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日 古诗元 日 [北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店。古代习俗,驱邪避瘟以求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风俗用桃木板写上两个门神的名字,分挂大门左右驱鬼镇邪,每年一换。 古诗今译 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驱除,春风送暖饮屠苏避祸求福。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 2.门神的来历详细的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 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 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 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 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径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 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 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 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 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 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 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 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3.门神的名字 所有门神,是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用以驱邪避鬼。 我国各地民众敬奉的门神有:神荼、郁垒、桃人、苇索、钟馗、韦陀菩萨、伽蓝菩萨、温峤、岳飞、秦琼、尉迟恭、天官、仙童、刘海蟾、送子娘娘、马超、马岱、韩世忠、梁红玉、薛仁贵、盖苏文、孟良、焦赞、赵云、包公、海瑞、文天祥、解珍、解宝、吕方、郭盛、姚期、马武、关羽、关平、周仓、四大天王、哼哈二将、张黄苏李四将军、燃灯道人、方弼、青龙、白虎、孙膑、庞涓、魏征、徐茂功、扶苏、蒙恬、婓元庆、李元霸、岳云、狄雷、玄坛真君、无路财神、和合二仙、赐福天官、胡大海、常遇春。 4.元日古诗元 日 [北宋.王安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g rì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iù fú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作者背景 王安石(1021-1086),北宋诗人。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省)人。作为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他的前期诗作,以反映政治、历史以及社会现实为主。诗中多含哲理,喜用典故。晚年退居金陵之后,转向描写闲适生活,诗风追求清新淡雅。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店。古代习俗,驱邪避瘟以求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风俗用桃木板写上两个门神的名字,分挂大门左右驱鬼镇邪,每年一换。 古诗今译 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驱除,春风送暖饮屠苏避祸求福。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 5.《元日》的古诗故事怎么写元日 作者: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田家元日 作者: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作者: 李世民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元日 作者: 司空图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元日 作者: 成彦雄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作者: 王守仁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元日 作者: 温庭筠 神耀破氛昏,新阳入晏温.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威凤跄瑶簴,升龙护璧门.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元日·晨鸡两遍报 作者: 方干 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 6.门神的由来是怎样的门神是中国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信仰,每逢过年过节,人们便会在门上贴门神 像,认为这样可以辟邪除灾,保佑平安。 门神的信仰源自古代的庶物崇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始自然崇拜。古时的人 们对于大自然缺乏科学认识,常常无法解释当中出现的诸多现象,便归咎于鬼神所 为,鬼怪存在的说法十分盛行。 人们在对鬼怪心存畏惧的同时,也开始通过祭祀神 来祈福,保安康。门在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人们时常出入的地方,也 是关乎房屋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之物。 人们害怕鬼怪打破房门,进入房内,殃及自 身,于是便产生了对门的崇拜。《礼记》中关于祭祀大典“五祀”的记载,门便是 其中之一。 于是,门的保护神——门神也被人们逐渐的形象化和人格化。相传,在上古的 时候,度朔山上住着名叫神荼和郁垒两兄弟,山上有一棵树荫如盖的大桃树,每天 鸡叫时分,他们便在桃树下检阅夜出游荡的百鬼,一旦发现有鬼作恶人间,便会用 芦苇做的绳索将其捆绑起来,扔下山去喂老虎,因此鬼怪都惧怕神荼、郁垒。 于是 人们把二人的形象刻在有“五木之精,能制百鬼”之称的桃木板上,放在自家宅门 前来驱邪避祸。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和郁垒,而是一个叫成 庆的勇士,书中写道:“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 大裤长剑。 ”到了唐朝,门神的形象被换成了秦叔宝和尉迟恭。《西游记》中记载:东海龙 王为了和一个算命先生打赌,触犯天条,被玉帝处以斩首之罪,唐朝大臣魏征是监 斩官,龙王托梦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他在处斩的时候想办法不让魏征前去。 第 二天,太宗叫魏征陪他下棋,下着下着,魏征打了一个盹儿,竟然在梦中将龙王斩 了。 龙王痛恨唐太宗失言,从此鬼魂不散,日夜在宫外游荡,向太宗索命。 群臣们 知道后,武将秦叔宝和尉迟恭便全副武装,手拿兵器彻夜守候在唐太宗的房门外, 那夜相安无事,太宗大喜,但两人守门又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命人把二人的像画下 来,贴在门上。这个做法逐渐地在民间流传开来,秦叔宝和尉迟恭便成了家家户户 祭祀的门神。 之后门神的形象越来越多,但多为武将,如关公、岳飞、庞涓等,人们认为武 将经历过生死战场,立下过赫赫战功,更能够镇住宅门,驱逐鬼怪。今天的门神不仅仅是驱魔辟邪的意思,更是一种节日的点缀,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7.门神的名字是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克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辟邪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阴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人们为什么会把他们印在纸上当做门神呢?据说有这么一段传说:一天,唐太宗梦见一位大将军来向他求救。那位将军说:“我是东海的龙王,玉帝命令我到人间降雨,唉!我去迟了,以致河水干了,土地裂了,全国各地都闹旱灾,玉帝知道后大怒,判我死刑,明天午时由你的大臣魏征监斩,到时候,您如果能想办法让魏征不来,我就能活命。”太宗很同情龙王,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第二天一大早太宗就叫魏征来陪他下棋,从早上一直下到中午,魏征实在太累了,就打了一个盹儿,谁知他竟然在梦中去监斩了。 从此以后,海龙王的冤魂每晚都来找太宗,抱怨他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答应了。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叔宝即秦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