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没马蹄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扩写咋写啊

明媚的春天,阳光像纱一般笼罩在大地上.一缕缕,显得那么温暖明媚.微风迎面吹来,唤醒了一切的生灵.万物都充满了生机,大地也揉揉惺忪的睡眼,舒展着筋骨.而春天的湖边更是一片缤纷的世界:花儿挺直了腰杆,含苞待放,像一个小姑娘害羞地捂着脸.牡丹花开得十分热闹,粉红色的花瓣中带有一点的白,白色的花蕊,黄色的花蕊,多么绚丽,多么灿烂啊;一簇簇的花朵色彩缤纷都竞相开放着,白的似雪,粉的像霞,红的如火,再加上朵朵花上都流溢着幽幽清香,这可引来了美丽的蝴蝶在上边翩翩起舞.小草也不甘落后,破土而出,伸出嫩嫩的细芽,好像在迫不及待的欣赏这个大千世界似的.这时的小草又好似一位出色的裁缝师,用自己的身体织出一块巨大的天然地毯铺在湖边,真叫人忍不住在这块漂亮的地毯上坐一坐,躺一躺,忘却一切烦恼,感受一下以天为盖,以地为铺的感觉.这里也是骏马的乐园,瞧,他们正踏着柔软的尚未没过蹄子的小草上悠闲散步呢! 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里,我陶醉了,这真是“漫步荷塘边,好似画中游”。

2.【古诗名称和古诗作者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等闲识

1 白居易 唐2南宋-朱熹 。

3贺知章4宋 王安石5韩愈6唐·杜甫7唐·杜甫8唐 白居易 9苏轼 北宋10杨万里11 高骈 12曾几《三衢道中》13、王安石北宋14、岑参 唐15、李白 唐16、白居易 唐17、李白 唐18、唐 李白 19、唐 李白 20、苏轼 北宋21 颜真卿22 苏轼 北宋23、骆宾王 唐24、高适 唐25、王安石北宋26、王建 唐27、唐·李峤28、苏轼 北宋29、王维 ---唐30、高适 唐31、唐孟郊32、王维 ---唐33、王安石北宋34、王维 ---唐35、杜甫 唐36、贾岛 唐37、苏轼 北宋38、孟浩然 唐39、(唐)王维 40、杨万里 南宋41、白居易 唐 全部OK喽。

3.带有"马蹄"的唐诗宋词

那能惜马蹄

【作者】:赵嘏

云中路杳杳,

江畔草凄凄。

妾久垂珠泪,

君何惜马蹄。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登科后》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瑞鹧鸪》

宋.浙翁如琰

昔时曾从汉梁王,濯锦江边醉几场。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当初酒贱宁辞醉,今日愁来不易当。暗想旧游浑似梦,芙蓉城下水茫茫。

4.乱花渐欲迷人眼,潜草才能没马蹄.诗句的意思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译文】 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眼观岸边野花,渐使游人为之着迷;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这两句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渐欲”用得很准确,说明还不是“野花遍地是”,有渐开渐盛之意.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这首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春光美景之中.现在人多用做比喻渐渐沉醉最纸醉金迷等不良事物人的身上。

5.诗句“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才能”是什么意思

诗句“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才能”释义为:才刚刚好。

出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全诗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全诗释义: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郑州新郑东郭宅(今新郑市东郭寺村)。白氏祖籍山西太原,白居易的祖父白锽移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市北)。白锽后曾任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遂移家于新郑,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郑。

6.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句诗可以看出本诗描

写俯察所见花草。

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作 者: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 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

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合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 赏 析: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

诗人赞美西湖的春色,并且指出他最爱在白沙堤上行走。白堤的两边是水,堤两旁种满了柳树、桃树。

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 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