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一句

1.古诗词中的“一句”指的是什么

一句是现代人用标点隔开的短句(古代没有标点),无论是逗号还是句号之类的,好比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四句,奇数位置称为出句,偶数位称为对句,合称一联。

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律诗:8句,4联 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 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

(颔联、颈联对仗)

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组成:词牌名、题目。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曲:组成:宫调(曲调)、曲牌、题目。

绝句:4句 1、2、4句最后一字押韵 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绝”,七字称“七绝”。

2.【古诗怎样算一句】

题目是这样的:“《春日》和《游园不值》两首诗中 这两句诗最能体现春天的特征.”春日 游园不值胜日寻芳泗水滨, 应怜屐齿印苍台,无边光景一时新. 小扣柴扉久不开.等闲识得东风面, 满园春色关不住,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枝红杏出墙来.要想回答这道题目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这两首古诗各有几句?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到底算是一句还是两句?如果算两句那么答案应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枝红杏出墙来”;如果算一句那么答案就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那么古诗到底怎样才算是一句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老师一直以来就有争论.在历年的考试或作业中也常有这种说法不统一的现象.有些老师是从古诗自身的特点去分析.我国古典诗歌文学形式,种类很多,但总的可以分为“古体诗”和“格律诗”两大类.规矩很严格的诗歌是“格律诗”,一切非格律诗是“古体诗”. 根据格律诗的句数的多少,可以把它分为绝句、律诗和排律三种. 绝句每一首是四句.一句五个字的叫“五绝”,一句七个字的的叫“七绝”.《春日》和《游园不值》就是典型的“五绝”.因此,毫无疑问应该是每首诗各有四句.而另外一些老师则是从标点符号的作用去理解.逗号表示句中的停顿,而句号算是一句话结束.以此为标准,毋庸质疑以上两首古诗各为两句.(古时候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甚至产生误解.标点符号是后人加上去的.虽说是这样,但句号总归是句号,它的作用就是一个:表示一个句子结束.)我翻阅了家里的所有《小学语文教师》中的“疑难问答”,始终没有找到答案.趁今天阅卷之便,我请教了谢老师,他只说这个问题去年曾在市实验小学作过讨论,没有明确的答复(就这样模糊过去了,哈哈.).回来后我又打电话斗胆问了汪老师,顺便向他请个假.可能是电话里一句两句说不清楚,汪老师也没有直接回答我,叫我去查查资料(就这样模糊过去了,哈哈.).古诗,加了标点就是“现代古诗”了,谁能说的清呢?。

3.一句经典诗句

忆山送人

朝代:宋 作者: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虵蚖。

乘春乃敢去,匍匐攀孱颜。

有路不客足,左右号鹿猿。

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

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

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

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

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

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

朅来游荆渚,谈笑登峡船。

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

长风送轻帆,瞥这难详观。

其间最可爱,巫庙十数巅。

耸耸青玉斡,折首不见端。

其馀亦诡怪,土老崖石顽。

长江浑浑流,触啮不可拦。

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边。

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

江山两相值,后世无水患。

水行月余日,泊舟事征鞍。

烂熳走尘土,耳嚣目眵昏。

中路逢汉水,乱流爱清渊。

道逢尘土客,洗濯无瑕痕。

振鞭入京师,累岁不得官,

悠悠故乡念,中夜成惨然。

五叹不复留,驰车走轘辕。

自是识嵩岳。荡荡容貌尊。

不入众山列,体如镇中原。

几日至华下,秀色碧照天。

上下数十里,映睫青漓漓。

迤逦见终南,魁岸蟠长安。

一月看山岳,怀抱斗以骞。

渐渐大道尽,倚山栈夤缘。

下瞰不测溪,石齿交戈鋋。

虚闻怖马足,险崖磨吾肩。

左山右绝涧,中加一绳悭。

傲睨驻鞍辔,不忍驱以鞭。

累累斩绝峰,兀不相属联。

背出或逾峻,远骛如争先。

或时度冈领,下马步险艰。

怪事看愈好,勤劬变清欢。

行行上剑阁,勉强踵不前。

矫首望故国,漫漫但青烟。

及下鹿头坂,始见平沙田。

归来顾妻子,壮抱难留连。

遂使十余载,此路常周旋。

又闻吴越山,中明水澄鲜。

百金买骏马,往意不自存。

投身入庐岳,首挹瀑布源。

飞下二千丈,强烈不可干。

馀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

次入二林地,遂获高僧言。

问以绝胜境,道我同跻攀。

逾月不倦厌,岩谷行欲殚。

下山复南迈,不知已南虔。

五岭望可见,欲往苦不难。

便拟去登玩,因得窥群蛮。

此意竟不偿,归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

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

往求与识面,复见山欝蟠。

绝壁横三方,有类大破环。

包裹五六州,倚之为长垣。

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

不类嵩华背,气象多浓繁。

吴君颍川秀,六载为蜀官。

簿书苦为累,天鹤办笼樊。

岷山青城县,峨嵋亦南犍。

黎雅又可到,不见宜悒然。

有如烹脂牛,过眼不得飡。

始谓泛峡去,经约今又愆。

只有东北山,依然送归轩。

他山已不见,此可著意看。

4.一句爱国名言或诗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14、明·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15、宋·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16、三国志:忧国忘家,捐躯济难.17、唐·李白: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5.从十首古诗词中各选出一句带有“黄”字的诗句或词句来,要短一点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黄叶因风下,甘从洛浦隈.白云何所为,还出帝乡来. 畏途方万里,生涯近百年.不知将白首,何处入黄泉. 自与王孙别,频看黄鸟飞.应由春草误,著处不成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净扫黄金阶,飞霜皓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重楼. 急上亦秋色,火云终不移.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 轻云未护霜,树杪橘初黄.信是知名物,微风过水香. 楼空人不归,云似去时衣.黄鹤无心下,长应笑令威.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 底事洪泽壁,空留黄绢词.年年淮水上,行客不胜悲. 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月度开云,三峰玩山翠.尔时黄绶屈,别后青云致.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门后,寂寞自心知. 一公持一钵,相复度遥岑.地瘦无黄独,春来草更深.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闺后,寂寞心自知. 岁去人头白,秋来树叶黄.搔头向黄叶,与尔共悲伤. 紫塞连年戍,黄砂碛路穷.故人今夜宿,见月石楼中. 绣帐博山炉,银鞍冯子都.黄昏莫攀折,惊起欲栖乌. 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我欲涉其崖,濯足黄河水. 有月多同赏,无秋不共悲.如何与君别,又是菊黄时. 朝日满园霜,牛冲篱落坏.扫掠黄叶中,时时一窠薤.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枳实绕僧房,攀枝置药囊.洞庭山上橘,霜落也应黄. 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 阴风吹黄蒿,挽歌度秋水.车马却归城,孤坟月明里. 杨柳黄金穗,梧桐碧玉枝.春来消息断,早晚是归期.。

上一篇
古诗词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