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花的古诗句1.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1.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 13.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杜甫) 14.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15.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 16.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qiáo) 17.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8.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19.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20.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 21.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高鼎:) 2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3.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24.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 26.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 27.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佚名) 28.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29.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30.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 31.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2.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乌衣巷》) 33.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doc/2004-10/21/31397/ /sc1/topic.cgi?forum=18&topic=117 2.描写花的诗有哪些写荷花的: 李白:子夜四时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东林寺白莲 唐 白居易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惭尘垢眼,风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颗子,寄回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下采莲 南朝梁 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同心芙蓉 隋 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描写梅花的诗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黄金樽。 早梅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梅花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旁傍溪桥。 不知进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牡丹 李商隐 绵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其实也不知道你想要这些诗做些什么。有好多好多呢。 给你个网址,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自己慢慢选取啊! 。 3.写出描写小草的诗句早春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唐 杜甫《腊日》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 4.关于描写优美风景的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冬风御柳斜。 -----韩翎《寒食》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佚名《杂诗》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李白《子夜夏歌》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指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许浑《早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之章《咏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崇惠崇春江晚景》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平乐(词)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其他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 戴叔伦《苏溪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唐 杜甫《春望》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宋· 黄庭坚《清平乐》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宋·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 杜甫《春夜喜雨》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 韩愈《晚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 赵嘏《喜张?h及第》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 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 王安石《元日》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宋· 王安石《春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宋· 陆游《马上作》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 宋祁《玉楼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忆江南》: 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 宋· 陆游《豆叶黄》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宋· 辛弃疾《浣溪沙》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宋·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宋· 姜夔《扬州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 李煜《虞美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 李煜《虞美人》。 6.描写黄昏的诗句如王勃《采莲曲》中“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观山路几重”,思绪绵绵,其情切切。 唐代诗人吴融《金桥感事》:“日暮长亭正愁绝,悲笳一曲戌烟中”。“长亭”本送别之地,日暮长亭真是悲愁到了极点,而笳又催逼,此时此景怎能不触怀。 李峤的《倡妇行》有“夜夜风霜苦,年年征戌频。山西常落日,塞北久无春”句,风霜苦,征戌频,落日无春,将思妇哀怨烘托而出。 金胜叹《杜诗解》卷四中总结到:唐人诗每用“愁”字,必以“暮”字对。秋乃岁之暮暮乃日之秋也,都作伤心字用。 黄昏之时,唐边塞诗人狂放不羁,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便自然流露出来,同时搀杂着焦急与黄昏的忧虑,个体人生短暂,真正遥远漫长的是实现不朽业绩的历程。 如王昌龄《从军行》中:“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夜挑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充满了胜利后的豪情,表现了报国建功之志。 岑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又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句,萧索酷寒中又有绚丽烂漫,可见诗人的豪迈乐观与积极向上之精神;又有王维的《出塞作》:“居廷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际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之句把外虏喻为天骄,暮时秋日正是天高空旷,闪忽无常之时,弓马轻快,显现了杀敌之豪情。 唐边塞诗中日暮黄昏诗句还描写了边塞的荒凉,恶劣,凋敝和战争的惨烈,表现边塞之苦,军中之愁。高适《同李员外贺词野大夫破九曲之作》中:“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 ”一幅悲凉愁苦的边塞之景;《燕歌行》中:“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的萧条与“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寻欢比较,边塞之景更加突出;耿讳《塞上曲》中:“塞鸿过尽残阳里,楼上凄凄暮角声。”塞鸿日暮,号角凄凄的悲凉之景写出边塞将士的愁苦,“也折射出国势的变化给边塞诗作投下的烙印”。 7.描写冬至的诗句有哪些陆游有《辛酉冬至》诗:“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杜甫有《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白居易有《邯郸冬至夜》:“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小岁日对酒吟钱湖州所寄诗》“独酌无多兴,闲吟有所思。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杨柳初黄日,髭须半白时。 蹉跎春气味,彼此老心知。” 俗话说,“冬至如年”。 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很早以前,冬至就已成为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节日。 据考,远在周代便以十一月(农历)为正;秦沿其制,以冬至日为岁首,称为“过小年”;到宋代以后,冬至已成为祭祖的节日。 千百年来,冬至祭祖等民间风俗,至今仍有流传。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在冬至这一天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过多首冬至诗,其中一首《小至》影响很广,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当时冬至的天气、物候和风俗,诗人身在异乡,其冬至事物却与故里差别不大,虽有乡愁却不浓重。 尤其是第三个联句,已成为后世过冬至时常贴的一副对联: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而杜甫的另一首《冬至》七律诗,心境则与前一首完全不同。 时处“安史之乱”,诗人在外飘零,思念故都长安,逢节更加感时伤物,诗中充满悲情: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诗,也是诗人在远行途中逢节有感而作,充分体现了人们在冬至日深切的“佳节思亲”之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宋代诗人陆游的五绝《辛酉冬至》诗中,反映了诗人在冬至节时对自己年老家贫的叹息,但从诗中也可看出,古人对待冬至有如过年的重视程度。 诗曰: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与冬至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