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嵇康的诗句

1.描写嵇康的诗词

乱离

年代:【唐】 作者:【孟郊】

天下无义剑,中原多疮痍。哀哀陆大夫,正直神反欺。

子路已成血,嵇康今尚嗤。为君每一恸,如剑在四肢。

折羽不复飞,逝水不复归。直松摧高柯,弱蔓将何依。

朝为春日欢,夕为秋日悲。泪下无尺寸,纷纷天雨丝。

积怨成疾疹,积恨成狂痴。怨草岂有边,恨水岂有涯。

怨恨驰我心,茫茫日何之。

言怀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白鹤高飞不逐群,嵇康琴酒鲍昭文。

此身未有栖归处,天下人间一片云。

感事六言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李白嶔崎历落,嵇康潦倒粗疏。

生世当行所乐,巢山喜遂吾初。

咏史下·嵇康

年代:【宋】 作者:【陈普】

铜驼荆棘夜深深,尚想清谈撼竹林。

南渡百年无雅乐,当年犹惜广陵音。

夏日览物思古人三首·嵇康

年代:【宋】 作者:【韩维】

翛然柳下锻,岂不遗世喧。

一忤贵公子,鸣弦竟谁冤。

性烈才且隽,有味孙登言。

听弹广陵

年代:【宋】 作者:【李处权】

时风正薰弹广陵,乱世掩抑咿嚘声。

孰谓嵇康敢不臣,此心炯炯难自明。

荒楸古墓鬼神啸,大泽深山龙凤惊。

我来听此可无语,天乎孰谓得其平。

五君咏·嵇康

年代:【宋】 作者:【钱选】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

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

鸾翮有时锵,龙性谁能驯。

嵇康

年代:【宋】 作者:【徐钧】

卧龙并论恐非伦,望重宜为世所珍。

大抵重名人敬仰,如何名重反伤身。

贤八咏·嵇康抚琴

年代:【宋】 作者:【姚勉】

先生人中豪,志不肯司马。

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

这些都是描写他的,满意望采纳

2.赞美嵇康的诗句

《中国名胜词典》载:“嵇康墓在安徽省涡阳县城东北30公里的嵇山南麓。

嵇康(774--763),字叔夜,三国曹魏时人。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其与当世名士阮咸、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为友,常驻聚会于竹林之下,时称“竹林七贤”。因政治上拥护曹魏,反对司马氏集团篡权,为司马昭所杀。

临刑前,他拒绝了二千太学生的营救,索赔琴弹了一曲已成绝响的《广陵散》。后葬于此。

嵇康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嵇中散墓,位于涡阳县石弓镇嵇山南麓(原属濉溪之临涣)。

涡阳建县前属宿州。清嘉庆10年(1805),宿州知州李清玉《重修嵇康墓》碑文中说:“宿州西百二十里有中散大夫嵇叔夜(字康)墓载在州乘”。

其墓依山凿石而建,巨石封门,上覆山土,墓在山腹中,外表与山一体。现墓洞已被发现,但墓内被盗一空,只有空墓尚存。

从嵇康性格看待嵇康之死 嵇康是一个很具有性格的人,从他的诗歌里你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嵇康的形象。嵇康作为一个个人,但是他始终都不曾稍稍改变一下的性格,我认真地看了一下嵇康的作品,从他的言语中我看到他不羁的性格。

我认为嵇康的死正是因为他的性格所至的。 嵇康的死直接原因是他的性格。

嵇康诗的风格,《文心雕龙》评为:“嵇志清峻。”而《明诗》又说:“叔夜峻侠,故兴高而采烈。”

我们注意到尽管这两者评价不尽相同,但是又应该发现惊人的相似:就是嵇康有一个的诗在《文心雕龙》和《明诗》的作者的眼中都有一个“峻”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到嵇康性格中不能容人而又不能容于人的一面。在《后汉书·朱浮传》中有这么一句话“以峻文诋之。”

这句话中的“峻”是“严酷,严厉”的意思,文如其人,由此我们可以揣度出嵇康的性格中一定有很难被人接受的地方,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揣测罢了。但是我认为这种揣测幷不是没道理的。

在嵇康的《与山巨源头绝交书》中表达出他自己有九不堪的地方,其中有“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己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和“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而发,此甚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之性,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可见嵇康性格中有一种不为世所累的性格,在嵇康的眼中尘世中有太多琐事的烦扰了,而嵇康的本性中是不能忍受这样的烦扰的。

