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s百案

1.唐诗三百案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2.搞笑古诗改编300首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 李白乘舟不给钱, 船夫一脚踢下船。

桃花滩水深千尺, 不知李白死没死。 清 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孤家寡人欲断魂 借问美女何处有 牧童遥指三里屯(看,小杜的诗是入木三分吧。

看在今天清明的份上,就让他先发这吧) 春 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理工美女少 夜来睡不着 俺去网上找 (老孟也不甘示弱)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聊天室里寻美女 q q 泡泡 M S N 正是理工好风景 聊得投机想见人(嘿嘿,诗圣大人雄心勃勃啊) 中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北理小雨润如酥 美女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伤心事 网上M M原是猪。

(看来韩先生受的打击不小)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宿舍心喜欢 网友见面倏忽还 满脸哀伤啼不住 方才险到鬼门关 (诗仙好象碰到了一只肉食性的~~阿门) 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香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我和她 原想王子会公主 实是恐龙见青蛙 (哇,又是小杜,看来真是感触良多啊)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网一方 乘兴见之,脸胖且长 乘兴会之,腰如大水缸。

(哎,老祖先也没逃过这一劫。

) 卜算子 【宋】 李之仪 我住北理工 她住理工北 日日聊天约见面 共呼见到鬼。

(怎么词人也来凑热闹~~真是恐龙代代有啊) 尾篇 江南春 【唐】 杜牧 大千网络绿映红 聊天见面心渐空 见面四百八十次 多少恐龙在其中(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小杜已经不行了,后果很严重。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北理朝雨浥清晨 满腹失望伤透心 劝君莫再寻网友 明日出家奔少林(金玉良言啊~~)。

3.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

古诗《静夜思》作品信息 【名称】《静夜思》[1]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体裁】诗歌 作品原文 【明代版本】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宋代版本】 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3] 注释译文 【注释】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床:有五种说法。⑴指井台。

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静夜思>诗意图》。

⑵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

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

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⑶“床”即“窗”的通假字。⑷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

之说,讲得即是卧具。⑸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 一种坐具)。

[4] (3)疑:怀疑,以为。 (4)举头:抬头。

【译文】 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韵译】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那床前明月,低头不禁又思乡联翩。

[5] 版本说明 明代版本: 这一版本是我国广为流传的版本。该版本虽然可能不完全是李白的原作,有个别字词后世或有所修改,但是在我国流传广泛,并被收录于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宋代版本: 这个一版本与人们常说的“床前明月光”明显不一致,其实并非是错误,而是流传版本不同。一般认为,这一版本比明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但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更早的版本。

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棅《唐诗品汇》,也是如此。

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近,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在清朝玄烨皇帝亲自钦定的权威刊本《全唐诗》中,也并没有受到前面同时代不同刊本的影响而对此诗作任何修改。 在此之前《静夜思》已传入日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宋刊本《李太白文集》12册),因日本人对唐诗崇尚,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并未对其作出任何修改。

但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到了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举头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却是“举头望山月”。

直到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是这也不是清朝流行的唯一版本,就在《唐诗三百首》问世前58年的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就是与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完全相同的“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6] 这一表述是明朝以后为普及诗词而改写的。

经过“改动”了的《静夜思》比“原版”要更加朗朗上口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床前明月光”版比“床前看月光”版在中国民间更受欢迎的原因。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教授薛天纬先生在《漫说<静夜思>》(《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一文中专门对两个版本的差异发表了如下看法:仔细体味,第一句如作“床前看月光”,中间嵌进一个动词,语气稍显滞重;再说,“月光”是无形的东西,不好特意去“看”,如果特意“看”,也就不会错当成“霜”了。

而说“明月光”,则似不经意间月光映入眼帘,下句逗出“疑”字,便觉得很自然;何况,“明”字还增加了月夜的亮色。第三句,“望明月”较之“望山月”不但摆脱了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且,“山月”的说法不免带点文人气——文人诗中,往往将月亮区分为“山月”“海月”等,“明月”则全然是老百姓眼中的月亮了。

