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扬之水诗经别裁蒹葭

1. 扬之水诗经别裁

扬之水诗经别裁

1.《诗经~扬之水》的全文出处及译文

原载:《诗经别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扬之水①,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一章)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二章)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②。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三章)

①朱熹曰:“扬,悠扬也,水缓流之貌。”

②范处义曰:“楚轻于薪,蒲轻于楚,以喻王益微弱,不特不能令大国,亦不能令小国矣。申,平王之母申后之家,在陈、郑之南,迫切于楚,故戍守之也。”“甫也,许也,与申同为姜氏,亦平王之母党也。‘彼其之子’,指诸侯而言,谓当戍而不往者。”王应麟引《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曰“申、甫之地,为形势控扼之要”。又引《左传·成公七年》楚子请申、吕以为赏田事,曰“楚得申、吕而始强,兹所以为周室之屏翰欤”。按甫即吕。又,蒲,毛传曰“草也”,郑笺则曰蒲为蒲柳。当以毛说为是。“不流束蒲”,是极言其微也。又“束薪”云云,《诗》多用来拟喻婚姻,而婚姻也常常是政治力量的结缘,用在“扬之水”之喻中似乎也有这样的含义。

可以引来与这一首诗作对比的,有《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此诗很能够代表秦地风气。班固讲汉事,犹引《无衣》,曰“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许谦说此诗云:“平居暇日,情意之孚,恩爱之接,固已彼此交得欢心,一旦同在战阵,昼识面貌,夜记声音,而左提右挈,协心力战,可以扬威而制胜,不幸而败,亦争取为死,此王者之兵所以无敌也。”《无衣》固奉王命而出征,但彼时秦乃将兴将盛之邦,本当有如此义勇之气,若《王风·扬之水》,则是一个国事日坏的局面,虽王命,而无力已如“扬之水”。

诗序曰:“《扬之水》,刺平王也。不抚其民而远戍于母家,周人怨思焉。”此说大抵可据。姜炳璋曰:“申、许为中国门户,楚不得申、许,北方未可窥也。今用重兵扼之,未始非东迁后之要务,然申于晋、郑诸国为近,而于周差远,平王既不能正申侯之罪,号令四方,复遣京旅远戍仇国,只觉侯国之民安堵如故,而王畿之民奔走不逞,更代无期,归期莫卜,戍者所以怨也。”戍申、戍甫、戍许,本是固边之策,或曰王畿之民不当远戍,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怨声之出,关键似乎仍不在此,是国人对国事失望,对国君失掉信心,乃所以有从军之怨也。秉国者失去国人的信任,又如何可以号令天下。故也可以说,有《扬之水》之怨,而王室不能不微了。

“扬之水,不流束薪”,比也。欧阳修以为:“曰激扬之水其力弱不能流移于束薪,犹东周政衰不能召发诸侯,独使国人远戍,久而不得代尔。”邓翔曰:“王者下令如流水之源,所以裕其源者,盖有道矣,故势盛而无所不届。今悠扬之水至不能流束薪,何足以用其民哉。”如此解释,不惟说此诗通,用以说同题的《郑风》和《唐风》,也大抵合于诗意,即它是用来拟喻势力微弱。至于“扬之水”之扬,曰“激扬”,曰“悠扬”,似乎都不错,但是就诗意而推敲,则仍以“悠扬”之释为切。

当然这里很可能还有音调相同的一面。刘玉汝曰:“《诗》有《扬之水》,凡三篇。其辞虽有同异,而皆以此起词。窃意诗为乐篇章,《国风》用其诗之篇名,亦必用其乐之音调,而乃一其篇名者,所以标其篇名音调之同,使歌是篇者即知其为此音调也。后来历代乐府,其词事不同,而犹有用旧篇名或亦用其首句者,虽或悉改,而亦必曰即某代之某曲也。其所以然者,欲原篇章之目以明音调之一也。”“以此而推,则《诗》之《扬之水》其篇名既同,岂非音调之亦同乎。”

2.安如意哪篇不是抄袭的

1.《人生若只如初见》抄袭江湖夜雨的文章38处

2.《思无邪》抄袭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18处

3.《思无邪》多处抄袭《先秦诗鉴赏辞典》:整段整段地照搬:目前抄袭两千零八十六个字

4.《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伯夷列传的翻译13句抄了12句

5.《辛苦,还是心苦》抄袭《百家姓起源》(姓氏起源———百里)———百里奚的人生经历,几百字从头抄到尾,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

6.《人生若只如初见(二)长恨歌》抄袭侯虹斌《红颜》:目前为止,抄袭2处7.《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余冠英:《诗经选译》几百字的翻译,只改动了几个字。8.《若走过漫漫长夜》大段抄袭赵 逵夫:《邶风.绿衣》赏析

9.《若走过漫漫长夜》抄袭散淡书生:诗经浅解(三)》(《绿衣》篇)

