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青玉案宋词

1.宋词《青玉案》的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宋·贺铸《青玉案》原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横塘:在苏州南十时许。 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冉冉:流动的样子。

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期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译文 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

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

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赏析 1.此词是贺铸名篇之一,作于苏州。

当时词人闲居横塘,写的是一段单相思。开头三句,借洛神故事,回忆在横塘的一次艳遇。

词人神魂颠倒,要随佳人而去,并且知道了她的居所,但只有春风能入。下阕开头仍用《洛神赋》故事,词人期待再遇佳人,但佳人不至。

只得题写断肠诗句。要问此时愁有多少,真好像一马平川的衰草;像漫天飞扬的柳絮;也像江南梅雨,无有止期。

结句以一串博喻写“闲愁”,使得“闲愁”更加具体可感。将无形的情化为有形的物,形象具体。

2.此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上片写相恋和怀念,下片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或“闲愁”太多。

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时光流逝之迅速,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

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结尾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黄庭坚更是极口称赞说:“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3.此词于苏州寄居横塘时所作。

作者幽居怀人,所写是“美人兮不来”的闲愁,词中意境幽微,形象朦胧,凌波仙子似的美人似真似幻,给人以丰美联想。如果作者所倾心思慕的人凌波而来,又翩然而去,只剩自己木立如痴送芳尘。

接下,遥想伊人深闺孤寂,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风时到。转而写眼前情愫难通,天际碧云,水边香蘅,笼在苍茫暮色中。

继而哀叹即使提笔滤摅怀,妙笔生花,也尽是伤心断肠句。末了一设问句呼起,以遍野烟草,满城风絮,黄梅阴雨极写闲愁之多无可消释。

结拍三句是 作者浓墨重彩、灵光独运之笔,连用比喻分三层铺叠而来,既绘江南暮春烟雨景色,有映衬出黯然心境,写闲愁的迷茫无边,纷乱无绪,连绵不止,亦情亦景,亦比亦兴,亦实亦虚,浑融为一无迹可寻,画面迷离而清远,意味深沉而悠长。此词以三佳句而倾倒一时,人称“贺梅子”。

罗大经《鹤林玉露》云:“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项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云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

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4.这首词说来好笑,原是贺方回退居苏州时,因看见了一位女郎,便生了倾慕之情,写出了这篇名作。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像也没有“重大意义”,值不得表彰。

无奈它确实写来美妙动人,当世就已膺盛名,历代传为佳句,——这就不容以“侧艳之词”而轻加蔑视了。 方回在苏州筑“企鸿居”,大约就也是因此而作。

何以言之?试看此词开头就以子建忽睹洛神为比,而《洛神赋》中“翩若惊鸿”之句,脍炙千古,企鸿者,岂不是企望此一惊鸿般的宓妃之来临也?可知他为此人,倾心眷慕,真诚以之,而非轻薄文人一时戏语可以并论。闲话且置,如今只说。

2.仿写宋词《青玉案》辛弃疾和《醉花阴》李清照

你们老师真实神经,宋词的平仄规则是很严格的,没有认真系统的学过诗词格律,怎么可能仿作宋词,即便写出来也是牛头不对马嘴,甚至会影响学生对宋词音律特点的理解,很多网上的诗词其实只是勉强押韵的打油诗,算不得真正的诗词,这样的作业不做也罢,除非你真的懂诗词格律,否则不要写,要么就从专业的诗词网站上抄一首。除非你真的想做白痴。

【青玉案】

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因取以为调名。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醉花阴】

小令,五十二字,前后片各三仄韵。兹以《漱玉词》为准。

3.求诗词看要求描写唯美画面的类似青玉案元夕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2。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3。

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4。

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 5。

江水孤寂,两岸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6。

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 7。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8。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

9。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0。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11。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12。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13。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14。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5。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6。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7。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8。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9。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20。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1。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2。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23。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24。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5。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的三分之一年。

26。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27。 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你金戈铁马的江山赠与谁一场石破惊天的空欢喜。

28。下一世的情歌、把词交由你填、看看你仍旧是谁高高在上的王。

29。橱窗里盛放的琳琅满目、是阜盛而过的年华栩栩生辉。

30。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31。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32。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33。路过的风景、有没有人为你好好收藏。

