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篆刻唐诗

1.关于篆刻的诗词有哪些

1、清 丁敬《论印绝句》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2、宋 秦观《赠刘使君景文》 落落衣冠八尺雄,鱼符新赐大河东。

穰苴兵法申司马,曹植诗原出国风。 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觞夹气上云空。

石渠病客君应笑,手校黄书两鬓蓬。 3、宋 强至《唐贤岳庙题名》 华岳金天庙,唐贤石阙题。

姓名留篆刻,冠剑落耕犁。 字体诸家杂,函封数驿齎。

几行犹壮观,丞相讨淮西。 4、宋 傅察《次韵泮宫直宿早秋四首》 新秋爽气溢长空,弦诵低昂月映栊。

济济青衿成鲁变,洋洋泮水咏洙风。 群儒篆刻空章句,百氏纷纭赖折中。

何日拔才空冀并,如今高誉满山东。 5、明 高启《姑苏杂咏 洞庭山》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居人仿佛武陵客,户种橘柚收为租。

高风欲起沙鸟避,明月未出霜猿呼。 中有林屋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

罗浮峨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 天后每降龙垂胡,神钲忽响惊栖鼯。

自悬日月照洞内,古木阴蔽空朝晡。 风吹白芝晚易老,云带紫泉秋不枯。

灵威丈人亦仙徒,深入探得函中符。 玄衣使者不暇惜,欲使出拯苍生苏。

后来好事多继往,石壁篆刻犹堪摹。 千年玉鼠化蝙蝠,下扑炬火如飞乌。

玄关拒闭谁复到,似怪衣上腥尘污。 勿言神仙事恍惚,灵迹具在良非诬。

我生扰扰胡为乎,坐见白发生头颅。 久欲寻真未能去,局束世故缘妻孥。

何当临湖借渔艇,拍浪径渡先双凫。 独攀幽险不用扶,身佩五岳真形图。

夜登天坛扫落叶,自取薪水供丹垆。 此身愿作仙家奴,不知仙人肯许无? 狂语醉发应卢胡。

2.关于篆刻的诗词

1、篆刻未期益魏晋左思 《娇女诗》2、篆刻鼎彝将遍宋康与之 《喜迁莺·腊残春早》3、雕虫篆刻道之华唐吕岩 《七言》4、儿童篆刻劳宋苏轼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5、篆刻鄙曹沈宋苏轼 《监试呈诸试官》6、篆刻诗书画近代陈三立 《为石醉六题其师江建霞京卿遗墨册》7、群儒篆刻空章句宋傅察 《次韵泮宫直宿早秋四首》8、六字籀文天篆刻宋韩伯修 《洪山》9、更惭篆刻得初名宋强至 《刚叔以雅言题拙稿辄依韵和酬》10、姓名留篆刻宋强至 《唐贤岳庙题名》11、昔曾篆刻工童伎宋强至 《昨日以鄙诗示王君遽辱赠篇过有推饰辄依元韵》12、拈笔古心生篆刻宋秦观 《赠刘使君景文》13、肯事雕虫篆刻新宋释法泰 《颂古四十四首》14、阁序尚留唐篆刻宋释善珍 《送颜倅之江西》15、高峰篆刻空秦望宋释文珦 《游越》16、篆刻当碑打宋苏轼 《端砚诗》17、撰纪徽嘉篆刻丰宋苏籀 《楼枢密挽词二首》18、老石摩挲堪篆刻宋王炎 《和萧参议游岳麓八绝》19、龟趺宜篆刻宋王炎 《王倅成老挽诗二首》20、秘篆刻青苍宋文同 《誓鬼碑》21、摩挲篆刻还嗟咨宋吴则礼 《田不伐玉磬歌》22、篆刻大精奇宋许月卿六 《赠朱野拙》23、天巧都存篆刻中宋姚勉 《赠刘仲圭占牌》24、枣木已非真篆刻宋曾巩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25、一代词华归篆刻元柳贯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因以为寄》26、石壁篆刻犹堪摹明高启 《姑苏杂咏 洞庭山》。

