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暑假古诗词 暑假古诗词1.关于暑假的诗句1.天净沙·夏 元代: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译文 云收雨停,雨过天晴,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澜,远处高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凉爽了,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更甜了,绿树的树阴一直遮到画檐。纱帐中的藤席上,有一个芳龄女孩,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静静地享受着宜人的夏日时光。 2.子夜吴歌·夏歌 唐代: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译文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3.夏意 宋代: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 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4.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代: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译文 院无风,柳丝垂,闺人昼寝。闺人安静昼寝之际,起风,庭院柳条摇摆。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红润的手端起了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盛有冰块拌藕丝的小碗冰冷了她红润的手。郎笑碗中的藕丝太长了。闺人一边吃长丝藕,一边又嘲笑她的情郎。 5.夏花明 唐代: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译文  夏天树木的枝条十分浓密绿意盎然,朱红的花朵点缀在上面显得明亮鲜美。 正当中午,炎炎烈日当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烧一样。 一阵风吹来,花叶都翻卷凌乱,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鲜妍。 我归来看见窗子上的字,(因为被花的艳光晃花了眼睛)眼前一片闪烁。 2.有没有关于暑假的诗关于暑假的诗: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2.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____高骈《山亭夏日》 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____王籍《入若耶溪》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____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____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9.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____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10.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____范成大《喜晴》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____赵师秀《约客 / 有约》 12.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____陈文述《夏日杂诗》 13.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____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4.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____高骈《山亭夏日》 15.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____陶渊明《四时》 16.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____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鉴赏高骈《山亭夏日》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十分变态。《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短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蔷薇,十分漂亮,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gushiwen.org 3.形容假期的诗句1. 暑假来临,不怕高温:空调吹吹,燥热逃掉,感觉美妙;冰糕吃吃,凉度增加,惬意留下;短信阅读,清凉假期,心情冰舞!假期快乐! 2. 暑假里,火了热情,烧了激情,浓了亲情,温了友情,亲了爱情,抛了烦恼,弃了孤独,废了压力,埋了悲剧,祝你暑假快乐,生活幸福美满。 3. 化一杯凉茶,清爽你心房;化一阵清风,吹散你抑郁;化一场细雨,给你消热驱暑;暑假到了,给心情放个暑假,放松放松;给身体放个暑假,休息休息;给自己放个暑假,运动运动,暑假快乐哟! 4.关于假期的诗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月,青天悬玉钩。”(《挂席西江上待月有怀》) 满月如镜,新月如钩,这是说月的形状。 “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宗之》) 这是写月出的位置及其周围环境。李白写得最多的是山上月和山间月,视野开阔,月的动态使人顿生清新明媚的舒畅之感。另有水上月,望去又别是一种迷蒙幽冷的景象: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树。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初月》)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雨后望月》) 有时月挂松梢,给人以窅缈古奥之感: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送杨山人归嵩山》) 有时月亮透过藤萝窥见,则又令人心清神爽: “闲窥石镜清我心,绿萝开处悬明月。”(《庐山谣》) “摇荡女萝枝,半挂青天月。”(《忆秋浦桃花旧游》) 5.四五年级暑假必背古诗词1、石灰吟 (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3、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4、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5、约客(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6、兰溪棹歌(唐)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7、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8、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0、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2、水调歌头(北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3、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14、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15、晚春(唐)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6、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7、画眉鸟(北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18、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9、春日(南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0、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暑假的古诗有哪些暑假基本处于6-8月之间,所以说季节的话,应该是夏季,描绘夏天写景的诗很多,例如:《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此诗写山亭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描绘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全诗以写景见长,笔法多变。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再如:《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此诗描绘了夏夜乘凉的悠闲自得,抒发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 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适意;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