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鱼好吃的诗句1、《江南弄》 唐代:李贺 原文: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译文:绿雾从江中清凉的波涛中升起,天上红霞重叠,像高峻的山峰。河边的云,水面的风,都像从老竹林里生出,洲渚暮色茫茫,众多蒲帆连成一片,不甚分明。鲈鱼千头醇酒百斛尽情享用,酒醉卧地,斜视着南山的绿影。信口唱支吴歌越曲,还未唱完——江月如圆玉,已在东方冉冉上升。 2、《江上渔者》宋代:范仲淹 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3、《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宋代:欧阳修 原文: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译文:一叶孤舟每天在大江中不停地驶着,苍茫的云气将其笼罩。我行到靠水的山脚,将船帆调转,在夜空中看北斗星来判断东西。云间的大雁渐渐飞下水田,枫叶将霜中的太阳映得火红。家乡的莼菜和鲈鱼味道正鲜美,远方归来的我更喜欢秋天的凉风。 4、《渔歌子》 唐朝:张志和 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5、《初到黄州》 北宋:苏轼 原文: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译文: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为嘴到处奔忙,老来所干的事,反而要得荒嘴。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贬逐的人,当然不妨员外安置,诗人惯例,都要做做水曹郎。惭愧的是我劝政事已毫无补益,还要耗费官府岸禄,领取压酒囊。 2.求带“鱼”字的古诗《渔歌子》张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人未归。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凉拂署流 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 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 空戴南冠学楚囚 《水龙吟》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共恨,玉簪螺髻。薄目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南风,季鹰归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起红巾翠袖,温英雄泪? 《秋风歌》张翰 秋风起兮嘉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池上寓兴 白居易 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 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 寄杨六侍郎 白居易 西户最荣君好去,左冯虽稳我慵来。 秋风一箸鲈鱼?,张翰摇头唤不回。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尽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秋水系舟图》张庸 小姑山到彭郎矶,老树含风黄叶飞。 何人泊舟秋色里,钓得鲈鱼三尺肥。 《惠崇春江晓景》苏东坡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携白酒鲈鱼过詹文君》 苏东坡 青浮卵碗槐芽饼 红点冰盘藿叶鱼 醉饱高眠真事业 此生有味在三余 《鳊鱼》苏东坡 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 谁言解缩颈,贪饵每遭烹。 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 吾今又悲子,辍筋涕纵横。 《划鱼歌》苏东坡 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 渔人养鱼如养雏,插竿冠笠惊鹈鹕、岂知白挺闹如雨,搅水觅鱼嗟已疏。 《杜介送鱼》 苏东坡 新年已赐黄封酒,旧老仍分赪尾鱼。 陋巷关门负朝日,小园除雪得春蔬。 病妻起斫银丝脍,稚子欢寻尺素书。 醉眼朦胧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疏疏。 《初到黄州》苏东坡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次韵子瞻杜介供奉送鱼 苏辙 天街二霁初通驷,禁御冰开渐跃鱼。 十尾烦君穿细柳,一杯劝我芼青蔬。 寒樽独酌偶逢客,佳句相酬不用书。 江海归来叨禁近,空令同巷往来疏。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踏莎行 郴州旅舍(秦 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归园田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临平湖竹枝枝 厉鹗 双鬟十五荡舟徐,不见清波锦鲤书。 侬似湖中石鼓样,望郎望似蜀桐鱼。 真州绝句(六首选一)王士祯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陶渊明 古桧鸣玄鹤,凉泉跃锦鱼。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 齐己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3.古人吃不吃带鱼,如果有,是如何捕捉到的有人问我答案是怎么来的,其实很简单,百度来的……但是您去百度就百度不来,现在搜索「古人吃不吃带鱼」,最多搜出我这条答案来。那应该百度什么?很简单,百度古书。 但是古书浩如烟海,怎么查呢?也许会有某人写了首关于带鱼的唐诗,也许会有某人写了篇关于带鱼的文章,还有可能史书里记载某年某月某日什么什么小国给皇上进贡两条带鱼……不过这些都太零散,如果人品极佳的话可以靠撞大运的方式撞到。对于动植物,尤其是食材,一般会有两种书籍会用很清晰的条目把他们列出来,一种是食谱,一种是医书。有了这个方向,再查就比较省力了。 在清代的一些医书中,有关于带鱼的记载,其中以乾隆年间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卷十《鳞部·带鱼》所记最细,并且在条目中引用了许多其他书籍关于带鱼的记载 出海中,形如带,头尖尾细,长者至五、六尺大小不等,无鳞,身有涎,干之作银光色,周身无细骨,正中一脊骨如边箕状,两面皆肉裹之,今人常食为海鲜。据渔海人言,此鱼八月中自外洋来,千百成群,在洋中辄衔尾而行,不受纲,惟钓斯可得。渔户率以干带鱼肉一块作饵以钓之,一鱼上钓,则诸鱼皆相衔不断,掣取盈船。此鱼之出以八月,盛于十月,雾重则鱼多,雾少则鱼少,率视雾以为贵贱云。纲目无鳞鱼条,独遗此品,故为补之。 五杂俎∶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 福清志∶带鱼身薄而长,其形如带,无鳞,入夜烂然有光,小者俗名带柳。 物鉴∶带鱼形纤长似带,衔尾而行,渔人取得其一,则连类而起,不可断绝,至盈舟溢载,始举刀割断,舍去其余。 玉环志∶带鱼首尾相衔而行。钓法∶用大绳一根,套竹筒作浮子,顺浮洋面,缀小绳一百二十根,每小绳头上拴铜丝一尺,铜丝头拴铁钩长三寸,即以带鱼为饵,未得带鱼之先,则以鼻涕鱼代之,凡钓海鱼皆如此。钓期自九月起至次年二月止,谓之鱼汛。 朱排山柑园小识∶带鱼生海中,状如鳗,锐首扁身,大眼细齿,色白无鳞,脊骨如篦,肉细而肥,长二三尺,形如带,亦谓之裙带鱼。冬时风浪大作,辄钓得之。 为鲞,以致远。 根据书中所记,是趁带鱼每年游至沿海(可能是产卵)时,钓上来的。 4.泣鱼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战国魏龙阳君钓大鱼 弃小鱼的故事。 典出《战国策•魏 策》。龙阳君在河边一边垂钓一边流泪。 魏王很纳闷,问他怎么了。他说, 我刚钓到鱼的时候,非常高兴,后来钓的鱼越来越多,且一条比一条大, 再看看先前钓的小鱼,就不那么喜欢了,甚至想丢掉它。 由此我想当今 世上有很多人才,听说我得到大王您的宠幸,定会纷纷前来为您效力, 那时候,我的境况大约就同这条我最初钓到的小鱼一样了吧是为了 这个哀伤啊!后世借此喻忧君得贤弃己之楦惶心情。唐•于武陵《长信 宫》诗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 宋•黄庭坚《静居寺作诗》:“安知冶 容子,红袖泣前鱼。”。 5.有关食物的古诗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斧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只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两三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旁桑阴学种瓜.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