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十个历史故事,成语,俗语和诗句望梅止渴 【解 释】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 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示 例】 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典故】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说解】 “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得及前源”。后以“望梅止渴”比喻虚偿所愿。《水济传》五十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2.关于汉朝的古诗 写两首导航 诗词鉴赏(汉朝)2011-08-05 | hermit_liu | 转藏(9)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出处】 汉·李延年《佳人歌》【鉴赏】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两句诗是说这位美人回眸一顾盼,千娇百媚,使得全国全城的人无不扭转头来看她一眼。 “倾国倾城”的典故就出自这首歌;但是这句诗后来变成了咒骂女人祸国之词,说淫荡的女人迷惑了君王,就会把君王的国家倾覆了。李延年为将他妹妹进呈给汉武帝,特地教人在汉武帝面前唱这首歌。 当汉武帝想见这么一个“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美人时,李延年就带他妹妹朝见。果然,这位李家小姐的确冰肌玉骨,国色天香,舞艺超群,深得汉武帝宠幸,随即被封为李夫人。 【原诗】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出处】 汉·秦嘉《赠妇诗》【鉴赏】 人生就像早晨的露水,生命短暂,而一生中又有太多不顺利的事。【原诗】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居异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出处】 汉·刘细君《悲愁歌》【鉴赏】 常居异域,内心非常忧伤,真愿自己能变作黄鹄飞回故乡。【原诗】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鹤兮归故乡。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出处】 汉·辛延年《羽林郎》【鉴赏】 男子多半是喜欢新娶的媳妇,而女子却总是钟爱她的原嫁丈夫。 【原诗】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裙。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出处】 汉·刘邦《大风歌》【鉴赏】 刘邦平定天下后,回到故乡沛县,邀请旧日好友一起饮酒庆祝,喝到醉醺醺的时候,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这首《大风歌》。前两句诗气魄豪壮,雄迈飞扬,充分表现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满,意气风以的气概。 后一句诗表达了刘邦要巩固他的统治,急须招揽人才的心情,依据史书记载,刘邦唱此歌时,"泣下数行",可见他情绪十分激动。【原诗】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出处】 汉·张衡《四愁歌》【鉴赏】 我所思念的人儿住在泰山,我很想去寻找他,但是路上有梁父山的阻隔,要想穿过它实在非常困难。 泰山古代都写作太山。梁父山是泰山下的小山。 这首四愁歌描写作者四面远人,内心愁苦万分。后人常引用“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 两句诗,来表示对情人或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只是前途坎坷多阻,想要达成心愿实在不容易。【原诗】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崐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 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 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峙踞,何为怀忧心烦纡?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男儿重意气,何为钱刀为!【出处】 汉·卓文君《白头吟》【鉴赏】 原诗中的“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这两句是卓文君自喻其人格纯洁如玉。皑:白色,通常用来形容雪的洁白。 皎:皎洁,通常用以形容月光,洁白光明的意思,但也不专指月光,如《诗经·小雅》有“皎皎白驹”之句。“闻君有两意”:两意,指两条心。 说的是司马相如另有所爱——欲纳茂陵女为妾。“竹杆何袅袅,鱼尾何簁簁”:诗人用竹树尾的摇动和鱼尾的摇动来形容动摇意志、爱情不坚定。 钱刀:古时使用的铜钱形状似刀,故叫做钱刀。这里指爱情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汉朝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恋爱故事是很动人的。据说,司马相如穷困时在临贡富豪卓王孙家作客,在饮宴中偶然见到卓王孙新守寡的女儿文君很美貌,于是弹琴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挑逗文君。 文君果为所动,当夜与相如私奔成都。相如是个贫苦之人,生计无着,过了一阵只好同文君回到临贡开个小酒店。 卓文君当垆卖酒,卓王孙大为恼怒,不忍爱女抛头露面为人取笑,只好人一部分财产给她。司马相如后来到京城向皇帝献赋,为汉武帝赏识,给他官做。 司马相如在京城想娶茂陵女为妾,卓文君听到此消息,写了这首白头吟表示恩情断绝之意。“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是对司马相如负心的严厉责。 3.跪求一下在东汉的时候比较有名的名言和诗句爱国如饥渴。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汉朝·东汉名人名言东汉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 张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骥:良马。枥:马槽,指养马的地方。烈士:犹言壮士。这几句大意是:伏在马槽吃草的良马虽老,壮志仍在千里疆场;怀有大志的人,年近垂暮,雄心不减当年。该名句用比兴手法.抒发了豪迈的气魄与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气韵沉雄奔放,语言自然朴质,故历史上屡有爱此名句成癖之例。晋人王敦每于酒后执如意击壶唱“老骥伏枥”,因而成为著名典故。此名句直到今天仍活在人们的口语中。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 《步出夏门行》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王充《论衡·薄葬》对事物最好的证明是看看他是否有效,对理论最好的检验是看他有没有证据。 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薄葬》 这个网站有很多 4.有什么诗是指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薤露行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疆。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我们读曹操的这首诗,就像读东汉末年的历史。 读曹操的诗,就像看一幅幅画,一个个活生生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董卓操持东汉大权,血债累累。 关东各郡推袁绍为盟主,联兵攻打董卓。由于各派畏惧董卓,又想保存实力,都在观望。 曹操虽追董卓拼杀一阵,因力薄无援而败。各联军之间又开始长年的军阀大战,整个中原地区陷入战乱之中。 这首诗痛斥了董卓凶残不仁、倒行逆施的罪恶行为。 5.