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长亭有关的古诗句

1.关于长亭的诗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竹亭阴合偏宜夏,水槛风凉不待秋。

独倚关亭还把酒,一年春尽送春时。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收集含长亭的诗词和关于它的一切,急

1、《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宋代:辛弃疾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释义:手持酒杯与你在长亭话别,你安贫乐道的品格恰似陶靖节,俊逸杰出的才干又像那卧龙诸葛。不知何处飞来的林间鹊鸟,踢踏下松枝上的残雪。

好像要让我们俩的破帽上,增添上许多花白的头发。草木枯萎,山水凋残,冬日的景物都失去了光烨。

全靠那稀疏的梅花点缀,才算有几分生机令人欣悦。横空飞过的两三只大雁,也显得那样孤寂萧瑟。

你是那样看重信用来鹅湖相会,才相逢又轻易地匆匆离别。遗憾的是天寒水深江面封冻不能渡,无法追上你,令人怅恨郁结。

车轮也如同生出了四角不能转动,这地方真让惜别的行人神伤惨切。试问,谁使我如此烦恼愁绝?放你东归已经后悔莫及,好比铸成的大错用尽了人间铁。

长夜难眠又传来邻人悲凄的笛声,但愿那笛音止歇,不要让长笛迸裂。2、《长亭怨慢·渐吹尽》宋代:姜夔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释义:渐渐吹尽了,枝梢上淡香的柳絮,到处人家,柳树浓密的绿荫将门户遮蔽。

船儿顺着弯曲回绕的河浦渐渐远去,暮色里云帆凌乱,匆忙往返,究竟奔向哪里?看人间离别多矣,谁能比长亭的柳树悄然冷寂?柳树若是有情时,定不会长得如此青翠碧绿。落日昏暮,高耸的城郭已望不见,只见乱岩层叠的群山无数。

我难忘临别的叮嘱:“韦郎这一去呀,怎能忘记你交付给我的玉环信物。”“最要紧是记住早早归来,我怕红萼孤独无人为我作主。”

即使有并州制造的锋快剪刀也枉然,亦难以剪断万缕离愁别苦。3、《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宋代:惠洪 绿槐烟柳长亭路。

恨取次、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解鞍旅舍天将暮。

暗忆丁宁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释义:长亭路上,槐树碧绿,柳色如烟,恨(我)走得匆促, (漫长的道路提示我)我们已经分别。

绵绵的愁思让人觉得一日长得好像一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回首遥望高高的城垣,已经被暮云遮断,视线的尽头是何处呢?天色将暮的时候,解下马鞍,投宿在旅舍,暗暗忆起爱人临别前的千万句细语叮咛 。

一寸柔肠中蕴藏着多少深情?如今只有薄被孤枕与我相伴,午夜梦回醒来正是夜深人静,拂晓之时,窗外春雨潇潇。4、《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释义: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

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5、《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释义:远处舒展的树林之上暮烟笼罩一片迷蒙,仍是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

夜色弥漫进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

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只看到道路上的长亭连着短亭。

3.有关“亭(长亭)”意象的诗句及评析

1、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1)原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翻译: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极为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飞翔。

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的是短亭。(3)评析:主人公此刻急于寻求自己的归宿,来挣脱无限的愁绪。

可是归程在哪里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答案,只不过是“长亭连短亭”。有的仍然是连绵不断的落拓、惆怅和空寞,在那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间。

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主人公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2、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杜甫《曲江对雨》(1)原文: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2)翻译:春天的云彩倦卧在芙蓉苑的墙上,苍茫暮色下江亭矗立,春景寂静。

林中的花朵附着雨珠颜色更浓,水荇挥舞着翠带,牵引着阵阵微风。龙武禁军簇拥龙辇盛大出行的景象不再如今已是龙辇深藏,殿门深锁,无人焚香。

什么时候皇帝才能下诏重现金钱会的盛况?即便短暂,也让我重拾沉醉于锦瑟丽音的好时光。(3)评析:先大处落墨,勾出全景,重在写静态。

春云低垂,笼罩宫城,覆压苑墙;斜晖脉脉,江亭寂寂,暮霭沉沉,芳草萋萋:虽是春景,生意盎然,却了无人迹,一派荒凉落寞。一“覆”,一“静”,既凸显眼前之景的冷清郁闷,又透露出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俞陛云说此二句隐“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之慨叹,颇有见地。曾见证过开元盛世的繁华与奢靡的曲江,安史乱后曾沉寂近八十载,直至唐文宗时,才稍有修整,但亦难挽颓势。