10.《“长恨歌”的前生》一篇70%篇幅抄袭萧华荣:《诗经·卫风·硕人》赏析11.《离得开了你,让我坚强》抄袭扬之水:《诗经别裁》

12.《思无邪———生死相许又如何?》抄袭朱杰人龙向洋:《国风·邶风·日月》赏析

在文章中,除了读者已经熟知的被抄袭者“江湖夜雨”外,还有新的人员被一一挖掘出来,甚至开出了一长串被抄书的书单:《先秦诗鉴赏辞典》、《伯夷列传的翻译》(13句抄了12句)、《百家姓起源》(从头抄到尾,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侯虹斌《红颜》(目前为止,抄袭2处)、余冠英《诗经选译》(几百字的翻译,只改动了几个字)、赵逵夫《〈邶风·绿衣〉赏析》、《散淡书生:诗经浅解(三)》(《绿衣》篇)、萧华荣《〈诗经·卫风·硕人〉赏析》(70%篇幅抄袭)、扬之水《诗经别裁》、朱杰人与龙向洋的《国风·邶风·日月》等。

*****************************************************************************

3.扬之水的主要著作

《棔柿楼读书记》宋远(扬之水)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3年1月 300册 此书有仿印本

《脂麻通鉴》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5年3月 1.05千册

《终朝采绿》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年7月 1万册

《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0年2月 平装3000册 精装600册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年7月修订版

《诗经别裁》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

中华书局 2007年3月再版 6千册

中华书局 2012年2月精装再版

《先秦诗文史》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 3000册

中华书局 2009年4月再版 4000册

《古诗文名物新证》紫禁城出版社 2004年12月 5000册

《采蓝集》崇川末名社 2007年9月 自印300册

《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年11月 1万册

《梵澄先生》与陆灏合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年04月

《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全三册 中华书局 2010年4月 4千册

《明式家具之前》上海书店 2011年1月

《香识》广西师范大学出 社 2011年8月

《〈读书〉十年》(一)1986—1990 中华书局 2011年11月 8千册

《无计花间住》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12月

《曾有西风半点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年1月

《采绿小辑》岳麓书社 2012年2月 分绿色、紫红色毛边本和紫红色普通精装本

《诗经别裁》2012 年2月 布面精装本 中华书局 6千册

《物中看画》2012年5月 金城出版社

《〈读书〉十年》(二)1991—1993 中华书局 2012年4月 1.4万册

《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三联书店 2012年6月

《古诗文名物新证合编》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2年6月

《棔柿楼集(三)》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4年2月

《棔柿楼集(四)》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2月

《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全三册)》故宫出版社 2014年10月

4.安如意的作品很多是抄袭别人的吗

至少很多都能找到原文,一模一样。

但写古典文学很多都得引用一下嘛。总体写的还可以。

我朋友很喜欢读,说有的写得挺好。【抄袭列表】 注意:此表是安意如确有抄袭的文章列表。

此抄袭列表经众多网友核实并提供具体文字、截图对比!如果网友想了解更多,请查看历史版本, 1、《人生若只如初见》抄袭【江湖夜雨】的文章38处 2、《人生若只如初见》——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照搬邓小军《红豆意向的“脱胎换骨”》300余字,全文连标点符号都未修改。 3、《思无邪》抄袭【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18处 4、《思无邪》多处抄袭【《先秦诗鉴赏辞典》】:整段整段的照搬 5、《思无邪--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伯夷列传的翻译】[13句抄了12句] 6、《思无邪——辛苦,还是心苦》抄袭【《百家姓起源》(姓氏起源——百里)】——百里奚的人生经历,几百字从头抄到尾,连标点符号都一模一样 7、《人生若只如初见(二)长恨歌》抄袭【侯虹斌《红颜》】:目前为止,抄袭2处 8、《思无邪——一夜征人尽望乡》抄袭【余冠英:《诗经选译》】几百字的翻译,只改动了几个字。

9、《思无邪——若走过漫漫长夜》大段抄袭【赵逵夫:《邶风、绿衣》赏析】 10、《思无邪——若走过漫漫长夜》抄袭【散淡书生:诗经浅解(三)》(《绿衣》篇)】 11、《思无邪——“长恨歌”的前生》一章70%篇幅抄袭【萧华荣:《诗经·卫风·硕人》赏析】 12、《思无邪——离得开了你,让我坚强》抄袭【扬之水:《诗经别裁》】 13、《思无邪——生死相许又如何?》抄袭【朱杰人龙向洋:《国风·邶风·日月》赏析】 14、安意如2006年12月的一篇博客文《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上\下)抄袭天涯ID【佳人和泪】的《一世风华写人生――谢安的精彩小故事》 15、《思无邪——这次我是真的决定离开》大篇幅抄袭【徐培均:《诗经·卫风·氓》赏析】,这章抄袭超过了70%的篇幅。如果不算安意如文中引用和翻译诗经的部分,全文抄袭超过80% 16、《思无邪——你看,你看,从前的脸……》抄袭【戴元初:《诗经·王风·黍离》赏析】三段 17、《思无邪——昙花飞落,一念千年》一章大篇幅抄袭【骆玉明顾伊:《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赏析】,再度超过70%篇幅。

