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古诗词的作文

1.写一篇关于古诗的作文

参考首古诗就写个很简单的。你可以参考带翻译的。很简单写的。

给你推荐个这个网站随便找个写。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的。但他又是一个暴君,实行专制主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受到后人谴责。许浑这首诗抒写了他行经秦始皇墓时的感想。

秦始皇墓位于陕西临潼县东约五公里的下河村附近,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它建成于公元前二一○年,坟丘为土筑,经二千年的风雨剥蚀,现存高四十三米,周长二千米。陵墓落成之初,坟上“树草木以象山”。在山光水色的映照下,在空旷的平地上托起的这座山一样的巨大坟茔,这就正如首句形容的那样,给人以“龙盘虎踞”之感。诗人在墓前驻足,目光从墓基转向墓顶,见到的是层层绿树,直上云天。眼前的高坟,不正好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煊赫的声势吗?“势入浮云亦是崩”,覆亡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恰恰形成极富于讽刺性的鲜明对照。诗人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熔铸在这简短的七个字里。一个“崩”字,声如裂帛,宣告了秦皇已死,秦朝已亡,似乎言尽意绝,下文难以为继了。然而诗人忽一转笔:“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诗作旋即别开生面,令人称绝。这两句与前两句似断而实连,诗意从“崩”字悄悄引出,不着痕迹地进一步写出了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的彻底崩塌。同样是青山秋草,路人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汉文帝谦和、仁爱与俭朴,同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与奢靡正好是强烈的对比。对于仁君和暴君,人们自会作出自己的评判。末句一个“唯”字,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后两句表面看来似乎把笔墨荡开,从秦始皇写到了汉文帝,从诗人自己写到了“路人”,实际上却有形愈松而意愈紧的效果,在轻浅疏淡的笔墨中显示出了厚重的力量。

可以把这个写出来的。

2.【古今文人关于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

四时为柄 闻鸡起舞 年年大发 东风解冻万象皆春 跃马争春 岁岁有余 春日载阳春盈四海 百业兴旺 春和景丽 梅开五福花漫九州 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 竹报三多春风得意 诗书门第 一家瑞气 江山不老科气致祥 礼义人家 万里春光 祖国长春年逢大有 莺歌燕舞 一帆风顺 庆云兆日日过小康 虎跃龙腾 四季平安 芳草迎春龙飞凤舞 一派正气 一堂春色 一元复始月满春盈 两袖清风 七巧良缘 百福骈臻三更猪去 三星拱户 三通国瑞 山青水秀五夜春来 四柱擎天 两制邦兴 地利人和八方秀色 五星高照 六畜兴旺 三阳开泰一室清辉 四海欢腾 二气雍和 两岸连心万事如意 新春伊始五谷丰登 福寿即来。

3.关于古诗的作文

古诗词,想说爱你不容易

乘一叶孤舟,重游历史长河。最摄我心魂的,依旧是那……

抬头,便会想到“一行白鹭上青天”;俯首,便会想到“疑是地上霜”;观河,便会想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叶凋,便会想到“我言秋日胜春朝”。

古诗词,我喜欢。吟一首《江南好》,优美的意境令人流连,我喜欢。唱一首《龟虽寿》,“老当益壮”随机浮现在眼前,我喜欢。哼一段《无题》,无私奉献,蜡烛春蚕,我喜欢。

在我看来,白话文太过单调,文言文太过枯燥。唯有古诗词,我打心眼儿里喜欢。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时,想想杜甫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满腔的热血,那豪情壮志,我欣赏,我敬佩,我说要向杜甫学习,我要吃透这句诗,我要奋发,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挥洒过后,一览成功的喜悦!

从诗词中,我看到了美,无与伦比的美,独一无二的美。

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我看到了。

夜深人静之时,我细赏古诗词,皎洁的月光洒下凄美的种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写出“散荃染别离,落苕抑割舍”的原创。哦,可爱的古诗词,领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黄昏之迹,花败叶凋之痕,皆被古诗词揽入心中。阅读后,便刻入了我的灵魂。轻吟“我是断了线的纸鸢,无人懂就任其消散。化为一缕炊烟,岁月将其搁浅,又拂诗篇,可别越走越远。有了??O般的这些字眼,我不再是断弦。风又澜起,我的心扉不散。”

从古诗词中,我学会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风平浪静。既然这样,那我就学会承受,携手我最爱的古诗词,与所谓的命运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叶孤帆,风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沦,是古诗词教会我要坚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立誓要惊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澜!