此联景中藏情,耐人寻味。“静年芳”三字尤为痛切,年年芳草,而盛况无存,令人嗟叹。

3、孤山寺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原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翻译: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3)评析: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1)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2)翻译: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一阵急雨刚停住。(3)评析:词的上片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5、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1)原文: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2)翻译: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

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3)评析: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

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

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

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突然停止,富有韵味。

扩展资料: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独向沧浪亭外路,六曲栏干,曲曲垂杨树。

——王国维《蝶恋花·独向沧浪亭外路》3、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晏几。

4.收集含长亭的诗词和关于它的一切,急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 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月到,犹自梦渔樵。 点绛唇 林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 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浣溪沙 晏几道 午醉西桥夕未醒, 雨花凄断不堪听。 归时应减鬓边青。

衣化客尘今古道, 柳含春意短【长亭】。 凤楼争见路旁情。

减字木兰花 晏几道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 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

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 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临江仙 晏几道 淡水三年欢意,巍跻几夜离情。 晓霜红叶舞归程。

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

少陵诗思旧才名。 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少年游 晏几道 西楼别后,风高露冷, 无奈月分明。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 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 何处赋西征。 金闺魂梦枉丁宁, 寻尽短【长亭】。

醉落魄 晏几道 满街斜月,垂鞭自唱阳关彻。 断尽柔肠思归切, 都为人人,不许多时别。

南桥昨夜风吹雪, 短【长亭】下征尘歇。 归时定有梅堪折。

欲把离愁,细捻花枝说。 木兰花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search.asp。

5.诗歌中关于“亭(长亭)”的诗句及评析,至少10个诗句和它的评析

5、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评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6.有关“亭(长亭)”意象的诗句及评析

1、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1)原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翻译: 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极为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飞翔。

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的是短亭。 (3)评析: 主人公此刻急于寻求自己的归宿,来挣脱无限的愁绪。

可是归程在哪里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答案,只不过是“长亭连短亭”。有的仍然是连绵不断的落拓、惆怅和空寞,在那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间。

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主人公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

2、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杜甫《曲江对雨》 (1)原文: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2)翻译: 春天的云彩倦卧在芙蓉苑的墙上,苍茫暮色下江亭矗立,春景寂静。

林中的花朵附着雨珠颜色更浓,水荇挥舞着翠带,牵引着阵阵微风。 龙武禁军簇拥龙辇盛大出行的景象不再如今已是龙辇深藏,殿门深锁,无人焚香。

什么时候皇帝才能下诏重现金钱会的盛况?即便短暂,也让我重拾沉醉于锦瑟丽音的好时光。 (3)评析: 先大处落墨,勾出全景,重在写静态。

春云低垂,笼罩宫城,覆压苑墙;斜晖脉脉,江亭寂寂,暮霭沉沉,芳草萋萋:虽是春景,生意盎然,却了无人迹,一派荒凉落寞。一“覆”,一“静”,既凸显眼前之景的冷清郁闷,又透露出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俞陛云说此二句隐“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之慨叹,颇有见地。曾见证过开元盛世的繁华与奢靡的曲江,安史乱后曾沉寂近八十载,直至唐文宗时,才稍有修整,但亦难挽颓势。

此联景中藏情,耐人寻味。“静年芳”三字尤为痛切,年年芳草,而盛况无存,令人嗟叹。

3、孤山寺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翻译: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3)评析: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1)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翻译: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一阵急雨刚停住。 (3)评析: 词的上片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5、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原文: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2)翻译: 扬子江头杨柳青青春色惹人心,杨花似雪漫天飞舞愁杀渡江人。

微风轻拂笛声幽咽离亭染暮色,你就要南下潇湘我却奔向西秦。 (3)评析: 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

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

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

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突然停止,富有韵味。

扩展资料: 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独向沧浪亭外路,六曲栏干,曲曲垂杨树。

——王国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