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楼何奇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 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窦垿撰 岳阳市岳阳楼联 【注释】(1)杜少陵五言绝唱:杜少陵即杜甫。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 杜甫曾在此居住,自号“少陵野老”。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的《登岳阳楼》五言律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范希文两字关情:范希文即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江苏吴县人。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中《岳阳楼记》最为著名,尤以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为世人所传诵。 两字关情即指其中的“忧”“乐”两字。(3)滕子京百废俱兴:滕子京即滕宗谅,字子京。 北宋河南人,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历任殿中丞、知州、天章阁待制,因故被贬到岳阳,次年他主持重修岳阳楼。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吕纯阳三过必醉:吕纯阳即吕洞宾,名岩。唐代进士。 传说他后来入终南山修道成仙,为“八仙”之一。自号纯阳子。 据《岳阳风土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楼。 楼上有他留的字。 他的《绝句》诗云:“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5)诗耶,儒耶,吏耶,仙耶:诗人吗?儒家吗?官吏吗?神仙吗?(6)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这是改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佳句,该诗中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佳句。 (7)南极潇湘:这里当指南边直到潇水和湘水。 (8)扬子江北通巫峡:扬子江即长江。巫峡为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省巴东县西,与四川巫山县接界。 (9)巴陵山西来爽气:指巴陵山在岳阳西方。巴陵,岳阳古为巴陵郡。 古代传说夏后羿曾斩巴蛇于洞庭湖,积骨成丘陵而得名。 爽气即指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 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10)岳州城东道崖疆:岳州,隋代置岳州。 治所在巴陵(今岳阳市),元改为路,明改为府,南朝宋置巴陵郡。岳州城即今之岳阳市。 东道岩疆指东西接连高山。岩疆,指山岩之边界。 亦有解作“崖州边疆”者,言“崖州指今广东南部一带”,意恐联想过远。(11)潴者:潴一作渚,水停聚之地。 唐代韩愈《岳阳楼别窦可直》诗有“潴为七百里,吞纳各殊状”句。(12)峙者:直立、耸立着的。 (13)镇者:一方的主山称镇,描绘山势雄镇一方的样子。 (14)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改用陶渊明《饮酒》诗中佳句。 《饮酒》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5)窦游:字坫,一字子州,号兰泉。 云南罗平淑基村人,清道光间官于湖南。 该联一说窦垿撰,何绍基书;一说何绍基撰。 据雁寒《岳阳楼长联及作者窦垿》一文,该联作者当可肯定是窦垿。(16)岳阳楼:是江南三大著名楼阁之一。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它原为三国东吴鲁肃练水军的阅兵台。 唐开元四年(716),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此建楼。 宋庆历五年(1045),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次年,重修岳阳楼,主楼两侧还建有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 请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一文,盛传海内,岳阳楼因此声誉倍增。 【鉴赏】这副对联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用问答手法指点江山,写出了洞庭湖的山川形势、地理环境;其显著特点之二是:用典多,作者借助名人典故、名人诗文名句、传说逸事,描情绘景,抚今迫昔,抒发作者的情怀淋漓尽致,内涵十分丰富;其显著特点之三是:排比法的运用颇富表现力,上下联用了两组排比句,从各个角度有层次地反映岳阳楼的传说佳话和四周形势景象,揭示了岳阳楼著名和雄伟奇特的原由。 上联一开始就赞叹岳阳楼的奇伟,接着便历数典型史迹予以论述:首先点出的是杜甫的五言绝唱——为世人称道的《登岳阳楼》诗,让人们从中去领略洞庭湖的浩瀚宏阔;其次点出使岳阳楼声誉倍添的范仲淹的佳辞妙句;再次提及岳阳楼的修建及范仲淹文中对滕子京政绩的评价;最后以吕洞宾的神话和陈子昂的诗句作结,从而把岳阳楼的奇伟美妙提到最高度。 因为在岳阳,流传着许多关于吕洞宾的神话传说及诗句。 其中有一首诗云:“朝游北越暮苍悟,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作者把诗、儒、吏、仙几个方面的史迹、典故,巧妙地溶入自己的联作之中,把岳阳楼的奇伟写到了绝处。然而作者到此笔锋顿转,移用陈子昂的佳诗妙句,借以发出不见前代贤才而悲伤感慨之情,寄寓着自己深沉的思想情感。 下联继续写岳阳楼之奇之美,不过不是借诗文典故,而主要是依据方位实写。登楼远眺,南可望潇湘,北可及巫峡,西可至巴陵山,东可穷山岩的边界。 那宏阔的湖。 2.