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宋八大家的诗歌一首

1. 唐宋八大家的诗歌

唐宋八大家的诗歌

1.唐宋八大家的古诗,词各三首.

一 韩愈晚菊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晚春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哭杨兵部凝陆歙州参人皆期七十,才半岂蹉跎.并出知己泪,自然白发多.晨兴为谁恸,还坐久滂沱.论文与晤语,已矣可如何.二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汨罗遇风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三 苏洵《欧阳永叔白兔》 飞鹰搏平原,禽兽乱衰草.苍茫就擒执,颠倒莫能保.白兔不忍杀,叹息爱其老.独生遂长拘,野性始惊矫.贵人识筠笼,驯扰渐可抱.谁知山林宽,穴处颇自好.高飚动槁叶,群窜迹如扫.异质不自藏,照野明暠暠.猎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何当骑蟾蜍,灵杵手自捣. 《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 贫贱羞妻子,富贵乐乡关.不见李夫子,得意今西还.白马渡浐水,红旗照蜀山.归来未解带,故旧已满门.平生浪游处,何者哀王孙.壮士勿龌龊,千金报一餐.《送王吏部知徐州》 东徐三齐之南邻,夫子岂是三齐人.辞嚣乞静得此守,走兔入薮鱼投津.徐州胜绝不须问,请问项籍何去秦?江山雄豪不相下,衣锦游戏欲及晨.霸王事业今已矣,但有太守朱两轮.还乡据势与古并,岂有汉戟窥城闉.论安较利乃公胜,行矣正及汴水匀. 四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南乡子 送述古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五 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七夕》 火流知节换, 秋到喜身安.林鹊真安往, 河桥晚未完.得闲心不厌, 求巧老应难.送酒谁知我, 瓢樽昨暮乾. 《次韵子瞻连雨江涨二首》 南过庾岭更千山,润由来共一天.云塞虚空雨翻瓮,江侵城市屋浮船.东郊晚稻须重插,西舍原蚕未及眠.独掉扁舟趁申卯,米盐奔走笑当年.客到炎陬喜暂凉,江吹虚阁雨侵廊.回看野寺山溪隔,卧觉晨炊稻饭香.荔饷深红陋樱枣,桂醅淳白比琳琅.思移峤北应非晚,未省南迁日月长. 六 欧阳修白牡丹蟾精雪魄孕云荄,春入香腴一夜开.宿露枝头藏玉块,晴风庭面揭银杯.表海亭望海亭亭古堞间,独凭危槛俯人寰.苦寒冰合分流水,欲雪云垂四面山.髀肉已消嗟病骨,冻醪犹可慰愁颜.颍田二顷春芜没,安得柴车自驾还.别滁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七 王安石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南乡子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八 曾巩【南轩】 木端青崖轩,惨淡寒日暮.鸣鸠已安巢,飞鹊尚求树.物情限与夺,兹理奚以据.谅知巧者劳,岂得违所赋.久无胸中忧,颇识书上趣.圣贤虽山丘,相望心或庶. 【多景楼】 欲收嘉景此楼中,徒倚阑干四望通.云乱紫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老去衣襟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秋怀】 天地四时谁主张,纵使群阴入风日.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憀栗.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我有愁轮行我肠,颠倒回环不能律.我本孜孜学诗书,诗书与今岂同术.智虑过人只自仇,闻见于时未裨一.片心皎皎事乖背,众醉冥冥势凌突.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谁恤.远梦频迷忆故人,客被初寒卧沉疾.将相公侯虽不为,消长穷通岂须诘.圣贤穰穰力可攀,安能俯心为苟屈.。

2.唐宋八大家的诗词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婩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3.唐宋八大家的古诗

一、《渔翁》

作者:唐代柳宗元

1、原文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2、翻译

夜晚时分,渔翁船靠西山停宿。清晨起来,取水燃竹烧火做饭。旭日初升,晓雾渐散,四周悄然既无人声。渔翁摇橹,欸乃一声,青山绿水映入眼帘。回望天边,江水滚滚东流。山上白云,悠然自在舒卷。

二、《答张十一功曹》

作者:唐代韩愈

1、原文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2、翻译

春山明净,春江空阔,清澈得以见到江底的沙粒,悲伤哀怨的猿啼声处处可听;粗大的筼筜与纤纤嫩笋争相滋长,羊踯躅清闲自得,随处开放出鲜艳的花朵;皇帝深恩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

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吟读张署来诗后,叹看双鬓,顿时觉得鬓发白了一半。

三、《戏答元珍》

作者:宋代欧阳修

1、原文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2、翻译

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有的是未融尽的积雪压弯了树枝,枝上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

夜间难以入睡,阵阵北归的雁鸣惹起我无穷的乡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眼前所有景色,都触动我思绪如麻。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

四、《题西林壁》

作者:宋代苏轼

1、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翻译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五、《元日》

