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对句

1.求古诗对句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廋。

4.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襙车。

5.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

6.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7.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港明朝(卖杏花)。

9.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0.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

1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应红。

12.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13.草色萧条路,(槐花)零落风。

2.古诗对句山回路转不见君的下句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题解] --------------------------------------------------------------------------------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

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

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

3.古诗对句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注释】蒹葭(jiān jiā):芦苇. 苍苍:茂盛深色状. 伊人:那人. 方:旁一方,即一旁. 溯洄:逆流向上. 从:追寻,探求. 阻:险阻;崎岖. 溯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凄凄:同萋萋,茂盛状. 晞:干. 湄:水草交接处,即岸边. 跻(jí):高起,登上高处. 坻(chí):水中小沙洲. 采采:众多的样子. 已:停止. 涘(sì):水边. 右:向右转,道路弯曲. 沚(zhǐ): 水中小沙滩, 比坻稍大些. 【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4.诗词对句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抒情则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

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

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相关内容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