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理的诗句

1.关于哲理的诗句

古代哲理诗:

人生哲理诗句

1.(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5.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 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 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 苏轼 《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末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这的确是一首绝妙的哲理诗,无论在理致与笔趣上,都超过了前面提到的那首诗,它既有宋诗工巧细密之所长,又兼得唐人诗虚处着墨、意象微茫之特色."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评价梅雪,恰如其分.此诗好就好在:它能写出别人诗中所有(雪似梅,梅似雪),又能写出他人笔下所无(梅雪争春,各具特长).这首咏物诗,没有写景,没有抒情,纯属议论,却写得如此生动,另具一格.

《雪梅》

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哲理】此诗深得梅与雪的天然风韵,且在吟咏之间,寄托了微妙的哲思与理趣.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琴诗》

(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观书有感 》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2.有关寓理的诗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3.关于哲理的诗有什么诗

关于哲理的诗有:

一、行路难·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释义: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二、龟虽寿

两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释义: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三、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释义: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释义: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五、雪梅·其一

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释义: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4.诗词中有“理”的诗有哪些

1、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魏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5、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 先秦 · 屈原《离骚》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五代 ·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7、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 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8、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 唐 · 杜甫《曲江二首》

9、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 宋 · 苏轼《屈原塔》

10、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唐 ·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1、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 宋 · 朱淑真《落花》

12、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理丝簧 —— 唐 · 韦元甫《木兰歌》

13、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 唐 · 杜甫《无家别》

14、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 清 ·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15、早知行路难,悔不理章句 —— 唐 · 王昌龄《从军行二首》

5.描写富含暂理的诗句

朱熹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琴诗(宋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不怕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