未来的航程,不会一帆风顺。我有古诗词,我会稳坐我的小船,为梦而扬帆。“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小草尚此坚强,我自然不该怯步。我们大家,都该如此。古诗词,对你,言无尽、情更是无尽!

4.有关诗歌的作文

这是我很早前的一篇作文

老师评价不错 试试看吧··

古诗中的灵秀妙笔

在我们的字典中,有这样的一个词——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想没有语言可以真正的解释他,但是,我们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精练,优美,活灵活现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一番。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我说书中的世界很精彩,书中什么都有。“山水”!什么!这样简单的问题你也敢问!你就瞧好了吧!陶渊明的“中无杂树,落英缤纷”,让你进入一个桃花的世界。郦道元的“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让你领略到三峡的险与壮。“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让你感到无限的凄凉之景。

“有没有活一点的”“有啊”古人的文字不就可以把东西写的栩栩如生吗?你想,著名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把一片黄沙漫漫,毫无生机之景写得雄壮了,写得美丽了,写得活灵活现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不仅画龙点睛似的把江南的特点描写地淋漓尽致,更借这个明月表达,自己的无限乡思。你说,我该不该佩服古人的文笔呢?不过,就连静物都变得这么活泼,那么有生命的呢?那就不用多说了。杨万里的“小菏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小菏与蜻蜓给人一种清新,灵秀的感受。更有梅饶臣的“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景色,让我门领略到一股灵气逼人的样子。

古诗中的灵秀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那妙笔呢?有个词叫妙笔生花,但我说我们的古诗是妙笔生树,妙笔生所有美好的东西了。像上文谈的“绿”字呀!还有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一片严冬之景借用精彩的文笔比拟成了春天充满生气的蔟蔟梨花。“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用夸张的手法,把自己的乡思之情完全倾入了。

古诗中的灵秀让人心旷神怡,古诗中的妙笔让人赞叹不已。现在,你在心里应该知道“诗情画意”是什么意思了吧!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语文的世界,陶醉在这些诗情画意之中吧!

5.关于诗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诗让我读到了苏东坡的粗犷豪迈;“多情自古伤别离,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这首诗让我读到了柳永的多情怅惘;“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诗让我读到了李易安的慵惓情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首诗又让我读到了杜牧兴趣盎然、优雅恬淡的心境。

古人有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怎样的环境里,造就的是怎样的一个人。对于诗词歌赋,从儿时起就觉得这里面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每读完然后自我评析,便因氤氲其中而感到由衷的陶醉,似乎是神魂颠倒,伴随着“为伊消得人憔悴”,觉得“衣带渐宽终不悔”。

然而,读诗,读词,不仅是享受灵魂的洗礼,更是对人格的历炼。

在诗词中,我读到了易安的黄花。

易安的黄花,是外美如花,内秀如竹。生得聪颖,灵逸却因生不逢时而收敛了光芒。易安自小聪明绝顶,虽然年龄小,但胆识丝毫不逊色于其他人。只可惜命运是残酷的,易安虽找了一位志同道合的伴侣,然而没有白头携老,丈夫不幸中年病故。独守空房的易安,发出了怎样的唏嘘!然而,在第二位丈夫道貌岸然的行为下,易安再一次陷入不幸。面对丈夫贪婪、懦弱,虚伪而又毫无风骨,她又发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痛斥!但是,一把黄花撒在瘦骨嶙峋的庭院,“应是绿肥红瘦”。

在诗词中,我读到了太白的花间。

怎样的壮志凌云?怎样的才华横溢?怎样的灵思?只是面对无能的君主,他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抱负兑为现实。于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代替了豪气,“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抒了胸臆。做个随心所欲的侠士不好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啊,这又是怎样的洒脱!

