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甘露的诗句甘露歌 王安石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 疑是经春雪未消。今日是何朝。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 清夜坠玄天。 好来玉盘上, 不定始知圆。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描写露珠的诗句 【魏晋】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归园田居 【魏晋】陶渊明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秋兴八首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暮江吟 【唐】白居易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东陂秋意寄元八 【唐】白居易 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八月三日夜作 【唐】白居易 露白月微明,天凉景物清。 池上早秋 【唐】白居易 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 夏日作 【唐】白居易 宿雨林笋嫩,晨露园葵鲜。 和贾舍人早朝 【唐】岑参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秦观《鹊桥仙》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关于描写露珠的诗句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二、关于“甘露”的诗句有哪些1.《导引·气和玉烛》 年代: 宋 作者: 和岘 气和玉烛,睿化著鸿明。缇管一阳生。郊禋盛礼燔柴毕,旋轸凤凰城。森罗仪卫振华缨。载路溢欢声。皇图大业超前古,垂象泰阶平。岁时丰衍,九土乐升平。睹寰海澄清。道高尧舜垂衣治,日月并文明。嘉禾甘露登歌荐,云物焕祥经。兢兢惕惕持谦德,未许禅云亭。 2.《西江月·龙焙头纲春早》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 3.《满庭芳·北苑龙团》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碾深罗细,琼蕊暖生烟。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凡。纤纤捧,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波怒涛翻。为扶起,樽前醉玉颓山。饮罢风生两腋,醒魂到、明月轮边。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4.《沁园春·天下江山》 年代: 宋 作者: 夏元鼎 天下江山,无如甘露,多景楼前。有谪仙公子,依山傍水,结茅筑圃,花竹森然。四季风光,一生乐事,真个壶中别有天。亭台巧,一琴一鹤,泥絮心田。不须块坐参禅。也不要区区学挂冠。但对境无心,山林钟鼎,流行坎止,闹里偷闲。向上玄关,南辰北斗,昼夜璇玑炼火还。分明见,本来面目,不是游魂。 5.《水调歌头·慧风扫魔障》 年代: 元 作者: 王吉昌 慧风扫魔障,宝剑剿轮回。内澄神息驱逐,甘露洒灵台。四象五行三一,聚鼎烟凝橐龠,鼓润发云雷。水泛金花折,火养玉莲开。应符数,合九六,契三才。资成健体,清风明月久追陪。杳杳冥冥精变,一混希夷道化,神用显恢恢。仿佛归极乐,咫尺玩蓬莱。 三、关于“甘露”的诗句有哪些1.《导引·气和玉烛》 年代: 宋 作者: 和岘 气和玉烛,睿化著鸿明。 缇管一阳生。郊禋盛礼燔柴毕,旋轸凤凰城。 森罗仪卫振华缨。载路溢欢声。 皇图大业超前古,垂象泰阶平。岁时丰衍,九土乐升平。 睹寰海澄清。道高尧舜垂衣治,日月并文明。 嘉禾甘露登歌荐,云物焕祥经。兢兢惕惕持谦德,未许禅云亭。 2.《西江月·龙焙头纲春早》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 想见翻成雪浪。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 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 3.《满庭芳·北苑龙团》 年代: 宋 作者: 黄庭坚 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碾深罗细,琼蕊暖生烟。 一种风流气味,如甘露、不染尘凡。纤纤捧,冰瓷莹玉,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银瓶蟹眼,波怒涛翻。为扶起,樽前醉玉颓山。 饮罢风生两腋,醒魂到、明月轮边。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4.《沁园春·天下江山》 年代: 宋 作者: 夏元鼎 天下江山,无如甘露,多景楼前。有谪仙公子,依山傍水,结茅筑圃,花竹森然。 四季风光,一生乐事,真个壶中别有天。亭台巧,一琴一鹤,泥絮心田。 不须块坐参禅。也不要区区学挂冠。 但对境无心,山林钟鼎,流行坎止,闹里偷闲。向上玄关,南辰北斗,昼夜璇玑炼火还。 分明见,本来面目,不是游魂。 5.《水调歌头·慧风扫魔障》 年代: 元 作者: 王吉昌 慧风扫魔障,宝剑剿轮回。 内澄神息驱逐,甘露洒灵台。四象五行三一,聚鼎烟凝橐龠,鼓润发云雷。 水泛金花折,火养玉莲开。应符数,合九六,契三才。 资成健体,清风明月久追陪。杳杳冥冥精变,一混希夷道化,神用显恢恢。 仿佛归极乐,咫尺玩蓬莱。 四、有关露水的诗句描写露的诗句 1. 咏露 (董思恭) 夜色凝仙掌,晨甘下帝庭。不觉九秋至,远向三危零。芦渚花初白,葵园叶尚青。晞阳一洒惠,方愿益沧溟。 2. 秋露 (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3. 露 (李峤)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玉垂丹棘上,珠湛绿荷中。夜警千年鹤,朝零七月风。愿凝仙掌内,长奉未央宫。 4. 露 (韩琮) 长随圣泽堕尧天,濯遍幽兰叶叶鲜。才喜轻尘销陌上,已愁新月到阶前。文腾要地成非久,珠缀秋荷偶得圆。几处花枝抱离恨,晓风残月正潸然。 5. 咏露珠 (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6. 和钱侍郎甘露 (孟郊) 玄天何以言,瑞露青松繁。 7. 观荷叶露珠 (齐己) 霏微晓露成珠颗,宛转田田未有风。任器方圆性终在,不妨翻覆落池中。 