故乡难言 朱鸿 的练习和答案故乡难言 朱 鸿 长安朱鸿,是在少陵原上长大的。 历经沧桑,我才知道任何人,不管他降生豪门还是寒舍,都有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绝对美好的日子只在人之初。 尽管短暂,不过它会沉淀于脑,构成原型,并为人活着提供支持。属于我的纯粹快乐的时光,当然是少陵原赐予的,它是我的神话,我的梦。 似乎一切都是透明的,窗花,门神,祭月,过年,鸡鸣于晨,鸟栖于昏,蝴蝶悬枝,蚯蚓行泥,或房檐垂冰,或锅洞伸火,甚至发臭的狗屎和温热的牛粪。 伊甸园的生活注定都很短暂!有一天,我开始厌恶少陵原,觉得它小,脏,落后,甚至幽暗。 于是快乐的时光就结束了。我离开少陵原,变成了西安人,然而也变成了异乡者。 然而知识的谱系,迅速见证的不是少陵原鄙陋,而是我的浅薄。实际上过去的众多雅士都曾经登临我的故乡,并颂而叹之。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是李白之诗。“自断此生休问天,社曲幸有桑麻田”是杜甫之诗,杜甫自谓少陵野老,是我故乡人。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是白居易之诗。少陵原固然只是小小的一方水土,不过它隆起大块,涌向虚空,天高气净,光强风烈,素得适时云雨之润,从而贤才济济。 这里是宰相朱博故里和皇帝刘询养地,这里出过义士苏武,出过将军杜预和史万岁,而所谓洛阳才子韦庄则家在少陵原。这里也是中国最著名的高僧玄奘之葬地,因为少陵原南畔可以俯察樊川,眺望终南,有极好的风水。 这里还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巨域,秦之杜县,便是因为设于周之杜伯封土而得名。凡是种种,为我建立了关于少陵原的文化地理概念和历史地理概念。 都市是荣华的,不过我只是羁旅之人,客人,是移民,异乡者。唐诗三百首,近乎一百首渗进了乡愁。 西安距少陵原不足三十里,回乡很容易,不过在我苦闷时,乡愁仍涌流笔端,渲染纸背。每一次回乡,我都感到安慰。 每一次回乡,我都觉得踏实。少陵原的深厚和奥博,朴素和宁静,总是消除我的紧张和焦虑。 十九岁离开少陵原之后,我就一直浅睡,稍有声音即醒,十分烦恼,然而我回乡便能沉睡。有一年我在香港,房阔床软,温度适宜,毫无噪音,可我却怎么也睡不着。 数羊不行,数树仍不行,遂想少陵原,于是几十个村子就漫漫浮现出来,并流泻于枕,膨胀于室,甚至弥漫整个香港。从东到西,司马村,小兆村,康王井,蕉村……我的灵魂像展开了翅膀,然而不用飞翔到县城韦曲,我就安眠了。 那一夜,我睡得实实在在。 故乡之于游子从来是慷慨的,它不拒绝一个人给它增光,它也不嫌弃一个人落泊潦倒,它更能收留那种在外受挫的人。 我三十岁之前,曾经有两次在外受到重压,心疼,心在哭泣,觉得都市势利不宜我居,然而隐身无地,遂快快入住少陵原之家。在这里,我包扎了伤口,并恢复了元气和尊严。 二十世纪刚刚交接中国那年,一条宽阔的水泥公路便从都市窜到了少陵原。这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欲望在窥视斯地,并将聚集斯地,直至吞噬它。 然而我非无情之物。少陵原不属于我,不过我生于斯,长于斯,这里是我的父母之邦,这里有我祖先的坟茔。 也许可以开发,问题是,现在的少陵原,它的风貌,它的景色,它的气势,它的品质,是自然亿万年所造化,是我的祖先亿万年所创作,从而才筹成了地理的少陵原,文化地理的少陵原和历史地理的少陵原。它不但是实用的,使祖先世世代代赖以生活,而且是荚的,遂容易估量出它的价值是多少。 可以开发,不过开发者,千万要注意,覆盖了少陵原的种种新的建制,它的价值不能低于其固有的价值,它也不能是丑的。我是在少陵原上长大的,如果在我这一辈丧失少陵原,那么我这一辈就对它负有道义责任,起码我这一辈应该上报祖先,下达子刊,以使其明白在我之年所发生的变故。 少陵原不属于我,然而多年之后,少陵原改换了模样,少陵原可能只剩下了它的名号,而我则白发苍苍,变成一个倔老头。我想,倔老头将不会找到蕉村了,及其他小时候到西安去要经过的西兆余村,皇子坡,韦曲。 也算了,然而要是我发现有劣质工程,有污染企业,有致祸部门,我将用拐杖敲击他们的门牌和匾额,并将在正义的法庭起诉,追究他们,强烈要求他们还我少陵原!问题是,有些事物一旦失去就永远失去,他们怎么还我少陵原! 长安朱鸿,是在少陵原上长大的。 16.尽管故乡难言,但在作者心中形象鲜明。 作者心中的少陵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乡? 请根据文中的内容准确概括出它的特点。(4分) 答: 17.作者说,少陵原是他人之初绝对美好的日子,“尽管短暂,不过它全沉淀于脑,构成原 型,并为人活着提供支持”“它是我的神话,我的梦想”。 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请就五、六两段的内容简要列举。(6分) 答: 18.末二段写了作者面对少陵原被开发的想法和对出现的问题可能采取的行动,这样写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19.本文首尾文字完全相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深厚而奥博,朴素而宁静,慷慨而宽容。(答对4点给2分,答对5点给3分,答对6点给4分。) 17.①成为异乡者,每有乡愁,回到故乡便得到安慰、踏实,便能沉睡。 ②在香港不能人睡,想着少。 3.应须韦杜家家到,只有今朝一日闲暂出城门蹋青草,远于林下见春山。应须韦杜家家到,只有今朝一日闲。——韩愈《出城》 [译文] 临时决定出城去踏青,在树下就能看到远远的春天的山峦。本来应该把韦杜二家的景致都游览一遍,可惜我只有一天的空闲时光。 [解释]韦杜家家到: 长安南郊是长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最丰富的地方。长安城以南五六十里,是林壑幽美、气势雄伟的南山,唐人习惯称其为终南山。这一带高下起伏,水草丰美,皆兼有水岸、山坡的便利,是天然的园林池馆建筑地。长安王公贵宦在此修建的园林池馆,多至四五十处。长安士人的赏春游玩活动,多在南郊进行,足见南郊是士人心目中的休闲胜地。这一带有杜陵和少陵,少陵原得名于此。少陵原一带是长安杜姓家族聚居之地,称为“杜曲”。“曲”是乡、曲的意思。杜曲之西为“韦曲”,是长安韦姓家族聚居之地。韦、杜二姓,自汉以后渐次兴盛,贵胃名宦辈出,成为关内巨姓。韦、杜家族的居处地,成为士人游览的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