3.何立宁老师刻的诗词给你第一眼的感觉

何立宁诗歌十四首 爱的画夹 打开爱的画夹 用所有的思绪支起 恋你最美的那段 曲线般 真情的写出 夕阳赋 夕阳西山边, 云霞布满天。

不知何方雀, 鸣声动青山。 向心灵诉说 ——献给我生活过的这片土地 喝完一杯清茶 心在傍晚的柔风中浮荡 我独自走出这座古城堡的老街 一路遥想 一路追忆 天真的马上就要黑下来吗 我不敢想 远处是贺兰山淡淡的暗影 山顶有霞光映红了满天 一直射入我怕黑的心海 我的思绪开始火热 我的激情开始放纵 我遥想到夜幕以后 那遥远的天际 我遥想到那苍穹 那月光下 那银色的世界 那里是多么的美好 忽然 一阵凉风吹过 我从脚尖到发丝象是都打了一个颤。

4.南湖刻在石头上的的诗词

南湖之名,始于唐代.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谪贬岳州,作《灉湖山寺》诗,其中有“云闯东岭千重出,树里南湖一片明”.诗人尹懋在和张说的诗中亦有“南湖美泉石,君子玩幽奇”之句. 南湖两岸群山起伏,秀峰叠嶂;湖中奇山崛起,怪石嶙峋,港湾曲折,湖汊幽深,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李白《游洞庭》诗咏道:“南湖秋色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将南湖景色描绘得旖旎动人. 南湖广场宽敞雄伟,气势不凡.广场向左右伸出的走廊像两只手臂拥抱南湖,向右走是生态型的南湖宾馆,向左则是沿湖走廊的主线.在这里举办过第一届国际龙舟节. 长达26公里的环湖旅游走廊以沿湖走廊为主线,并衬以美观的护栏和绿化带,充分利用丰富多变的山水景观、绿色的生态环境,游人可一览南湖水色及周边山峦岸景.特别是夏夜闲庭信步,繁星似珠,落在黛绿色的湖面上,与走廊风光带五彩绚丽的霓虹灯景揉合在一起,显得格外迷人,悠扬动听的乐曲阵阵响起,营造着一片温馨浪漫的怡人情景. 周末乘车前往湖南岳阳参加会议,有幸在当地风景胜地南湖之滨度过两个昼夜. 岳阳南湖古称邕湖,山清水秀的湖光景色曾引来众多文人墨客,唐代诗仙李白游南湖有诗云:“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舟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清晨早起,来到湖边散步观景,远眺青山宝塔、湖光城廓,近临孔桥曲廊,秋果花香.顿感心旷神怡,情致盎然. 行走中蓦然回首,发现湖边走廊的一座座石头靠椅上竟篆刻着历代文人的诗吟词赋,不由驻步端详,品味其中.陶醉之余想起三年前曾在当地岳阳楼下洞庭湖边欣赏石头刻诗的情景,无不为岳阳城的诗文景观和怀古民风所感叹!受其感染,续当年写下的《晨游洞庭湖》,再作一首《闲步岳阳邕湖》以表心怀: 《闲步岳阳邕湖》 秋深不觉寒,闲步邕湖边. 凭栏放眼去,小城水连天. 渔舟泊无影,石椅有诗篇. 孔桥蜿蜒处,橘黄鸟林间. ----满天星 2010.11 附上旧作及南湖风景、石椅诗刻图片、诗文,和大家共赏. 《晨游洞庭湖》 它乡梦觉晓,信步晨练早. 石上觅佳句,柳稍闻嘀鸟. 湖泊看穿梭,岸滩钓逍遥. 极目洞天舒,宽心犹未老. 岳阳南湖石椅诗刻欣赏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唐 李白 邕湖为上贡,何以惠寻常, 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 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 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唐 释齐己 邕湖佳可游,既近复能幽. 林里栖精舍,山间转去舟. ---唐 张说。

5.书法要写古诗的落款要怎写

落款有单款双款之分:

【单 款】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1、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3、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5、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7、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9、长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10、加作者斋轩号者

11、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

13、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 敕书”。

【双 款】

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1、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

2、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3、受者称谓 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4、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附图供参考。

【常用落款用词】

1、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2、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3、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4、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5、同学: 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 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 ,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1、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2、绘画题款用:敬 ,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3、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