想问下在汉朝的时候比较有名的名言和诗句汉朝历史:(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随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 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开创了“光武中兴”。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 并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共历400多年,24位帝王。 220年被魏国曹丕篡权而灭亡。心广体胖。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大学》 汉朝名言无征不信。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中庸》教学相长。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学记》因时施宜。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韦贤传》 汉朝名人名言至廉而威。 ——西汉哲学家 董仲舒至诚无息。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中庸》 汉朝名言西汉·戴圣《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 永远以真诚自勉。至诚如神。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西汉·戴圣《礼记》至诚:极其真诚诚恳。指精神所至,可以推知事物的发展变化,如同神仙一样。 同志为友。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 许慎 《说文》食鸡敬鹄。 ——西汉学者 韩婴 《韩诗外传》 汉朝名人名言把鸡杀了吃掉以此来吓唬吓唬鹄(一种鸟)谦而四益。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怒如烈冬。 ——西汉学者 扬雄 《太玄经》韦编三绝。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孔子世家》 汉朝名言后来者居上。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汲黯列传》民以食为天。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苛政猛于虎。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檀弓下》 汉朝名人名言安步以当车。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战国策·齐策四》辩讼愕愕然。 ——汉代文学家 桓宽 《盐铁论·国病》友邪则己僻。 ——汉魏间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徐干书肇于自然。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蔡邕人生各有志。 ——东汉末年文学家 王粲 汉朝名人名言举贤贤于贤。 ——西汉学者 韩婴爱国如饥渴。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逐鹿者不顾兔。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说林训》 汉朝名言欲投鼠而忌器。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贾谊传》誉人不增其美。 ——东汉哲学家 王充 《论衡·艺增篇》戴盆何以望天。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汉朝名人名言《诗》无达诂。 ——西汉哲学家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华》疾雷不及掩耳。 ——西汉皇族淮南王 刘安 《淮南子·兵略训》彼可取而代也。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 汉朝名言肠一日而九回。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不食嗟来之食。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檀弓下》期期以为不可。 ——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张丞相列传》 汉朝口惠之人鲜信。 ——西汉学者 韩婴 《韩诗外传》口惠而实不至。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表记》止谤莫如修身。 ——汉魏间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徐干 《中论》 汉朝名言贤母使子贤也。 ——西汉学者 韩婴 《韩诗外传》仁者义之本也。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君子诚之为贵。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汉朝名人名言荷天下之重任。 ——东汉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 张衡不可同日而语。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汉书》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匿病者不得良医。 ——西汉哲学家 董仲舒 《春秋繁露·执贽》 汉朝名言君子必慎其独也。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大学》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汉后期学者 刘歆 《西京杂记》前车覆,后车诫。 ——西汉文学家 贾谊 《治安策》 汉朝名人名言成大功者不小苛。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政理》无验而言之谓妄。 ——西汉学者 扬雄 《法言·问神》情欲信,辞欲巧。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表记》 汉朝名言西汉·戴圣《礼记·表记》。毋剿说,毋雷同。 腐术不可以为桂。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刘辅传》男儿宁当格斗死。 ——东汉末年文学家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累累若丧家之狗。 阳春白日风花香。 —— 《乐府诗》 《晋白纻舞歌诗三首》 汉朝名言智士者,国之器。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新序》汉·刘向《新序》智士:有才智的人。 器:人才。用人不以私害公。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务学不如务求师。 ——西汉学者 扬雄 汉朝名人名言时难得而易失也。 ——西汉文学家 贾谊仁者莫大于爱人。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人背信则名不达。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汉朝名言其德薄者其志轻。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攀龙鳞,附凤翼。 ——西汉学者 扬雄 《法言·渊骞》汉·扬雄《法言·渊骞》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明主治吏不治民。 ——汉王朝第7位天子 刘彻 汉朝名人名言廉者昌,贪者亡。 ——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汉书》宽而栗,严而温。 ——。 6.