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孔庙的诗句

一、描写孔庙的句子

孔庙,即孔子庙,又称作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中国各地都有,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分布着2000多座孔庙,中国国内1600多座,而目前国内保存较好的孔庙只有300余座,列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座。

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文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孔庙便被古代帝王所器重。

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与曲阜孔庙相关的名句

1、德侔天地 道贯古今

——曲阜:孔庙

2、圣何可及也 文不在兹乎

——曲阜:孔庙

3、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坛礼乐冠华夷

——曲阜:孔庙杏坛

4、文教风行绎自振 英才林立礼为罗

—— 江阴:张衮题孔庙明伦堂

5、至圣无域泽天下 威德有范垂人间

——日本长崎孔庙中国名画家李苦禅亲笔题联

6、莲潭水明直同泗水 半屏山秀俨如尼山

——台湾:高雄孔庙

7、德参天地道贯古今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曲阜:孔庙奎文阁

8、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 河南郑州孔庙联

9、绍绪仰斯文识大识小 趋庭传玉教学礼学诗

——曲阜:乾隆题孔庙诗礼堂

10、游三孔孔府孔林孔庙 仰至圣圣人圣迹圣观

——曲阜:孔庙

11、成春秋一书褒贬严斧钺 留洙泗片席俎豆以馨香

——曲阜:孔庙

12、拔地擎天傲卧岱宗一览众山小 雕梁画栋雄居孔庙万传群第贤

——曲阜:孔庙

13、参两大以成能时行物生无私化育 综六经而垂教礼门义路不过范围

——台南市:孔庙

三、描写三孔的诗句

《题临江郭君季韩文卷》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二刘【三孔】萧条久,直至君家擅俊声。

挥麈旧曾参宿老,吹篪蚤合和诸兄。

怪来度度观诗好,闻说人人有集行。

欲荐子虚无气力,津亭折柳若为情。

《清江劝驾送举人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炎

黄堂暂虚位,劝驾属守丞。

金石方遏密,不敢歌鹿鸣。

吉蠲置觞豆,少洽宾主情。

西风吹桂枝,马首将东行。

春官奏高第,天子开延英。

亲策降清问,健论摅丹诚。

解褐跻朊仕,何止为身荣。

二刘与【三孔】,至今流芳馨。

《遗直堂》

年代: 宋 作者: 曾几

【三孔】吾渭阳,犹及见仲叔。

堂堂舍人公,再拜但乔木。

四、与曲阜孔庙相关的名句

1、德侔天地 道贯古今 ——曲阜:孔庙2、圣何可及也 文不在兹乎 ——曲阜:孔庙3、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坛礼乐冠华夷 ——曲阜:孔庙杏坛 4、文教风行绎自振 英才林立礼为罗 —— 江阴:张衮题孔庙明伦堂 5、至圣无域泽天下 威德有范垂人间 ——日本长崎孔庙中国名画家李苦禅亲笔题联6、莲潭水明直同泗水 半屏山秀俨如尼山 ——台湾:高雄孔庙7、德参天地道贯古今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曲阜:孔庙奎文阁8、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 河南郑州孔庙联 9、绍绪仰斯文识大识小 趋庭传玉教学礼学诗 ——曲阜:乾隆题孔庙诗礼堂10、游三孔孔府孔林孔庙 仰至圣圣人圣迹圣观 ——曲阜:孔庙11、成春秋一书褒贬严斧钺 留洙泗片席俎豆以馨香 ——曲阜:孔庙12、拔地擎天傲卧岱宗一览众山小 雕梁画栋雄居孔庙万传群第贤 ——曲阜:孔庙13、参两大以成能时行物生无私化育 综六经而垂教礼门义路不过范围 ——台南市:孔庙。

五、孔庙石碑上的诗句有哪些

(第一首)

万仞高高见宫墙,美而曰富墙里藏;

千年犹是子贡语,但访其门问登堂。

——万仞宫墙

(第二首)

和元气孔家祠,香火千秋未少辞。

龙柱宣威偕宇寿,杏坛遗训比天齐。

棂星转世传仙语,石坊临风志圣时。

暗抚神龟清泣下,两千年后拜先师。

——孔庙

(第三首)

夫子宫墙第一门,五云环绕华夏魂;

圣之时者时与进,大美长新地球村。

——圣时门

(第四首)

千古文明集大成,悠悠玉振伴金声;

人来门下堂未远,大道曰行复曰行。

——大成门

(第五首)

周公封鲁孔家兴,少昊坟头谁祭牲?

