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寻带“游”字的诗词带“游”字的古代诗词很多,多是游子思归之类的文章。 列举几首: 1、送人游岭南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曙 原文: 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 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 2、丰乐亭游春·其三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3、观游鱼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4、乐游原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5、思帝乡·春日游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原文: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2.带“月”字的唐诗有哪些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月明归。 ——岳飞《池州翠微亭》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子夜吴歌(三)秋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李白《军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潜《归田园居》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缪氏子《赋新月》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戴叔伦《兰溪棹歌》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司空曙《江村即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 建《十五夜望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月夜》 刘方平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张九龄)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 (李商隐)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苏轼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3.古诗里带"都"字的诗句1、雾深都忘归去(宋·吴潜·《念奴娇》) 2、都合冰消雾收(元·梁寅·《八声甘州 近里有妄男子,为妻所后,遂忿而》) 3、乱山都在雾中看(现代·马一浮·《自桂经黔入蜀道中述怀》) 4、都人雾集鸿仪盛(宋·夏竦·《奉和御制五岳观告成》) 5、氤氲紫雾蒙都邑(宋·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6、都门收宿雾(宋·欧阳修·《徽安门晓望》) 7、晓雾江山都江不见(宋·郑起·《鄂州南楼》) 8、云郛雾阙兮都邃宫(宋·张耒·《叙雨:》) 9、云窗雾牖仙者都(明·苏伯衡·《方壶云山烂熳图同胡士恭博士题》) 4.谁知道古诗中带有戴字的诗句有什么1.赠范晔 作者:【陆凯】 年代:【南北朝】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注释】: 古今吟咏岭梅诗词不下千章,最早的是陆凯《赠范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直隶南雄州志》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即取折梅逢驿使诗语。该驿曾经宋绍兴知州李岐重修。 清道光知州戴锡纶有《寄梅驿》诗云:“一枝春可当人情,投赠南州艳此清。妙是不登供帐例,香风千古被征行。” 陆凯是三国时人。《三国志.陆凯传》载:“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也。 丞相逊族子也。黄武初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 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珠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 又《三国志.孙权传》载:“赤乌四年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 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 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赠范哗》寥寥2 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愿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 范哗是谁?南北朝刘宋时有个编写《后汉书》的范哗,但他距三国近200年,肯定不是这个范晔,而是三国另一个范晔。有的人则认为范哗是刘宋时的范哗,而陆凯不是三国吴的陆凯,而是刘宋时的另一个陆凯。 熟是熟非,有待考证。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品赏析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 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江淹《别赋》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确乎是这样的。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 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 年仅25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三秦”,泛指长安附近。 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 “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 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 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县尉这样一个小官,长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个很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么得意。 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 这两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这两句表现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一种体贴关注的语气,从字里行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是很动人的。 五六句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说: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最后两句就此再推进一层说:“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离别而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别泪沾巾。 以上四句是从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脱化出来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离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又说:“忧思成疾 ,无乃儿女仁!”但王勃的诗更凝练、更鲜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 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我想,这正是它受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朴素无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正是它的好处。 从齐梁到初唐,。 5.带花 字的古诗(要整首的)1、唐代: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原文选段: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白话释义: 在遥远的故乡,曾听过子规鸟凄恻的鸣啼;如今在异乡宣城,又看到盛开的杜鹃花。 子规鸣叫悲啭,使人愁肠寸断。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 2、唐代:白居易《花非花》 原文选段: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话释义: 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美好的春梦能有多少时间呢?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无处寻觅。 3、唐代: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原文选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白话释义: 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4、唐代: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原文选段: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话释义: 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耳动人。 5、唐代: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原文选段: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话释义: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6.带挑字的古诗1、轻拢慢拈抹复挑-----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夫谁使挑之-----先秦 屈原 《天问》 3、孤灯挑尽未成眠-----唐 白居易 《长恨歌》 4、忆曾挑尽五更灯-----宋 晏几道 《玉楼春》 5、醉里挑灯看剑-----宋 辛弃疾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6、青缸挑欲尽-----宋 苏轼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7、废圃寒蔬挑翠羽-----宋 苏轼 《浣溪沙》 8、挑菜初闲-----宋 陆游 《水龙吟·摩诃池上追游路》 9、逼拐挑尖月一轮宋 无名氏 《鹧鸪天·虎掌葵花一锭银》 10、更铺渔网盖樱挑-----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11、夜久频挑灯-----唐崔国辅 《子夜冬歌》 12、挑灯泪斑斑-----唐李白 《闺情》 13、灯挑皓腕肌-----唐杜牧《为人题赠二首》 14、手中挑青丝-----唐杜甫 《横吹曲辞·前出塞九首》 15、行人挑短书-----唐万楚 《杂曲歌辞·茱萸女》 16、挑灯日月光-----唐韦渠牟 《杂歌谣辞·步虚词》 17、挑鬟出意长-----唐沈佺期 《李员外秦援宅观妓》 18、对客挑灯夸数钱-----唐岑参 《邯郸客舍歌》 19、灯缘起草挑-----唐岑参 《和刑部成员外秋夜寓直寄台省知己》 20、稚子觅衣挑仰穴-----唐顾况果 《露青竹杖歌》 7.带雨字的古诗40首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1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1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14、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武元衡《春兴》)15、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16、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王驾《雨晴》)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18、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李涉《牧童词》)19、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20、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崔道融《田上》)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2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2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2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27。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2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30。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雨霖铃 》31。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32。 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33。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韦应物《幽居》34。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姜夔《平甫见招不欲往》35。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白居易《上阳白发人36。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 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方岳《听雨》37。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38。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39。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两汉乐府《上邪》 40。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汉乐府《迢迢牵牛星》 41。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南北朝·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42。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南北朝·何逊【相送》 43。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唐·白居易《长恨歌》 44。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唐·白居易《浪淘沙》 45。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唐·白居易《南湖春早》 46。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7。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唐·白居易《杨柳枝》 48。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唐·白居易《夜雨》 49。 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水蓼冷花红簌簌,江蓠湿叶碧凄凄。 ——唐·白居易《竹枝》 50。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51。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52。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唐·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53。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54。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唐·崔颢《题潼关楼》 55。 岧峣太华俯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