34。 是宿命的悲、还是轮回的痛。

35。辗转在谁的年华谁的天涯。

36。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

37。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38。 只身步步海天涯、路无归、霜满颜。

39。舌间搁浅的妙蔓、是想为你舞一曲最后倾国倾城。

40。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

41。繁杂的经历在眼角镌刻深深的纹、我转身雕下一朵花。

42。那些上演着繁华不肯谢幕的年华里开出一朵地老天荒的花。

43。来生我再来典当、来世我再来与你歃血为盟。

44。幸福右边、荒芜人烟。

45。错过的年华在北漠开出斑斓的紫薇花、却荒芜了轮回的春夏。

46。离人愁、伤别离。

碎碎念、深深思。 凋零落、吟空悲。

续繁华、又何处。 47。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48。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49。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50。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5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52。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53。蝴蝶很美,终究飞不过沧海。

54。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55。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56。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57。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58。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59。 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60。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61。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62。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63。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64。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65。

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66。

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67。

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

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68。

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69。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70。

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71。

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72。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73。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74。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75。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76。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7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78。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79。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80。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 81。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82。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

4.宋词《青玉案》的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仄(韵)。 宋·贺铸《青玉案》原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 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横塘:在苏州南十时许。 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冉冉:流动的样子。

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期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译文 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

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

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赏析 1.此词是贺铸名篇之一,作于苏州。

当时词人闲居横塘,写的是一段单相思。开头三句,借洛神故事,回忆在横塘的一次艳遇。

词人神魂颠倒,要随佳人而去,并且知道了她的居所,但只有春风能入。下阕开头仍用《洛神赋》故事,词人期待再遇佳人,但佳人不至。

只得题写断肠诗句。要问此时愁有多少,真好像一马平川的衰草;像漫天飞扬的柳絮;也像江南梅雨,无有止期。

结句以一串博喻写“闲愁”,使得“闲愁”更加具体可感。将无形的情化为有形的物,形象具体。

2.此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上片写相恋和怀念,下片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或“闲愁”太多。

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时光流逝之迅速,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

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结尾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黄庭坚更是极口称赞说:“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3.此词于苏州寄居横塘时所作。

作者幽居怀人,所写是“美人兮不来”的闲愁,词中意境幽微,形象朦胧,凌波仙子似的美人似真似幻,给人以丰美联想。如果作者所倾心思慕的人凌波而来,又翩然而去,只剩自己木立如痴送芳尘。

接下,遥想伊人深闺孤寂,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风时到。转而写眼前情愫难通,天际碧云,水边香蘅,笼在苍茫暮色中。

继而哀叹即使提笔滤摅怀,妙笔生花,也尽是伤心断肠句。末了一设问句呼起,以遍野烟草,满城风絮,黄梅阴雨极写闲愁之多无可消释。

结拍三句是 作者浓墨重彩、灵光独运之笔,连用比喻分三层铺叠而来,既绘江南暮春烟雨景色,有映衬出黯然心境,写闲愁的迷茫无边,纷乱无绪,连绵不止,亦情亦景,亦比亦兴,亦实亦虚,浑融为一无迹可寻,画面迷离而清远,意味深沉而悠长。此词以三佳句而倾倒一时,人称“贺梅子”。

罗大经《鹤林玉露》云:“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项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云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

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4.这首词说来好笑,原是贺方回退居苏州时,因看见了一位女郎,便生了倾慕之情,写出了这篇名作。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像也没有“重大意义”,值不得表彰。

无奈它确实写来美妙动人,当世就已膺盛名,历代传为佳句,——这就不容以“侧艳之词”而轻加蔑视了。 方回在苏州筑“企鸿居”,大约就也是因此而作。

何以言之?试看此词开头就以子建忽睹洛神为比,而《洛神赋》中“翩若惊鸿”之句,脍炙千古,企鸿者,岂不是企望此一惊鸿般的宓妃之来临也?可知他为此人,倾心眷慕,真诚以之,而非轻薄文人一时戏语可以并论。闲话且置,。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青玉案贺铸

【答案】 18.凌波微步,罗袜生尘//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19.设问结束,一问三答,以草、絮、雨三个喻体写闲愁之多,之纷乱,之绵长。

【解析】18.试题分析:“凌波微步”此言出于曹子建《洛神赋》:“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锦瑟华年” 此言出于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试题分析:此句的意思是:要问此时的愁有多少,真好像一马平川的衰草 ,又如同满天飞舞的柳絮,也像是江南的梅雨,无有止期,将无形的情感化为有形的物体。 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