作者:宋代王安石

1、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翻译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4.唐宋"八大家”写的诗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其中苏洵、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南阳邓州人。

因河北昌黎系韩氏郡望,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早年丧失父母,由兄嫂抚养长大成人。唐贞元八年(792年)考中进士,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等职。

他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唐宪宗时,曾随斐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升为刑部待郎,后因直言谏书,触犯宪宗皇帝,被贬为潮州(广东潮州)刺史。

穆宗即位,他奉诏回京,此后历任京兆尹、兵部侍郎及吏部侍郎等职。 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之后形式主义的骈偶文,主张写作内容充实的散体文。

他自己身体力行,在继承秦汉古文基础上创新发展,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如《师说》、《进学解》、《张中丞传后序》、《说马》等。由于他的倡导,散文得到了新的繁荣和发展。

其散文雄奇奔放,其诗内容比较广泛,力求宏伟奇崛,用字险怪,被后人称为“硬体诗”,对宋代诗文影响很大,是古代文学发展中最重要的革新家之一。他“文起八代之衰”,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为“韩柳”。

有《韩昌黎先生集》传世。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现在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

生于长安(现在陕西西安),长于长安。幼敏悟。

4岁时,母亲卢氏教以古赋14篇,皆能朗朗背诵。贞元9年(793),进士及第。

这一时期,他在功名、仕途上都比较得意。21年(805),唐顺宗即位,33岁的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协助王叔文等改革弊政,为反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做了不少于国于民有利的大事。

王叔**新集团执政不到7个月,因遭宦官和豪族大官僚的联合反扑而失败。宪宗即位,柳宗元被贬为永州(现在湖南零陵)司马。

在永州10年,艰苦生活的磨练,辛勤的创作,使他在文学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元和10年(815),柳宗元奉诏回京,但旋即又改贬为柳州(现在属广西)刺史。

柳州所处荒僻,环境恶劣,柳宗元尽力为百姓做了不少兴利除弊的好事,如释放奴婢、组织开垦荒地、兴办学堂、破除迷信落后风俗、发展文化卫生事业等。4年后卒于柳州,年仅47岁。

世人又称他为柳柳州。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幽峭明净,自成一家。有《柳宗元集》45卷,附外集两卷及补遗,搜辑比较完备。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人。 幼年丧父家贫,母亲以芦荻画地教其识字,发愤苦学,二十四岁时中进士,后历任翰林学士、副宰相等职,积极参与范仲淹的“庆历革新”。

同时,他又是北宋古**新群体的领导者,文章和诗词创作都很出色。他积极奖掖后进,王安石、苏东坡等人都曾受到他的提携。

欧阳修散文成就突出,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类似于中唐韩愈。政论文在欧阳修散文中占有很大比重。

这类作品多是奏章,一般以说理见长,逻辑严密、中心突出,但也不乏委婉变化之妙。如著名作品有《朋党论》、《纵囚论》、《原弊》等。

欧阳修曾著《新五代史》,并与宋祁合编《新唐书》,对历史的精确了解,使欧阳修的史论文也极具特色。《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其史论的名篇。

文章以后唐庄宗李存勖沉溺逸乐、宠信乐官而致亡国的历史事实,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普遍规律,见解深刻,令人深思。 欧阳修的杂记类文章也极具特色。

这类文章往往不是单纯记游、记事,而是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抒发其人生感慨,寄托其人生理想。著名的如《丰乐亭记》和《醉翁亭记》。

欧阳修的辞赋类散文多为抒情小赋,如《鸣蝉赋》《秋声赋》等。与前此律赋不同,欧阳修这类抒情小赋,多以散文式笔调,融议论、写物,抒情于一炉,形式上更为灵活自由。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

少年时曾作《六论》,文辞宏伟。二十岁上写的文章,曾受到欧阳修的称赏。

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历任司法参军,集贤校理,越州通判,齐、襄、洪、福、明、毫六州太守等职,元丰五年(1082)升官中书舍人。在做地方官时,转徙频繁,不能久于其任,正如他在《北归》诗中写的“江海多年似转蓬”,仕途十分坎坷。

但曾巩为官清廉,比较关心百姓疾苦,受到群众的称赞。元丰六年(1083)四月病故。

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自己也以古文自负,常自比刘向。他的文章重议论,少抒情,以说理缜密、语言简洁著称,其作品尤以目录序一类的序跋文章,如《〈战国策〉目录序》《〈列女传〉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最为人们所称道。

有些文章对在位者的因循苟且表示不满,提出“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的见解,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变革度数,受到王安石的推许。他的杂 记一类文章,也颇有特色。

《宋史》说他的文章“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三一九卷)。其。

5.唐宋八大家的诗作

韩愈:【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韩愈 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

