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10句古人感叹人生的诗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三春花事早,为花须及早。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而今已成昨日事,花如她她似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化扇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逆天反道世难休,轮回万载心依旧。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古今。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纸上悲欢难堪月,轴尽待收浮生卷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2.【描写感受的句子】比如冰心奶奶的散文《笑》,作者在写了三幅“笑”的画面后,在文章的结尾处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这时心下光明澄净,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这样的心理描写不但使我们感受到了“笑”的画面中关于“爱”的主题,同时也使我们感受到了世间的美好以及作者心灵的美丽,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静谧的“美”的世界.在细细品味,还能使我们想到更多关于“笑”的含义.有位小作者在她写的《三春晖》一文中就成功地运用了这样的写法.她细致地描述了这样一件事情,语文老师感冒发烧坚持上课,好听的男中音成了嘶哑的呻吟,但老师还是微笑的样子.就在读者为这样的情景感动的时候,她又写进了以下一段心理活动:“老师,您可知道,您的一声声咳嗽都深深地咳在每个同学的心上啊!您好好休息吧!为什么不呢?怕我们不自觉?您放心吧,有了您这样的好老师,我们怎么还会不懂事呢?”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心理描写,真的快把我们的眼泪给引出来了.。 3.有关人生感悟的句子1、爱是一种最极端的状态,生活总能继续下去,它或是毁掉爱,或是被爱毁掉.2、不是没想过放弃,只是始终没有办法做到.3、不要难过,你看,一棵树就从来不哭.4、不要让心太累,不要追想太多已经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你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一向喜欢追忆,喜欢回顾,喜欢不忘记,如今却发现,深刻在心里的那些东西,早已在他们的时间里化成遗忘.经典语句5、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会明白,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6、等待,不是因为那个人会回来,是因为还有爱.7、独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人如若畏惧独处、讨厌寂寞、稍稍闲下来就有呼朋引伴的冲动,那至少能证明其精神力量还很薄弱.8、或许,真正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4.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的诗句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李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曾国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 --《淮南子?原道训》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战国楚?屈原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唐?王勃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三国?魏?曹植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晋?傅玄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晋?陆机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唐?孟浩然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唐?李峤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 --唐?刘禹锡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 --清?朱经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清?魏源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 --唐?窦巩。 5.形容感慨的诗词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唐)《将进酒》 译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魏晋)《短歌行》 译文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就好像朝霞一样短暂。 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化扇——纳兰性德(清)《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译文 那么一切还是停留在初见时的美好为好”,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没有后来产生的怨恨。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唐)《锦瑟》 译文 这些感情至今还可追忆,在当时却是使人感到惆怅、迷惘。 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唐)《代悲白头翁》 译文 花儿每年开的都一样的鲜艳动人,但是人一年一年的老去,在已不复从前。 6.【有哪些描写人生感悟的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全部注释】 1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降宋后封违命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折实他的绝笔词,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2故国:指南唐都城金陵(现在南京).3雕栏玉砌:雕有图案的栏杆和玉石铺就的台阶.此泛指宫殿建筑.砌,台阶.4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赏析1】 宋代王铚《默记》卷上载:"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唐圭璋《屈原与李后主》一文说:"问春花秋月何时了,正是求速死也."春花秋月无尽而人生有尽,这不仅是令李煜感到悲哀的,也是人类之大悲哀.俞平伯《读词偶得》评起句"奇语劈空而下"."小楼昨夜又东风"更具体印证了春花秋月无法终了的事实.由小楼进而联想到故国,"不堪回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语."月明中"既是呼应起句"春花秋月"之"月",也是将小楼、故国,人生等等统统笼罩在永恒的月色中,则李煜个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类之大悲哀.换头承故国明月,点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词到此为止的六句,都是两两对照,写出永恒与无常的巨大反差,表现作者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但柔弱的李煜已经不可能由此激发出进取的激情,而只能在与生命决绝前,放纵一下悲哀的心情,任凭自己沉溺在这种无边的生命悲歌中,静静地等候人生终曲的奏起.煞尾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以水喻愁,李煜之前已有许多,但此句不仅新颖警辟,而且既贴切又富有力度.遂为名句.可与李颀"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刘禹锡"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无限似侬?";秦少游"落红万点愁如海"等参读.唐圭璋《李后主评传》指出:"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