魏晋南北朝的诗句有哪些魏晋南北朝诗选〔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注】: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东汉末年,以黄巾军为代表的农民革命武装,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曹操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接着他又"挟天子以令诸侯",逐个地打败了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最后统一了北方,形成了与吴、蜀相峙的三国鼎立局面,并为日后的晋朝进一步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他又采取了一些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广行屯田的措施,对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曹操的一生大半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因而他的作品也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思想积极,风格慷慨悲壮。 他的诗今存二十余首,都是采用的乐府古题,明显地表现了对汉代乐府的继承关系。他的文章也一变东汉以来的典雅繁缛,而以"清峻通侻"著称,显示着他崇尚刑名,反对儒学传统的突出特点。 鲁迅曾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的著作今有辑本《曹操集》,诗歌注本以黄节的《魏武帝诗注》较为详备。 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蒿,同,枯也,人死则枯槁,故云。 《蒿里行》是汉乐府《相和歌。相和曲》中的一个曲调名,是当时人们送葬时所唱的挽歌。 这里是曹操按照旧题写作的新辞。作品叙述了袁绍等军阀讨伐董卓不成,转而互相攻战,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这表现了作者对割据势力的痛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也暗含着作者要削平战乱,建立一个统一国家的愿望。〔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注】:《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属《相和歌·平调曲》。 这里是曹操按旧题写作的新辞。从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一文看,此诗可能作于建安十三年征孙权的前夕。 原作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作品反映了曹操为实现他统一全国的政治理想而广泛招揽人才的急切心情。 第一节调子比较低沉,这是时代乱离和汉末以来社会上流行的颓废人生观在作者思想上引起的回波反响。从第二节起调子变化,作品出现新境界,新场面。 最后四句直抒胸臆,抑扬顿挫,慷慨激昂,是不可多得的四言警句。〔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第一首。《步出夏门行》是汉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瑟调曲》。 曹操曾用这个旧题写过新辞,全诗共四首,前面有"艳"(序歌)。正当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军阀混战的时候,活动在辽西一带的乌桓民族强盛起来。 他们攻汉州郡,掠虏汉民,成为北部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打垮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袁绍死,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中去了。 当时曹操的处境是,南有盘据荆襄一带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勾结的乌桓,形势是严重的。曹操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八月,出奇兵袭击乌桓,大破乌桓于柳城(今辽宁省兴城县西南)。 九月,胜利回师。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就作于回师的途中。 《观沧海》描写了碣石山下深秋的海景,通过写景,自然巧妙地抒发了作者对于当时的社会动乱,生计艰难,人心不定的种种忧虑,并暗含着他削平割据、稳定时局、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图。作品情景交融,境界场面极其壮阔。 〔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龟虽寿》是《步出夏门行》的第四首。 作品从哲学角度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他否定方士们关于神仙的种种妄谈,也否定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那种消极颓废和及时行乐,而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与豪迈气概。〔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 7.请教一下汉朝赞美有名的诗句说一下1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2秦嘉 秦嘉,字士会,陇西(治今甘肃临洮)人。东汉诗人。桓帝时,为郡吏,岁终为郡上计簿使赴洛阳,被任为黄门郎。后病死于津乡亭。秦嘉赴洛阳时,妻子徐淑因病还家,未能面别。秦嘉客死他乡后,徐淑兄逼她改嫁。她“毁形不嫁,哀恸伤生”(《史通·人物》),守寡终生。秦嘉、徐淑今存的诗文并收辑于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3班固(10)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4蔡邕(9)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5孔融(8 孔融(153~208年),东汉文学家,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父宙,太山都尉。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建安元年,征还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大中大夫。 6刘彻(8)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宗文帝刘恒的孙子、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独尊儒术,首创年号。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庙号世宗。 8.求 中国古代十大情诗的诗句十首古代最经典的情诗 一、《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 二、《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的这首小令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三、《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 四、《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海枯石烂的爱情,这就是了! 五、《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读之使人悲感无端。 六、《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 七、《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八、唐代歌谣《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何等的残缺美。 九、《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除了所念,再无其他,何等真挚的爱情! 十、《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思得憔悴,岁月催人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