所谓“篡改说”、“山寨说”实在是言过其实。有学者认为,“《静夜思》四句诗,至少有50种不同版本,并且你很难知道哪一种抄本更接近‘原本’。

我们现在熟知的。

4.唐诗三百首中每首诗的名句

不一定每首诗都是名诗,不一定每首诗中都有名句。

1、五言古诗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佳人》: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杜甫《梦李白二首》: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王维《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元结《贼退示官吏》: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2、五言乐府 李白《关山月》: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李白《子夜吴歌》: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孟郊《游子呤》: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3、七言古诗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李颀《送陈章甫》: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寄韩谏仪注》: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杜甫《古柏行》: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李商隐《韩碑》: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4、七言乐府 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杜甫《兵车行》: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五言律诗 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别房太尉墓》: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王维《山居秋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刘慎《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卢纶《送李端》: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李商隐《落花》: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李商隐《北青萝》: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温庭筠《送人东归》: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6、七言律诗 崔颢《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韩翃 《同题仙游观》: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元稹《遣悲怀三首》: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二首》: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

5.唐诗三百首中除了绝句有哪些

《唐诗三百首》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的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还有很少见的六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6.写出春、夏、秋、冬的唐诗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7.《唐诗里的中国》里出现的诗句

《唐诗里的中国》里出现的诗句

苏轼的(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

辛弃疾(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

李清照(绿肥红瘦。)(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李白(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

白居易(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

苏轼(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

《唐诗里的中国》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小小的唐朝。所以在今天,唐装才重回我们的衣柜,中国结又重系我们的裙衫,唐时的歌曲包上了摇滚的外壳,又一遍遍回响在我们耳畔……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种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我爱唐诗,更爱中国。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你看那牧童的手指,始终不渝地遥指着一个永恒的诗歌盛世。唐朝是歌舞升平的唐朝,是霓裳羽衣的唐朝。唐朝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唐朝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无论是沙场壮士征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思妇春花秋月的感慨,唐诗之美,或痛彻心扉,或曾经沧海,或振奋人心,或凄凉沧桑,都是绝伦美奂,久而弥笃。

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寒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死生无畏,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去来……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多么豪迈的唐诗呵!读一首唐诗,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唐诗呵!浅斟低吟,拭泪掩卷。

寒山寺的钟声余音袅袅,舒展双翼穿越时空,飞越红尘,似雁鸣如笛音,声声荡气回肠。世事更迭,岁月无常,更换了多少个朝代的天子!唐宗宋祖,折戟沉沙,三千粉黛,空余叹嗟。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消弥。惟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依然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唐朝的江枫渔火,就这样永久地徘徊在隔世的诗句里,敲打世人浅愁的无眠。

唐朝的月明。不知谁在春江花月夜里,第一个望见了月亮,从此月的千里婵娟,夜夜照亮无寐人的寂寥。月是游子的故乡,床前的明月光永远是思乡的霜露,月是思妇的牵挂,在捣衣声声中,夜夜减清辉。月是孤独人的酒友,徘徊着与举杯者对影成三人。

唐朝的酒烈。引得诗人纷纷举杯销愁,千金换酒,但求一醉。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人之一生,能向花间醉几回?临风把酒酹江,醉里挑灯看剑。醉卧中人间荣辱皆忘,世态炎凉尽空。今朝的酒正浓,且来烈酒一壶,放浪我豪情万丈。

唐朝的离别苦。灞桥的水涓涓地流,流不断历历柳的影子。木兰轻舟,已理棹催发,离愁做成昨夜的一场秋雨,添得江水流不尽。折尽柳条留不住的,是伊人的脚步,挽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岁月的裙袂。一曲离歌,两行泪水,君向潇湘我向秦。都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何地再逢君呵?

唐朝的诗人清高。一壶酒,一把剑,一轮残月。一路狂舞,一路豪饮。舞出一颗盛唐的剑胆,饮出一位诗坛的谪仙。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不是粉饰,不为虚名。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沧海一声笑,散发弄扁舟,踏遍故国河山,一生哪肯摧眉折腰!

唐朝的红颇多薄命。在刀刃上广舒长袖轻歌曼舞,云鬓花颜,泪光潋滟。都羡一骑红尘妃子笑,谁怜马嵬坡下一抹黄土掩风流。情不可依,色不可恃。一世百媚千娇,不知谁舍谁收。长生殿里,悠悠生死别,此恨绵绵。

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三百篇诗句在千年的落花风里尘埃落定。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唐诗三百首》,听一听巴山夜雨的倾诉,子夜琵琶的宫商角羽,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间忘了今夕何夕。

唐装在身,唐诗在手,祖国在心中。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