壤画星摇动,旗分兽簸扬。五营兵转肃,千里地还方。

控带荆门远,飘浮汉水长。赐书宽属郡,战马隔邻疆。

纵猎雷霆迅,观棋玉石忙。风流岘首客,花艳大堤倡。

富贵由身致,谁教不自强。 【和席八十二韵(元和十一年,夔与愈同掌制诰)】韩愈 绛阙银河曙,东风右掖春。

官随名共美,花与思俱新。绮陌朝游间,绫衾夜直频。

横门开日月,高阁切星辰。庭变寒前草,天销霁后尘。

沟声通苑急,柳色压城匀。纶綍谋猷盛,丹青步武亲。

芳菲含斧藻,光景畅形神。傍砌看红药,巡池咏白苹。

多情怀酒伴,馀事作诗人。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

坐惭空自老,江海未还身。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别滁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梦中作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世换,酒阑无奈客思家。

曾巩:《醒心亭记》、《游山记》、《道山亭记》 王安石:贤亭 黄鸟哀子车,强埋非天为。 天夺不待老,还能使人悲。

马侯东南秀,鞭策要路驰。 归骨万里州,乃当强壮时。

墓门闭空原,白日无履綦。 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我初羞夷吾,鲍叔亦我知。 终欲往一恸,咏言慰孤嫠。

爱日 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 冥冥取南北,岂以食为累。

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 无人治时难,量力当自弃。

岂知塞上霜,飘然亦何事。 高堂已白发,爱日负明义。

悲风吹平原,秣马聊一愒。 含怀孰与语,仰屋思汉喟。

孟母知身从,莱妻耻人制。 一肉傥易谋,万锺非得计。

安丰张令修芍陂 桐乡振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

鲂鱼鱍鱍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

苏洵:《欧阳永叔白兔》 飞鹰搏平原,禽兽乱衰草。苍茫就擒执,颠倒莫能保。

白兔不忍杀,叹息爱其老。独生遂长拘,野性始惊矫。

贵人识筠笼,驯扰渐可抱。谁知山林宽,穴处颇自好。

高飚动槁叶,群窜迹如扫。异质不自藏,照野明暠暠。

猎夫指之笑,自匿苦不早。何当骑蟾蜍,灵杵手自捣。

《送李才元学士知邛州》 贫贱羞妻子,富贵乐乡关。不见李夫子,得意今西还。

白马渡浐水,红旗照蜀山。归来未解带,故旧已满门。

平生浪游处,何者哀王孙。壮士勿龌龊,千金报一餐。

《送王吏部知徐州》 东徐三齐之南邻,夫子岂是三齐人。辞嚣乞静得此守,走兔入薮鱼投津。

徐州胜绝不须问,请问项籍何去秦?江山雄豪不相下,衣锦游戏欲及晨。霸王事业今已矣,但有太守朱两轮。

还乡据势与古并,岂有汉戟窥城闉。论安较利乃公胜,行矣正及汴水匀。

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尝有夜雨对床之言,故云尔。)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次韵和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间刘购得之】 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惟余故苑石,漂散向人间。

公来始购蓄,不惮道里艰。尽従尘埃中,来对冰雪颜。

瘦骨拔凛凛,苍根漱潺潺。唐人惟奇章,好石古莫攀。

尽令属牛氏,刻凿纷班班。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

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君看刘李末,不能保河关。

况此百株石,鸿毛于泰山。但当对石饮,万事付等闲。

苏辙:除日 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余。 十二春秋新罢讲,五千道德适亲书。

木经霜雪根无蠹,船出风波载本虚。 自怪多年客箕颍,每因吾党赋归欤。

《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墨竹赋》《秋稼》《南斋竹》《诗病五事》。

6.唐宋八大家古诗词

唐:韩愈 柳宗元 宋: 欧阳修 苏轼 苏辙 苏洵 曾巩 王安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作者: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作者: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作者:苏辙 七十馀年真一梦。

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

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中年禅味疑天纵。

石塔成时无一缝。谁与共。

人间天上随他送。 《九日和韩魏公》 作者: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咏柳》 作者: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7.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古诗有哪些

1.《春雪》

唐代: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4.《马说》

唐代: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祇辱 一作: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6.《晚春二首·其一》

唐代: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晚春二首·其二》

唐代:韩愈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8.《听颖师弹琴》

唐代: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8.需要唐宋八大家的诗词集

唐宋八大家分别为: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韩愈——以尊儒反佛为主的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马说》等,有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

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欧阳修——《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 苏洵(xún)——《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轼——《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苏辙——,《栾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 曾巩(gǒng)——《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例文 初春小雨(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云兴于山 (苏洵) 云兴于山,霿霿为雾。匪山不仁,天实不顾。

山川我享,为我百诉。岂不畏天,哀此下土。

班班鸤鸠,谷谷晨号。天乎未雨,余不告劳。

谁为山川,不如羽毛。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辙 唐相二绝 杨王灭后少英雄,犹自澄思却月中。

已得惠妃欢喜见,方头笑杀曲江公。 朝中寂寂少名卿,晚岁雄猜气益横。

心怕无须少年士,可怜未识玉奴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