而他向往的生活是忘掉世间的烦忧。嵇康《养生论》云:“萱草忘忧”。

萱草一名紫萱,又名忘忧草。吴中书生谓之疗愁。

可见嵇康性情中是无法接受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他渴望的是超脱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正如他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表达出来的那样“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 其实他表达的意思是他无法接受这样的时代,因为在人间就有送来迎往的忧扰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嵇康喜欢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所以他要过的生活是“游山泽,观鱼鸟”,幷且“心甚乐之。”他要过的这种生活完全是秉其本性行事的,不愿意稍稍地改变一下。

因为是人就有生老病死的事情,在当时社会人们把送葬看成一件大事,但是嵇康却不愿意顺从世俗,可见其倔强不羁的一面了。既然不能顺从世俗,当然嵇康就希望能超脱他的那个世界——那个不能被他性情接受的世界。

他渴望超脱他的那个世界,因此他“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在嵇康的眼中他是对的,他的追求秉其本性而行的信仰也是对的,即使和他的那个时代的人完全不相同,但是他只是“循性而动,不为物移”。

我不由想到嵇康的观念其实和屈原是很相似的,屈原的观念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但是嵇康还是比屈原锋芒收敛许多的,《晋书·列传第十九》中有这样的描写“(康)性慎言行”。

或许是他不屑和世俗交往吧。 嵇康的行为在外人看来,真的是有点怪诞的,也是不能想象的,据晋书列传第十九中记载“(康)性绝巧而好锻。

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击水围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了解他的人对他的这种性情也就接受了,但是对于不了解他的人会是怎么看待他呢?其实嵇康还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按照嵇康他自己的说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就因为山涛推荐他出来做官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其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极其重要的,不容人去干涉他追求自然,即使是自己认为最亲密的朋友。

从其一生来看嵇康也算得上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他说过“君子之行贤,不察于有度而后行也;任心无邪,不议于善而后正也;不论于是而后为也。”嵇康的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的规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

所有的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体现。 正因为崇尚自然本性,所以他不愿意为世俗忧扰,而只愿意平平静静。

3.我要诗句要求如下嵇康苏轼的诗句最好写的要有豪情豪放要有气魄我要

苏轼的豪放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头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关于嵇康的故事诗句

嵇康好竹,于居所植竹林数亩,林中结竹舍,以至一切物事皆为竹所成。

某日,阮籍来访,康不欲见,乃于桌上书拒客诗一句,纳身于内,诗曰:竹林深处有篱笆。阮籍见无人出招,以为康未归,正道扫兴,偶睹桌上诗句,墨迹犹新,乃提笔续为:篱笆难挡笛声转。

乃操桌上竹笛遣兴,须臾,林外有人大笑,原是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五人相偕来访,见桌上诗句,尽皆感兴,乃为联句,得七句诗云: 竹林深处有篱笆,篱笆难挡笛声转。笛声换来知音笑,笑语畅怀凝笔端。

笔笔述志走诗笺,笔笔录下珠玑言。箴语共话咏篁句。

嵇康于内室见众人无去之意,只得出来相见,见联句之中,句首皆关竹字,知俱为爱竹之人,乃为其完曰:篁篁有节聚七贤。 。

5.关于嵇康的名句

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鸳鸯于飞。啸侣命俦。朝游高原。夕宿中洲。交颈振翼。容与清流。咀嚼兰蕙。俛仰优游。

泳彼长川。言息其浒。陟彼高冈。言刈其楚。嗟我征迈。独行踽踽。仰彼凯风。涕泣如雨。

泳彼长川。言息其沚。陟彼高冈。言刈其杞。嗟我独征。靡瞻靡恃。仰彼凯风。载坐载起。

穆穆惠风。扇彼轻尘。奕奕素波。转此游鳞。伊我之劳。有怀遐人。寤言永思。寔钟所亲。

所亲安在。舍我远迈。弃此荪芷。袭彼萧艾。虽曰幽深。岂无颠沛。言念君子。不遐有害。

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思欲登仙。以济不朽。缆辔踟蹰。仰顾我友。

我友焉之。隔兹山梁。谁谓河广。一苇可航。徒恨永离。逝彼路长。瞻仰弗及。徙倚彷徨。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盻生姿。

携我好仇。载我轻车。南凌长阜。北厉清渠。仰落惊鸿。俯引渊鱼。盘于游田。其乐只且。

十一

凌高远盻。俯仰咨嗟。怨彼幽絷。室迩路遐。虽有好音。谁与清歌。虽有姝颜。谁与发华。仰讯高云。俯托轻波。乘流远遁。抱恨山阿。

十二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春木载荣。布叶垂阴。习习谷风。吹我素琴。交交黄鸟。顾俦弄音。感悟驰情。思我所钦。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十三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萋萋绿林。奋荣扬晖。鱼龙瀺灂。山鸟羣飞。驾言出游。日夕忘归。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十四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十五