8. 白露 (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9. 白露 (鲍溶)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10.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五、李商隐关于甘露之变的诗重有感 李商隐 玉帐牙旗得上游, 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 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 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 早晚星关雪涕收? 李商隐诗鉴赏 大和九年(835)十一月,宰相李训、凤翔节度使郑注在唐文宗授意下密谋诛灭宦官。事败,李、郑先后被杀,连未曾预谋的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等也遭族灭,同时株连者千余人,造成“流血千门,僵尸万计”的惨剧,史称“甘露之变”。事变后,宦官气焰更加嚣张,“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通鉴》)。开成元年(836)二、三月,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力辩王涯等无辜被杀,指斥宦官“擅领甲兵,恣行剽劫”,表示要“修饰封疆,训练士卒,内为陛下心腹,外为陛下藩垣。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并派人揭露宦官仇士良等人的罪行。一时宦官气焰稍有沉没。作者有感于此事和朝廷依然存在的严重局势,写了这首诗。因为不久前已就甘露之变写过《有感二首》,所以本篇题为“重有感”。这种标题,类似无题。 首句“玉帐牙旗”,是说刘从谏握有重兵,为一方雄藩。昭义镇辖泽、潞等州,靠近京城长安,军事上据有极便利的形势,所以说“得上游”。这句重笔渲染,显示刘的实力雄厚,条件优越,完全有平定宦官之乱的条件,以逼出下句,点明正意: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作为一方雄藩理应与君主共忧患。(“安危”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危”义。)句中“须”字极见用意,强调的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改用“誓”字,就变成纯粹赞赏了。“须”字高屋建瓴,下面的“宜”、“岂有”、“更无”等才字字有根。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东汉初凉州牧窦融得知光武帝打算征讨西北军阀隗嚣,便整顿兵马,上疏请示出师伐嚣日期。这里用来指刘从谏上表声讨宦官。东晋陶侃任荆州刺史时,苏峻叛乱,京城建康危险。侃被讨苏诸军推为盟主,领兵直抵石头城下,斩苏峻。这里用来表达对刘从谏进军平乱的期望。一联中迭用两件性质相类的事,同指一人,本来极易流于堆垛重沓,但由于作者在运用时各有意义上的侧重(分别切上表与进军),角度又不相同(一切已然之事,一切未然之事),再加上在出句与对句中用“已”、“宜”两个虚字衔连相应,这就不仅切合刘从谏虽上表声言“清君侧”,却并未付诸行动的情况,而且将作者对刘既有所赞叹、又有所不满,既有所希望、又不免有些失望的复杂感情准确而细密地表现出来。不说“将次”,而说“宜次”,正透露出作者对刘的“誓以死清君侧”的声言并不抱过于乐观的看法。“宜”字中有鼓励、有敦促,也隐含着轻微的批评和谴责。 颈联中用了两个比喻。“蛟龙愁失水”,比喻文宗受制于宦官,失去权力和自由。“鹰隼与(通“举”)高秋”,比喻忠于朝廷的猛将奋起反击宦官。(《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隼之逐鸟雀也。”鹰隼之喻用其意。)前者,是根本不应出现的,然而却是已成的事实,所以用“岂有”表达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后者,是在“蛟龙失水”的情况下理应出现却竟未出现的局面,所以用“更无(根本没有)”表达深切的忧恨和强烈的失望。纪昀说:“岂有、更无,开合相应。上句言无受制之理,下句解受制之故。”(《李义山诗集辑评》引)这是比较符合作者原意的。与上面的“须共”、“ 宜次”联系起来,还不难体味出其中隐含着对徒有空言而无实际行动、能为“鹰隼”而竟未为“鹰隼”者的不满与失望。 末联紧承第六句。正因为“更无鹰隼与高秋”,眼下的京城仍然昼夜人号鬼哭,一片悲惨恐怖气氛。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收复为宦官所占领的宫阙,拭泪欢庆呢?“早晚”,即“多早晚”,系不定之词。两句所表达的是对国家命运忧急如焚的感情。 用“有感”作为政治抒情诗的题目,创自杜甫。 李商隐这首诗,不但承继了杜甫关注国家命运的精神和以律体反映时事、抒写政治感慨的优良传统,而且在风格的沉郁顿挫、用事的严密精切乃至虚字的锤炼照应等方面,都刻意描摹杜律。诗的风格,酷似杜甫的《诸将五首》;它的立意,可能也受到“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这两句诗的启发。但比起他后期学杜的律诗(如《筹笔驿》、《二月二日》等),他前期的这类作品就不免显得精严厚重有余而纵横变化不够。 六、有关甜的诗句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久不见韩侍郎 白居易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马诗 李贺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罗隐 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与沈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 白居易 甘露太甜非正味,醴泉虽洁不芳馨。——辨味 白居易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漫兴九首 杜甫 扶南甘蔗甜如蜜,杂以荔枝龙州橘。——送刘四赴夏县 李颀 既能甜似蜜,还绕楚王舟。——萍 李峤 团团甜如蜜,皛皛凝若脂。——尹相公京兆府中棠树降甘露诗 岑参 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甜雪饮红浆。——送曲山人之衡州 司空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