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乐府<老将行 >是谁写的老将行 名称: 老将行 作者: 王维 简介 王维 (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 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李杜之外,自成一家。 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王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唐诗 栏目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类别: 七言古诗 乐府 体裁: 诗 年代: 盛唐 内容介绍 原文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这首诗叙述了一位老将的经历。 他一生东征西战,功勋卓著,结果却落得个“无功”被弃、不得不以躬耕叫卖为业的可悲下场。边烽再起,他又不计恩怨,请缨报国。 作品揭露了统治者的赏罚蒙昧,冷酷无情,歌颂了老将的高尚节操和爱国热忱。 全诗分三段,开头十句为第一段,是写老将青壮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 先说他少时就有李广之智勇,“步行”夺得过敌人的战马,引弓射杀过山中最凶猛的“白额虎”。接着改用曹操的次子曹彰故事,彰绰号黄须儿,奋勇破敌,却功归诸将。 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描绘老将的智勇才德。接下去,以“一身转战三千里”,见其征战劳苦;“一剑曾当百万师”,见其功勋卓著;“汉兵奋迅如霹雳”,见其用兵神速,如迅雷之势;“虏骑崩腾畏蒺藜”见其巧布铁蒺藜阵,克敌制胜。 但这样难得的良将,却无寸功之赏,所以诗人又借用历史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慨。汉武帝的贵戚卫青所以屡战不败,立功受赏,官至大将军,实由“天幸”;而与他同时的著名战将李广,不但未得封侯授爵,反而得罪、受罚,最后落得个刎颈自尽的下场,是因“数奇”。 这里的“天幸”,既指幸运之“幸”,又指皇帝宠幸;“数奇”,既指运气不好,又指皇恩疏远,都是语意双关的。诗人借李广与卫青的典故,暗示统治者用人唯亲,赏罚失据,写出了老将的不平遭遇。 中间十句为第二段,写老将被遗弃后的清苦生活。自从被弃置之后老将便“衰朽”了,岁月蹉跎,心情不好,连头发都白了。 他昔日虽有后羿射雀而使其双目不全的本领,但久不习武,双臂就如同生了疡瘤,很不利落了。古人常以“柳”谐“瘤”,并且“杨”“柳”通假。 在这里诗人以“杨”谐“疡”(疮)是照顾到诗的平仄声调。老将被弃,疡生左肘,却还得自寻生计,“路旁时卖故侯瓜”。 “故侯”,指秦东陵侯召平,秦破,为布衣,种瓜于长安东城。这里说他不仅种瓜,而且“路旁时卖”,可知生活没有着落;“门前学种先生柳”,也是指他以耕作为业的意思。 陶渊明门前有五柳,因自号“五柳先生”。至于住处则是“苍茫”一片“古木”丛中的“穷巷”,窗子面对着的则是“寥落寒山”,这更见世态炎凉,门前冷落,从无宾客往还。 但是老将并未因此消沉颓废,他仍然想“誓令疏勒出飞泉”,象后汉名将耿恭那样,在匈奴疏勒城水源断绝后,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终于又得泉水却敌立功;而决不象前汉颍川人灌夫那样,解除军职之后,使酒骂坐,发泄怨气。 最末十句为第三段,是写边烽未熄,老将时时怀着请缨杀敌的爱国衷肠。 先说西北贺兰山一带阴霾沉沉,阵战如云,告急的文书不断传进京师;次写受帝命而征兵的军事长官从三河(河南、河内、河东)一带征召大批青年入伍,诸路将军受诏命分兵出击。最后写老将,他再也呆不住了,先是“拭拂铁衣如雪色”,把昔日的铠甲摩擦得雪亮闪光;继之是“聊持宝剑动星文”,又练起了武功。 他的宿愿本就是能得到燕产强劲的名弓“射天将”(“天将”一作“大将”),擒贼擒王,消灭入寇的渠魁;并且“耻令越甲鸣吾君”,绝不让外患造成对朝廷的威胁。结尾为老将再次表明态度:“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借用魏尚的故事,表明只要朝廷肯任用老将,他一定能杀敌立功,报效祖国。 魏尚曾任云中太守,深得军心,匈奴不敢犯边,后被削职为民,经冯唐为其抱不平,才官复旧职。 这首诗十句一段,章法整饬,大量使事用典,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刻画出“老将”的艺术形象,增加了作品的容涵量,完满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 沈德潜《唐诗别裁》谓“此种诗纯以对仗胜”。诗中对偶工巧自然,如同灵气周运全身,使诗人所表达的内容,犹如璞玉磨琢成器,达到了理正而文奇,意新而词高的艺术境界。 2.【品读唐诗作文】唐诗是中国浩瀚的文学作品中最可圈可点的奇葩。 唐诗不矫揉,不造作,没有雕饰俗套,没有无病呻吟。唐诗里面无论是记一件事,写一处景,叙一段情,发一声牢骚,都词句洗练,韵律流畅,意境美妙,都能让读者感到它的真实和亲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爱的母亲呀,你对远方孩子的牵挂,惦念,期盼都缝进了一针一线,这细密缝织的都是无言而沉重的母爱。“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最亲爱的人呀,请随身携带家乡的红豆,那颗颗的红豆都是我对你深情的思念。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天的时候,美丽的时光,却往往流逝得那么快。“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上制高点,一览无余祖国壮丽秀美的江河山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奇幻美丽,“天下谁人不识君”写的自信豁达……“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展现出一幅客舍对饮,难分难舍的别离画面。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李白杜甫自京华一见,从此至死不忘,日日思念,梦中相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有一个这样的知心朋友,即便远离天涯,心里也感觉和近邻一样亲。“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让我们永远结成忘情的好友,相约在天上再相见。这些诗句,足见唐诗描写友情是何等真挚。 唐诗需要细品,才能品出唐诗的光彩。细品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那宁静神秘的月色,那烟波浩渺的春江,仿佛人间仙境,让人神往留恋。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孟浩然的《临洞庭湖》,那松间明月,石上清流,寥廓长空,会让你的精神升华到空明无碍的境界,心灵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白居易的如花雨,韩愈的天街小雨,刘禹锡的石头城乌衣苍,哪一处风景不是千古流传。 唐诗是历史的积淀,是时代的产物。