闲夜肃清。朗月照轩。微风动袿。组帐高褰。旨酒盈樽。莫与**。鸣琴在御。谁与鼓弹。仰慕同趣。其馨若兰。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十六

乘风高逝。远登灵丘。托好松乔。携手俱游。朝发太华。夕宿神州。弹琴咏诗。聊以忘忧。

十七

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长寄灵岳。怡志养神。

十八

流俗难悟。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万物为一。四海同宅。与彼共之。予何所惜。生若浮寄。暂见忽终。世故纷纭。弃之八戎。泽雉虽饥。不愿园林。安能服御。劳形苦心。身贵名贱。荣辱何在。贵得肆志。纵心无悔。

6.关于嵇康的名句

一 鸳鸯于飞。

肃肃其羽。朝游高原。

夕宿兰渚。邕邕和鸣。

顾眄俦侣。俛仰慷慨。

优游容与。 二 鸳鸯于飞。

啸侣命俦。朝游高原。

夕宿中洲。交颈振翼。

容与清流。咀嚼兰蕙。

俛仰优游。 三 泳彼长川。

言息其浒。陟彼高冈。

言刈其楚。嗟我征迈。

独行踽踽。仰彼凯风。

涕泣如雨。 四 泳彼长川。

言息其沚。陟彼高冈。

言刈其杞。嗟我独征。

靡瞻靡恃。仰彼凯风。

载坐载起。 五 穆穆惠风。

扇彼轻尘。奕奕素波。

转此游鳞。伊我之劳。

有怀遐人。寤言永思。

寔钟所亲。 六 所亲安在。

舍我远迈。弃此荪芷。

袭彼萧艾。虽曰幽深。

岂无颠沛。言念君子。

不遐有害。 七 人生寿促。

天地长久。百年之期。

孰云其寿。思欲登仙。

以济不朽。缆辔踟蹰。

仰顾我友。 八 我友焉之。

隔兹山梁。谁谓河广。

一苇可航。徒恨永离。

逝彼路长。瞻仰弗及。

徙倚彷徨。 九 良马既闲。

丽服有晖。左揽繁弱。

右接忘归。风驰电逝。

蹑景追飞。凌厉中原。

顾盻生姿。 十携我好仇。

载我轻车。南凌长阜。

北厉清渠。仰落惊鸿。

俯引渊鱼。盘于游田。

其乐只且。 十一 凌高远盻。

俯仰咨嗟。怨彼幽絷。

室迩路遐。虽有好音。

谁与清歌。虽有姝颜。

谁与发华。仰讯高云。

俯托轻波。乘流远遁。

抱恨山阿。 十二 轻车迅迈。

息彼长林。春木载荣。

布叶垂阴。习习谷风。

吹我素琴。交交黄鸟。

顾俦弄音。感悟驰情。

思我所钦。心之忧矣。

永啸长吟。 十三 浩浩洪流。

带我邦畿。萋萋绿林。

奋荣扬晖。鱼龙瀺灂。

山鸟羣飞。驾言出游。

日夕忘归。思我良朋。

如渴如饥。愿言不获。

怆矣其悲。 十四 息徒兰圃。

秣马华山。流磻平皋。

垂纶长川。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嘉彼钓叟。

得鱼忘筌。郢人逝矣。

谁与尽言。 十五 闲夜肃清。

朗月照轩。微风动袿。

组帐高褰。旨酒盈樽。

莫与**。鸣琴在御。

谁与鼓弹。仰慕同趣。

其馨若兰。佳人不存。

能不永叹。 十六 乘风高逝。

远登灵丘。托好松乔。

携手俱游。朝发太华。

夕宿神州。弹琴咏诗。

聊以忘忧。 十七 琴诗自乐。

远游可珍。含道独往。

弃智遗身。寂乎无累。

何求于人。长寄灵岳。

怡志养神。 十八 流俗难悟。

逐物不还。至人远鉴。

归之自然。万物为一。

四海同宅。与彼共之。

予何所惜。生若浮寄。

暂见忽终。世故纷纭。

弃之八戎。泽雉虽饥。

不愿园林。安能服御。

劳形苦心。身贵名贱。

荣辱何在。贵得肆志。

纵心无悔。

上一篇
宋词美文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