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蚂蚁的诗词有哪些1.《子由作二颂颂石台长老问公手写莲经字如黑蚁》 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眼前扰扰黑蚍蜉,口角霏霏白唾珠。 要识吾师无碍处,试将烧却看嗔无。 眼睛心地两虚圆,胁不沾床二十年。 谁信吾师非不睡,睡蛇已死得安眠。 2.《蚁蝶图》 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胡蝶双飞得意,偶然毕命网罗。 群蚁争数坠翼,策勋归去南柯。 3.《遣兴·浮世忙忙蚁》 朝代:唐代|作者:高骈 浮世忙忙蚁子群,莫嗔头上雪纷纷。 沈忧万种与千种,行乐十分无一分。 越外险巇防俗事,就中拘检信人文。 醉乡日月终须觅,去作先生号白云。 4.《观蚁二首》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偶尔相逢细间途,不知何事数迁居。 微躯所馔能多少,一猎归来满后车。 5.《观蚁二首》 朝代:宋代|作者:杨万里 一骑初来只又双,全军突出阵成行。 策勋急报千丈长,渡水还争一苇杭。 2.诉衷情,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陆游——《诉衷情》(一)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鉴赏】: 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 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七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万里”与“匹马”形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谢池春》),呈现出一派卓荦不凡之气。“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秋波媚》),“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汉宫春》),那豪雄飞纵、激动人心的军旅生活至今历历在目,时时入梦,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强烈的愿望受到太多的压抑,积郁的情感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宣泄。“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南郑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能时时在梦中达成愿望,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而且已是尘封色暗。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心情饱含惆怅。 上片开头以“当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声调高亢,“梦断”一转,形成一个强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为悲凉,至下片则进一步抒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叹,悲凉化为沉郁。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步步紧逼,声调短促,说尽平生不得志。放眼西北,神州陆沉,残虏未扫;回首人生,流年暗度,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酸楚。“一事无成霜鬓侵”,一股悲凉渗透心头,人生老大矣!然而,即使天假数年,双鬓再青,又岂能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的事业?“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云外华山千仞,依旧无人问”。所以说,这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天山”,他的身体却沉重地坠落在“沧洲”。“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与今日的失望,“早岁那知世事艰”,“而今识尽愁滋味”,理想与现实是如此格格不入,无怪乎词人要声声浩叹。“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作结,先扬后抑,形成一个大转折,词人犹如一心要搏击长空的苍鹰,却被折断羽翮,落到地上,在痛苦中呻吟。 陆游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洲”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又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3.蚂蚁的形象和生活场景红蚂蚁的外形和别的蚂蚁不一样,它全身上下都是红色的,它的嘴巴象钳子一样抓住猎物都难逃脱魔爪.蝎子的尾巴有枝含有剧毒的毒针,如果毒针刺中一个昆虫,它会被毒死 . 我急忙跑到园子里,拉茜说得没错。 红蚂蚁们正沿着那一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呢!我取了一张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就这样迷了路,其它的,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着原路回去了。 这证明它们并不是像蜂那样,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回得来.。 4.描写蚂蚁外貌的好词好句◎一条谚语——“蚂蚁搬家晴必雨”。 我将信将疑,是不是蚂蚁忙着搬家,就一定会下雨呢?于是我便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去验证这条谚语。 ◎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在一棵大树下乘凉,正巧发现了一群正在搬家的黑蚂蚁。 它们个个脚步匆匆,有的的带着乳白色的蚂蚁卵,有的带着灰褐色的蚂蚁蛹,有的带着老蚁、伤蚁,还有的带着各种各样的食物……我突然想到那句谚语,就静下心来观察验证。我抬头望望高高的蓝天,现在是晴空万里,太阳火辣辣的,毫不留情的把光和热洒向大地,而且天边还飘着几朵白云。 好奇心驱使我沿着蚂蚁们的队伍去观察,我发现蚂蚁在往高处搬。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看见蚂蚁有两只触角,没有眼睛,有六条腿呢。 它们的力量很大,能搬起比自己的体重重几倍的食物。我把韩乔捉的蚂蚁放到我的杯子里,两只蚂蚁在一起,你碰碰我,我碰碰你,好象在打架呢。 我们猜测它们是不是饿了,我们找来一粒米饭,蚂蚁嗅到了米饭的香味,便都很快地过来了,我的大蚂蚁似乎在对那只小蚂蚁说:“咱俩一人一半吧。”它们俩用力地抬起米饭,一边走还一边快乐地唱着歌儿,还在讨论着进了洞如何去分享呢。 ◎今天,我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个蚂蚁窝。在我要把蚂蚁窝干掉之前,一个主意“跳”进了我的脑袋:先踩死几只蚂蚁让它们痛苦痛苦。 说干就干,我提起脚对准一个目标踩下去。哈,给我踩了个“半残”!我正得意洋洋,另外一只小蚂蚁跑了过来,把我的“杰作”抬跑了。 我在后面观察着它,它要把我的“杰作”抬到哪呢? 小蚂蚁一直埋头向前跑,我在后面追。突然,小蚂蚁停了下来,它背着“半残”蚂蚁进了一个蚂蚁窝,好久没有出来。 我愣住了:小蚂蚁拼死拼活地跑,不就是为了能让它的同类多活几天吗?它们不是好朋友,不是亲戚,但小蚂蚁去肯帮助一个陌生人,这不就是我们人类所说的乐于助人吗?一只小小蚂蚁都知道乐于助人,我们人类是不是应该向它学习呢?现在的人有的被金钱利益所迷惑,连点人性都没有!他们跟蚂蚁比起来简直就是微不足道!人类啊!亲情才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觉悟吧! ◎6岁时,有一次我正在楼下玩耍。忽然,天空中乌云密布,凛冽的寒风呼呼的刮,我的小手冻的冰凉冰凉的。 眼看着,倾盆大雨将要来临,而我却傻乎乎地蹲在地上,猜猜我在干什么?哈哈,我正仔细地观察蚂蚁。我用手挠挠小脑袋。 “咦!怎么这么多蚂蚁?真奇怪,它们身上背着白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呀?我怀着好奇心,用小手摸了摸其中一只蚂蚁,刚挨到,那只蚂蚁就惊慌地逃掉了,我乐得拍手叫好。真胆小”!我的心被这群蚂蚁深深吸引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