在读诗中寻觅,在赏词中畅游。如果梦想可以成真,我愿在诗词的指引下幻化顾蝶,不惜一切代价。如蝶般,飘然莅临于吾心,翩翩却不失秀姿;如诗般,生逸灵动却唯美绝妙。

我读诗读词,更爱读诗人如竹的风格!

6.关于诗歌的作文

永远的谭嗣同

(一百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永在时间里轮回,吾国吾民永远铭记。)

春风无色黯河山,东航不敢望马关

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鸟

国破方知人种贱,马关条约不忍看

连年战乱烽火寒,三军挥泪洒台湾

青山幽径横尸骨,驿路桥边闻鬼哭。

百年风雨血倒流,青山白骨无人收

金銮殿内郁苍苍,君臣相顾泪沾裳

何处犹唱后庭曲,一曲悲歌诉兴亡

亡国条约亡国恨,何堪此时亡国声

回首故国与山川,满目苍夷有谁怜?

南海举子万言书,石破天惊动地文

陈述维新与变法,雪雨纷纷绕宫门

巨风吹浪紫焰开,雷霆波涌向天拍

皇都少年与袖斗,唤得日月不沉沦

提倡西学废科举,西宫太后泪如雨

祖宗之法不能变,亡国不能亡祖先

君王一去入瀛台,风卷落花扫芳尘。

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红

嗣同今年三十余,从此不见结发妻

国之昌盛需流血,流血请从嗣同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刑场吟哦万人惊,三十三年化碧土

黄河呜咽向天注,抽刀一断断红尘

可怜闺妻守空房,夜闻黄梅雨敲窗。

花冠不整小窗开,疑是君郎化蝶来

但见池塘淡淡风,烟柳何处觅郎踪

小径一片残花色,不是花红是血红

却把相思入哀筝,怨曲重招断头魂

曲中有恨细细思,君在黄泉可闻知?

纤指玉手十三弦,破镜分飞幽恨传

贱妾独剪巴山雨,暮雨朝云血杜鹃

恍然湖上有归船,

一帘幽梦半湖萍

闻君江上和琴声,翻作蝴蝶浇风铃

朱弦琴声九天来,风吹庭竹蒙玉尘

阴阳相隔分歧路,和妻浅唱回五声

曲终人散魂已远,画船东去橹声迟

攀折柳条题血书,随江悠悠随君王

“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

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

7.关于诗的作文

古诗中的花-范文

古诗中蕴涵着的花 “古诗”,虽只有两个字,却包含着无限的情怀,无尽的美景……其实,你要是仔细寻找,还会发现,古诗中还蕴藏着一片大自然! 要说花,就必须得说说花王——牡丹。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那句“天下真花独牡丹”更是证明了牡丹百花之王的地位。唐朝,牡丹更是王室中的“宠儿”,刘禹锡就曾说:“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瞧,小小一朵牡丹花开花时节竟能震动京城。牡丹的雍容华贵,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贵妇,古时的美人杨贵妃就最喜欢北平稀有的绿牡丹,怪不得唐朝的罗隐在《牡丹花》中写到: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与牡丹相比,桃花就像一位小家碧玉。虽羞答答的却有股清秀非凡的感觉直逼而来。桃花妹妹可真爱美,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技招展,艳而不妖,恰到好处。我现在终于明白什么叫“每对春风竞吐芳,胭脂颜色更浓妆。”桃花色彩缤纷,红似火,粉似霞,也有素面美人,白似雪……每种桃花都让人爱不释手,真是“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从古至今就是诗人名士所赞诵的对象。荷花凭借婷婷玉立的姿色,心旷神怡的芳香,吸引着无数人,荷花,哦不,就是花蕊,含苞欲放的花骨儿躲在茂密的荷叶中,可那尖尖的头儿藏不住,就成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像水一样清嫩的荷叶就如一池无暇的翡翠,绿得沉迷,绿得心醉。绿叶陪红荷,好一幅“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那楚楚动人的花瓣,新雨后梨花带雨的脸蛋,婀娜多姿的身材,亭亭玉立的气质,无不在诉说“出污泥而不染, 清涟而不妖。”岁寒三友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先说梅吧!《梅花》中立在墙角迎着严寒盛开的梅花,有股高洁坚强的意志。《墨梅》中只愿留下清香的梅花,抒发了梅与世无争的高尚品德。《红楼梦》中“千红万紫,终让梅花夺魁”的诗句,同样写出了梅花与世无争的品德,却隐约流露出一种自有专长的傲慢。有些梅花却平白无故地遭受百花的嫉妒,就似“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喔,这朵梅花却又是这样的傲骨,这样的无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再说说竹!民以食为天,可大诗人苏轼却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听,多有趣,吃饭时可以不要吃肉,可居住时却不能没有竹子。《竹石》中写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把竹子不畏风雨,不怕困难的顽强品质,描绘得淋漓尽致。 古诗是一个放大镜,帮助我们仔细寻找大自然中的美。古诗奇就奇在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不平凡的情操;妙就妙在能借用普通的事物,抒发出不平凡的感情;美就美在使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

