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鄘风载驰赏析

1. 诗经鄘风载驰

诗经鄘风载驰

1.《诗经》四篇鄘风·载驰的翻译

车马疾驰快奔走,回国慰问我卫侯。马行归途路悠悠,行旅匆匆到漕邑。

大夫跋涉来追赶,我心哀伤又忧愁。

没人赞成我赴卫,要我返回万不能。你们想法都不好,不是我思不深远。

没人赞成我回卫,想要阻止也不能。你们想法都不好,不是我思不谨慎。

登上高高的山冈,采集贝母解愁肠。女子多愁又善感,各人心里有主张。

许国大夫责怪我,实在幼稚且张狂。

我在郊野忙行驶,麦子繁盛又茂密。前往大国去求援,依靠谁来帮我忙。

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再把我责备。你们纵有百般计,也不如我亲自去。

2.如何理解评析《诗经·鄘风·载驰》

卫懿公喜欢养鹤。

鹤不但有自己的官爵和俸禄,出行的时候,鹤还有自己专属的交通工具。卫懿公向百姓收取“鹤捐”来供养鹤的“日常开销”,又给鹤封取了“某某将军”的头衔,甚至口出狂言说道:“为什么不派鹤去打仗呢?”不久,狄人入侵卫国。

将士们不愿意去打仗,说道:“君主,您不是说鹤能打仗吗?怎么不派鹤去?”结果,卫国战败,城池惨遭狄人洗劫,而荒唐的卫懿公也被狄人杀死。 许穆夫人(卫公子顽与宣姜之女,卫懿公的堂妹,嫁给许国的国君穆公为妻)心念故国,在得知卫国战败、国君身亡的消息后,立即动身前往卫国吊唁国君,安排后事。

许国的国君害怕引火烧身,派大夫前去阻拦。面对许国大夫的阻拦和责难,许穆夫人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坚持要前往卫国吊唁。

后人把这段事迹称为佳话,许穆夫人因此被称为古代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3.诗经《载驰》的全文解释

许穆夫人是卫宣公之女,出嫁许穆公。

眼见卫国覆亡,痛心疾首前去吊唁,并力图用行动来拯救卫国。此举遭到许国君臣的阻挠。

许穆夫人在忧愤之际写下了这首诗。在国难当头时是坐以论道前怕狼后怕虎,还是义无反顾用行动来拯救。

危难之际总得有人挺胸而出,左思右想瞻前顾后总不如行动有效。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一片宣言。

荆轲刺秦抵得上千千万万在背后讥讽咒骂秦始皇的人。刺秦虽然未遂,但行动本身为荆轲留下了一座纪念碑。

不敢行动的人可以找出一千个理由来为自己辩护,而所有理由都是以我为中心怕是破坏了自己的锅碗瓢盆和功名利禄。行动的代价不过就是牺牲一点个人利益。

人说自私是人的本性,而人自己又是什么?人来到世上不都是赤条条的么,身外之物又有什么不可舍弃的呢?如果让锅碗瓢盆功名利禄拴住了手脚,自我实际就已经丧失了。敢于行动即可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又可以维护道义。

在人间世界的关系中行动是最高的命令。

4.国风·鄘风·载驰的作者简介

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前656),姬姓。周庄王七年(卫惠公十年)左右生于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穆公,周惠王二十一年(卫文公四年)卒于许国,大约活了三十四岁。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存诗三篇,均收于《诗经》。

5.庸风·载驰译文

《国风·鄘风·载驰》

诗序:

《载驰》,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国人分散,露于漕邑,许穆夫人闵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赋是诗也。

原文: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⒁,众樨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译文】

驾起轻车快驰骋,回去吊唁悼卫侯。挥鞭赶马路遥远,到达漕邑时未久。许国大夫跋涉来,阻我行程令我愁。

竟然不肯赞同我,哪能返身回许地。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怀宗国思难弃。竟然没有赞同我,无法渡河归故里。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恋宗国情不已。

登高来到那山冈,采摘贝母治忧郁。女子心柔善怀恋,各有道理有头绪。许国众人责难我,实在狂妄又稚愚。

我在田野缓缓行,垄上麦子密密遍。欲赴大国去陈诉,谁能依靠谁来援?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对我生尤怨。你们考虑上百次,不如我亲自跑一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