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修心养性有关的诗句

1.有关修身养性的古诗(5句)

有关修身养性的古诗: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

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

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

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

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

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

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

2.关于修身养性的名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

3.有关修身养性的古诗(5句)

多给你点。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

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

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蹊(xī):小路。

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

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就:成就。

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

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

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

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

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语助词,无义。

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

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

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

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

(《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

4.有关古人修身养性的名句 四句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三国时期——《诫子书》 释义: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内心平静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2、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鲁国——《大学》 释义: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侧徐:清朝——(广东禁烟期间所写的对联) 释义: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刚)的境界。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侧徐:清朝——(广东禁烟期间所写的对联) 释义:海之所以浩瀚无边,是因为其容纳一切河流之水,用来比喻一个人要想气度、胸怀宽广,就要不仅宽容别人,还要不断的吸取不同的知识。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老子:春秋时期陈国——《老子》 释义: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5.急求关于修身养性的句子

1. 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2.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 郊游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

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

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6.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8.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0.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1.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

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15.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1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19.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0.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21.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4.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25.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

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3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2.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3.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

不自足者,博闻。 ­34.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35.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6.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8.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39.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0.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44.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45.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46.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7.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49.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50.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51.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52.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53.人不求福,斯无祸。

人不求利,斯无害。 ­54.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55.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5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5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58.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59.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60.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61.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62.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63.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6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5.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

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

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

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

人生最可恶的是**。 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

6.急求关于修身养性的句子

1. 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2.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 郊游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

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

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6.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8.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0.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1.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

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15.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1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19.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0.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21.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4.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25.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

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3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2.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3.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

不自足者,博闻。 ­34.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35.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6.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8.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39.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0.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44.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45.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46.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7.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49.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50.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51.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52.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53.人不求福,斯无祸。

人不求利,斯无害。 ­54.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55.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5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5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

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58.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59.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60.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61.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62.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63.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6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5.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

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

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

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

人生最可恶的是**。 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可。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