如果没有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钟声将索然无味;如果没有了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那心力交瘁 的忧伤,今日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韵味;如果没有了“我愿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柔情,今夜的星空将黯然失色;若没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豪放,今朝的美酒就显得寡然无味。 唐诗就是诗化了的中国,几乎凝结了我们中国人的所以感情,读唐诗恰似与古人的一次对话,你可以在一刹那间抽离都市的繁华,在诗句垒起的世界里寻找一种别样的心境。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心也随同它飞越在古战场上空徘徊,在妙绝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 唐诗和你的心情连在一起。烦闷时读唐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足以解忧。闲静时读唐诗,长河落日,大漠雄风,渔舟逐水,很能陶冶人的情操。 伤心时读唐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旷世的悲凉最能体现你此刻的心情。高兴的时候读唐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极而狂,让你也不禁展颜。失意时读唐诗,知道兴尽悲还来,盈虚终有数,“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怎能不居安思危?为官者读唐诗,“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为官者是百姓的父母,怎能不读不反思?修身者读唐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耐得住寂寞,万事方可做;少年读唐诗,读《金缕曲》,就能不断进取;老年人读唐诗,读《老将行》,老年人就能壮心;出游者读唐诗,读《望岳》,《庐山谣》,《黄鹤楼》……一首唐诗就像一幅工笔的花鸟,写意的山水,散透的人物画卷,灵气而耐看,将气质的华丽隐于朴素的文字后,简单的表达,勾勒的却是耐人寻味的意境。唐诗还可以让我们透过书页窥见长安城那车水马龙,如真似幻的繁华,看见未央宫中长裙如风,摇曳生姿的宫女。 唐诗,凝重而古雅,它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复杂情感。品读唐诗,既是品读过去,也是提高自己。 3.唐诗中 一身转战三千里【年代】:唐 【作者】:王维——《老将行》 【内容】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4.古诗的题目是谜底的谜语闺中入镜影成双(唐诗目一)佳人系心三日画中人(唐诗目一)春思愚者,咸待之(唐诗目一)感遇暮作吴宫妃(唐诗目二)佳人、溪居 念奴娇(唐诗目二)佳人,长相思 筑舍若耶边(唐诗目一)溪居春至田野间(唐诗目一)东郊帐后杆前隐兵阵(唐诗目一)长干行 三月泛舟去(唐诗目)桃源行 红边调动边子(唐诗目一)兵车行受困峰顶三十天(唐诗目)关山月泛舟夜半闻咏诗(唐诗目)游子吟花红叶绿蜂蝶来(唐诗目)丹青引枯竹前头明月挂(唐诗目一)古柏行仙人隐居于岩下(唐诗目一)山石三更绛仙曲犹唱(唐诗目一)子夜吴歌 送别宴上唱一曲(唐诗目一)燕歌行 莫嫌旧日云中守(唐诗目一)老将行 行军三十里(唐诗目一)旅宿 跟着陈大师走(唐诗目一)古从军行 三更叶飘零,心系意中人(唐诗目一)春思客起吟诗一首(唐诗目一)西施咏万里赠矛佳人来(唐诗目一)送杨氏女成双成对方约会(唐诗目一)独不见 眼前有景道不得(二字唐诗目二)登楼,无题 5.关于王维的诗大全王维的古诗一共407首 1、《杂诗》思乡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少年行》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4、《送别》送别诗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5、《红豆》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鹿柴》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送元二使安西》友情诗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竹里馆》山水诗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送别》送别诗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 10、《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 11、《使至塞上》边塞诗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 12、《酬张少府》友情诗 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 13、《归嵩山作》山水诗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 14、《过香积寺》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听咽危石,日色。 15、《汉江临眺》山水诗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 16、《积雨辋川庄作》田园诗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17、《老将行》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18、《洛阳女儿行》唐诗三百首 唐·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19、《鸟鸣涧》山水诗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0、《青溪》山水诗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 6.20首唐诗 20首宋词以下的遈唐诗: 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孤帆泊何处? 天涯一望断人肠. 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储光羲的《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王昌龄的《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ní倪〕,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李商隐《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