18、《思无邪——一出有预谋的**悲剧》几百字抄袭【招福:《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之】 19、《思无邪——史家之言》一篇抄袭抄袭【招福:《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之】和【昝亮:《诗经·鄘风·鹑之奔奔》赏析】,这章抄袭篇幅超过60% 20、安意如一篇博客文《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几百字抄袭:→蜘蛛:《慕容冲——阿修罗》[原文标题偶就不贴了,这是其中滴一章,反正出自“蜘蛛”的《花痴笔记》^^]→烟雨长安MM:【百度慕容冲吧】的帖子 21、《思无邪——八卦的开始,一生的结束》一章抄袭以下四位作者,本章抄袭总篇幅再度超过70%→【“庭院深深”站长:阿芸(Connie)《后妃故事——夏商周秦卷之卫宣姜》】→【招福:《公主是怎样生活的》之】→【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2)许穆夫人】→【蒋立甫:《诗经·鄘风·墙有茨》赏析】 22、《思无邪——惊才绝艳,女中豪杰》一章超过90%篇幅抄袭:→【江湖夜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中国通史》妇女》许穆夫人赋《载弛》】→【《男人汗颜或者不好意思的女人-许穆夫人》】(网络原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摘编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卫》】等等 23、《思无邪——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500多字抄袭【陈铭:《诗经·卫风·淇奥》赏析】,此章很短,抄袭篇幅约三分之一。 24、《思无邪--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完全抄袭陈文忠 25、〈思无邪--十八春,时间为你我证明了什么〉中翻译抄袭了曹光甫的〈敝笱〉赏析。

26、安意如中抄袭侯虹斌的 27、安意如《此一生,与谁初见?——自己给自己的书评》抄袭张悦然《词如花种》 28、安意如《陌上花开缓缓归》抄袭《上下五千年》中《“海龙王”钱镠》与《僧中诗杰贯休》 29、安意如《陌上花开缓缓归》中《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抄袭小号鲨鱼《那些荒烟蔓草的爱情一》 30。《陌上花开缓缓归》中第一章第三节——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3900字中有1700字抄袭 31、《人生若只如初见》中《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尾点睛之笔完全抄袭《读者》上的文章 32、安意如《当时只道是寻常》前言倒数第九段整段抄袭豌豆黄儿《饮水词人纳兰性德》第四段 33、安意如《惜春纪》——《永远在手心之外》一章多处环境描写抄袭【二月河《雍正皇帝》】 34、安意如《惜春记》——《永远在手心之外》一章,惜春嫁给侯爷剧情完全抄袭自【goodnight小青2003年创作的小说《琵琶行 月魄》】 35、安意如《惜春记》——《永远在手心之外》一章,多处对话、环境、衣着打扮完全抄袭自【goodnight小青2003年创作的小说《琵琶行 月魄》】,甚至有一部分一字不改完全照搬。

36、安意如博客文章《吃茶去》,内容系摘录自。

5.《诗经·君子于役》赏析

《诗经·君子于役》赏析

--------------------------------------------------------------------------------

中国台湾网 (2006年02月22日)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①,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一章) 君子于役,不曰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②。(二章)

①毛传:“凿墙而栖曰埘。”郑笺:“曷,何也。”

②毛传:“估,会也。鸡栖于代为桀。括,至也。”郑笺:“苟,且也。”按代,即小木桩。

《诗》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然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道理的荒荒的空了一块。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所谓“诗意正因思而触物,非感物而兴思也”(沈守正),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邓翔曰:“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之注脚。”所解不差。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与“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境象稍近的,后世有《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但彼有《君子于役》之大,却没有它的小。若将《诗》比《诗》,则《卫风·伯兮》有《君子于役》之小,《邶风·雄雉》更于小中别有襟抱;《君子于役》,却是广漠之大中孑然一个零丁之小,在这大和小的截然却又是浑然中,“如之何勿思”乃一字一顿那么不容置疑,而真正成为弥漫于天地间的生存的呼唤。

“不日不月”,仍承“不知其期”来。或解此为不可计以日月,言时日之久,但依焦琳说,此句意为“孤寂无依,无以度日月”,即“过不成日月”,似乎更好。贺贻孙曰:“‘苟无饥渴’,浅而有味。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仍是在最家常处,也是生存之最根本处,写出深深的忧思和怀念。焦琳曰:“‘不知其期’,‘苟无饥渴’,皆思心所必有,而说者据此以为王之遣役确未告以归期,确不思其危难,以为世之盛衰可由此观焉。恐诗虽可观盛衰,亦未必可如此观也。”所论极是。而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生存的呼唤中么。在《君子于役》,我们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何如感受生命。

【原载】 《诗经别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作者】扬之水

参考资料: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