曾写道:“首章先言乔木起兴,为采樵地;次即言刈楚,为题正面;三兼言刈蒌,乃采薪余事”(《诗经原始》)。方氏由此把《汉广》诗旨概括为“江干樵唱”,否定其恋情诗的实质,仍不免迂阔;但见出起兴之句暗示了采樵过程,既有文本依据,也是符合劳动经验的。 其次,从结构形式看,首章似独立于二、三两章;而从情感表现看,前后部分紧密相联,细腻地传达了抒情主人公由希望到失望、由幻想到幻灭,这一曲折复杂的情感历程。有希望有追求,才有失望有失落;但诗篇于此未作明言,对这位青年当年追求思恋的一往深情,让读者得之言外。 诗篇从失望和无望写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把追求的无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可逆转。一般把首句视为起兴;如果换一种读法,把“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置于首位,那么,“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便可视为比喻,连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构成一组气势如潮的博喻;瞻望难及的无限怅惘之情,也表现得更为强烈。 当年苦恋追求,今日瞻望难及。但心不甘、情难拔,于是由现实境界转入幻想境界。 三、三两章一再地描绘了痴情的幻境:有朝“游女”来嫁我,先把马儿喂喂饱;“游女”有朝来嫁我,喂饱驹儿把车拉。但幻境毕竟是幻境,一旦睁开现实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灭的深渊。 他依然痴情而执着,但二、三两章对“汉广”、“江永”的复唱,已是幻境破灭后的长歌当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儿伤心不忍听之感。总之,诗章前后相对独立,情感线索却历历可辨。 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把《汉广》的诗境概括为“可见而不可求”。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义所谓的“企慕情境”,即表现所渴望所追求的对象在远方、在对岸,可以眼望心至却不可以手触身接,是永远可以向往但永远不能到达的境界。 《秦风·蒹葭》也是刻划“企慕情境”的佳作,与《汉广》比较,则显得一空灵象征,一具体写实。《蒹葭》全篇没有具体的事件、场景,连主人是男是女都难以确指,诗人着意渲染一种追求向往而渺茫难即的意绪。 《汉广》则相对要具体写实得多,有具体的人物形象:樵夫与游女;有细徽的情感历程:希望、失望到幻想、幻灭;就连“之子于归”的主观幻境和“汉广江永”的自然景物的描写都是具体的。王士禛认为,《汉广》是中国山水文学的发轫。 《诗经》中仅有的几篇“刻画山水”的诗章之一(《带经堂诗话》),不为无见。当然,空灵象征能提供广阔的想像空间。 9.诗经汉广是什么诗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②汉:指汉水。游女:在汉水岸上出游的女子。 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 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 ⑤翘翘:树枝挺出的样子。错薪:杂乱的柴草。 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 ⑦秣(mo):喂马。 ⑧蒌(lou):草名,即蒌蒿。 译文 南山乔木大又高, 树下不可歇阴凉。 汉江之上有游女, 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荆条。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蒌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