8.写关于诗的作文

断章·详

一盒烟。一个阳台。就可以了。

你总会站在桥上看风景。

这时候,我总会欹在阳台的栏杆上,透过含混着的烟雾去看你。

别人说,雾里看花。

我看你,无所谓。

不晓得你知不知道曾有这样一个人在如此偷窥着你。

就好像我同样不晓得你是不是曾有记挂过我。

仅仅记得,那个夕阳,你在桥边,我于台上。

你看风景我看你。

于是,你理所当然成了我的风景。

流年不变,昔日荏苒如何都与我无关。

因为你,已活在我的生命里了。

就好像那片诗里写的一样。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你就是我的风景。

诗里如是说。

恍惚间,那桥,那人,那风景阑珊。

好美。

夜了。

可睡否?

月,依旧长阙。

记得古人说,月若无恨月长圆。

今夜繁星。依旧残月。

窗前洒下一地银白。

可忆否?

昔年霓裳曼舞,今宵遗恨清零独自守。

明月如此,可曾装饰于你家窗口,让你的夜也唯美。

明月如此,可曾装饰与你家窗口,让你的梦也长圆。

梦里蝶翩翩。恍惚间是否是你背影留痕。

我,不敢肯定。

笨拙的样子怕你抿嘴偷笑。

醒来。嘴角还挂起梦中美好。

你的样子,依旧清晰,依旧模糊。

不过,好美。

你可曾忆起,曾有人因你而饰梦。

曾有人因你而夜夜难眠。

曾有人因你而恋月如洗。

曾记否。

那个夏夜,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意摘,卞之琳《断章》

9.关于古诗词的作文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注:

本文来自: 作文屋(

10.关于诗句的作文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剑桥的国王学院里,品一杯香郁的清茶,细味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欣赏一帘美景,这是我美丽的梦。

碧波荡漾的康河,横贯典雅的剑桥,两岸学院林立。泛舟在康河上,划破河水的平静,荡漾欢悦的心情,扬波逐梦。徜徉在数影婆娑的小路上,与牛顿穿越时空的邂逅,感受康桥的书卷气息。在苹果树下琢磨,梦想有一个苹果掉在我头上,发掘我的灵感源泉,让我发现万有引力。以努力拼搏的优异成绩,到当年牛顿的房间住宿学习。空暇时,倚坐在康河边,用最优美的文字把《再别康桥》续写成美丽的故事。这是我儿时就许下的愿望。

太阳在康桥的蓝天里灿烂,月亮在康河的清水中倒映;透明的岁月在康河的涟漪上泛过,尘封的往事在河底的水藻间穿梭。这里,浪漫得让阳光眷恋,让云彩徘徊,让诗人咏叹。这里是旅行家的旅游胜地,是芸芸学子的梦想殿堂,是众多伟大名人的母校。我踏着轻盈的步子,在横跨康河的数学桥上悠闲地散步;张开双臂,在树上嘶哑的蝉叫声中飞跃;扭动柔软的身体,在康河清澈的河水上轻轻起舞;在古老的剑桥镇上骑自行车,领略康桥的文化,感受康桥的风情。

因为康桥,我才有动力奋斗;因为康桥,我才取得今天的成绩;因为康桥,我才拥有美丽的梦;因为康桥,我才将网名改作“康桥之梦”;因为康桥,才使我的人生充满希望!

康桥——我的求学梦!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