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用字

1.宋词中带零

宴山亭 赵佶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 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 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竹马子 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静临烟渚。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残暮。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素商时序。览景想肖欢,指神京、非零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故人难聚。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

极目 霁霭霏,暝鸦零乱,萧索江城暮。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绿头鸭 晁元礼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

莹无尘、素 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澶,一年无似此佳时。

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 瑶台玲,阑干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阴偷移。

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睛天气又争知。共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

人 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 泗州中秋作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水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神京 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 晓共流霞倾荆。

更携取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瑞鹤仙 袁去华 郊原初过雨,风数叶零乱,风定犹舞。

斜阳挂深树,映浓愁浅黛。遥山媚 妩。

来时旧路,尚岩花、娇黄半吐。到今日惟有、溪边流水,见人如故。

无语,邮亭深静,下马还寻,旧曾题处。无聊倦旅,伤离恨,最愁苦。

纵 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念沉沉小阁幽窗,有时梦去。 零字不好找,够用吗,离字的有好多 。

2.什么宋词字数比较少

最短是 十六字令 吧。

像《忆江南》《捣练子》《如梦令》等等,小令都是58字以下的。详细自己百度“宋词小令词牌”,应该有一两百种。

具体内容。。。看这个吧

/cgi-bin/qzshare/cgi_qzshareget_onedetail?uin=504895633&itemid=1302495044&spaceuin=0&cginame=cgi_qzsharegetlist

3.宋词中有那些词牌名

暗香与《硫影》调,都是姜夔同时创作以咏梅花的,是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近黄昏”两句的首二字作为调名。

以后张炎用此二调咏荷花荷叶,改名《红情》、《绿意》。九十七字。

前片四十九字,九句,五仄韵;后片四十八字,十句,七仄韵。 八六子 八六子,此调初见《尊前集》收杜牧词。

有多种体式,《词谱》以显补之词为正体。九十一宇,前段六句三平韵,后段十一句六平韵。

前段第四句是以一字领以下两个六言句。后段四至七句是扇面对句法。

秦观词有“黄鹏又啼数声”句,故又名《感黄鹂》。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

《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慢词。

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词语》以柳永词为正体。

九十七字,前片四十六字,后片五十一宇,前后片各九句四平韵。亦有在起句增一韵的。

前片起句、第三句,后片第二句、第四句,多用领句字。另有九十五字、九十六字、九十八字体,是变格。

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 卜算子 卜算子,《词谱》以为此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双调,仄韵,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在偶数句用仄韵,奇数末字须用平声。

两结句有增衬字为六字句的。另有《卜算子慢》,八十九字,是别格,与本调无关。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黄鹤洞中仙》、《楚天遥》。 采桑子 采桑子,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采桑子》可能是从大曲截取一遍而成独立的一个词牌。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歌》、《罗效媚》。《词谱》以五代和凝词为正体。

双调,四十四字,八句。上下片都是起句反收,以下三句用平韵。

另有在两结句各添二字,变为前四字后五字的两句。另有双调五十四字体,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蝶恋花 蝶恋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鹊踏板》。

曼殊词改今名。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

双调,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又名《黄金缕》、《风栖梧》、《一箩金》、《鱼水同欢》、《细雨吹池沼》、《明月生南浦》、《卷珠帘》、《江如练》等。

定风波 定风波,唐教坊曲名。始见于后蜀欧阳炯词。

平仄换韵,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十字,三平韵两仄韵;下片六句,三十二字,四仄韵两平韵。

由于句式参差,平仄交错,声律别具特色。另有仄韵体,为柳永创作,一百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六仄韵。

又名《卷春空》、《定风流》、《定风波令》、《醉琼枝》。 何满子 何满子,唐教坊曲。

据《乐府诗集》八十引白居易云,何满子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沧州的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竞不得免。词名本此。

单调,三十六字,六句三平韵。另有三十七字体及双调七十三、七十四字体。

北宋毛滂并将双调改用仄韵。 又名《河满子》。

浣溪沙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

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

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

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

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木兰花令》始于韦庄,是五十五字仄韵体。

南唐冯延巳制《偷声木兰花》,五十字,八句,前后片起句仍作七言仄韵,结处乃偷平声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自此才有两仄两平四换韵体。《减字木兰花》是就《偷声木兰花》上下片两起句各减三字而成。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转两平韵。 江城子 江城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

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

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韩□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名《村意远》。 浪淘沙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原为七言绝句,白居易词有“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句,刘禹锡作的《浪淘沙》属是此体。以后的双调小令《浪淘沙》,是南唐李煜创制。

北宋张舜民用此调改名《卖花声》。《词谱》以李煜词为正体,平韵五十四字,十句,前后片各四句用韵。

此调并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沮淘沙慢》,是别格。 满江红 满江红,此调唐人名《上江虹》,以后改今名。

《词谱》以柳永“暮雨初秋”词为正格。九十三字。

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

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本调尚有异名作《念良游》、《伤春曲》。 摸鱼儿 摸鱼。

4.宋词格式字数规定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一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②(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 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

它很象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例如: 渔歌子⑤[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

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⑥。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

这样,字数相等的就象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⑦。

双调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踏莎行 郴州旅舍[宋]秦观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鹧鸪天(元溪不见梅)[宋]辛弃疾 千丈冰溪百步雷。

柴门都向水边开。 乱云剩带炊烟去, 野水闲将日影来。

穿窈窕, 过崔嵬, 东林试问几时栽? 动摇意态虽多竹, 点缀风流却欠梅。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赴新州)[宋]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 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 况人情易老悲难诉。 更南浦, 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 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 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 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 听金缕。 ("雁不到书成谁与?"依词律应作一句读。)

象《踏莎行》、《渔家傲》,前后两阕字数完全相等。其他各词,前后各词,前后阕字数基本上相同。

三叠就是三阕,四叠就是四叠。三叠、四叠的词很少见,这里就不举例了。

①这是根据《类编草堂诗余》所分小令、中调、长调而得出的结论。 ②万树《词律》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个"体"。

徐本立《词律拾遗》增加四百九十五个"体"。清代的《钦定词谱》共有二千三百零六个"体"。

③大中,是唐宣宗年号(公元847-859年)。 ④这是依照一般的说法。

⑤原名。

5.字最少的宋词,要完整,越多越好

如梦令(五之一) 门外鸦啼杨柳。

春色著人如酒。睡起熨沈香,玉腕不胜金斗。

消瘦。消瘦。

还是褪花时候。 如梦令(五之二) 遥夜沈沈如水。

风系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

门外马嘶人起。 如梦令(五之三) 幽梦匆匆破后。

妆粉乱痕沾袖。遥想酒醒来,无奈玉销花瘦。

回首。回首。

绕岸夕阳疏柳。 如梦令(五之四) 楼外残阳红满。

春入柳条将半。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肠断。肠断。

人共楚天俱远。 如梦令(五之五) 池上春归何处。

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路。

无绪。无绪。

帘外五更风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