显赫堪羞皇室裔,富豪不让紫禁城。

诸孙争誉生前乐,孔子安贫身后名。

已届仲秋迎圣诞,寻常巷陌也悬灯。

——孔府

(第六首)

门曰弘道载铎铃,隐隐当由侧耳听;

谁个得识夫子意,已收至宝在囊中。

——弘道门

(第七首)

神道徐行仰圣怀,角端翁仲古亭台。

洙泉横贯三千亩,枫柞悄荫十万碑。

高冢经年能励后,儒风无日不驯才。

几人凭吊先师意,尽是游山玩水来。

——孔林

(第八首)

谁在此门呼大哉?此门正为大人开;

文明道上千般美,妙境不离和与谐。

——大中门

(第九首)

同文门下情自亲,道是知言可知心;

最喜先师出门去,教他欧美读雅音。

——同文门

供参考。

六、描写夫子庙的古诗

位于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

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孔庙是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

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在学宫的前面建孔庙,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南宋建炎年间遭兵火焚毁;绍兴九年(1139年)又重建,称建康府学。元朝改为集庆路学。

明初为国子学,将上元、江宁两县学并入,其后再毁再建。清初府学迁原国子监,便将夫子庙原府学故地改为上元、江宁两县的县学。

咸丰年间再次毁于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夫子庙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

前面以秦淮河为泮池,南岸有全国最长的照壁。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现经过修葺,已重现当年风采。

泮池边的石栏为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建,现也修饰完整。东有奎光阁,西有聚星亭,象征文风昌盛;庙前广场东西两侧立石柱,上书“文武大臣至此下马”,以示对“至圣文宣王”的崇敬之意。

庙门前有“天下文枢”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后面为“棂星门”,系丈余高石牌坊,六柱三门,中门刻有“棂星门”三字篆文。三门之间嵌有牡丹砖刻浮雕,柱头皆有云雕,形即华表。

这是帝王出巡朝圣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员百姓所能出入的。平日用木栅栏封闭。

入棂星门,东西两侧各有持敬门,中间为大成门,又称戟门。在封建时代,每逢朔、望(农历初一、十五)朝圣和春秋祭典,府县官员、教谕、训导学教官由大成门进,士子走持敬门,不得逾矩。

下阶为丹墀,东西并立三碑,东为元至顺二年(1331年)封至圣夫人碑,西为四亚圣碑,再西为清康熙修学宫碑记。丹墀左右为两庑,外有走廊通正殿。

两庑供奉孔门的七十二贤人牌位。正中是为“大成殿”,外有露台,是春秋祭奠时舞乐之地,三面环以石栏,四角设有紫铜燎炉,燃桐油火炬,祭祀多在午夜子时,光如白昼。

殿内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亚圣——颜回、岑参、孟轲、孔汲。殿的东边有小门通学宫。

孔庙院墙与学宫之间,东西北三面有宽畅的通道,曾种植几百棵柏树,古木参天,郁郁苍苍。那时,在庙外的文德桥上凭栏眺望,大成殿的黄色琉璃瓦屋顶在绿荫丛中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壮观。

殿后为“明德堂”,相传匾额为南宋文天祥楷书,后由曾国藩改为篆书。堂后为“尊经阁”,阁原为教谕讲课讲堂,楼上藏有大量儒教典籍的刻板和诸多圣贤画像。

清嘉庆年间又遭战火破坏。清同治八年(1869年)曾国藩、李鸿章二人相继重修扩建,恢复旧貌。

然而,孔庙的主要建筑均于1937年毁于日本侵略军的炮火。解放后,原学宫部分作为秦淮区人民游乐场,“名宦乡贤祠”则改为夫子庙小学;大成殿遗址辟为夫子庙广场。

“**”中,剩余建筑又遭破坏。1983年,政府拨款重建夫子庙古建筑群,主体建筑大致恢复旧貌。

现在的夫子庙,已成为富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十里秦淮风光带上的一个重要景点。它以I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轴线,左右建筑对称,占地约26 300平方米。

现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夫子庙即是孔庙,夫子庙是孔庙的俗称,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

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以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

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 由于时代要求,孔庙现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

1985年修复夫子庙古建筑群,周围茶肆、酒楼、店铺等建筑也都改建成明清风格,夫子庙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荟萃而成,是秦淮风光的精华。临河的贡院街一带则为古色古香的旅游文化商业街。

同时按历史上形成的庙会的格局, 复建了东市场、西市场。 这里供应的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不下200种.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这里举行夫子庙灯会,热闹非常.夫子庙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远溯到六朝时期,明清两朝尤盛,各派菜系和小吃争奇壮举胜,风味独具。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散落民间的风味小吃发掘整理,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以“秦淮八绝”为代表的秦淮风味小吃。小吃供应干稀搭配,荤素相间,穿插民俗表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使餐饮过程同时成普文化欣赏的过程,体现了饮食和文化的精美结合,对中外游客产生着久远的吸引力。

目前风味小吃已达200多个品种,经济效益显著,成为夫子庙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和这一地区的特色文化。近年来,相继引进了肯德基、麦当劳等西洋快餐,保留了一些夜市大排档,形成了中西餐合璧、高中低档共存的餐饮新格局。

今日夫子庙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食中心”。夫子庙美食街建成于1997年,总投资1.5亿元,位于夫子庙南端,东起平江府路,西止来燕路。

建筑造型各异,高低错落有致,青砖小瓦,粉墙坡屋,古朴典雅,与夫子庙古建筑群融为一体。内部设施一流,颇具现代气息。

仿古花岗岩路面两侧镶嵌着彩色广场砖,。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