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 《调笑》 作者调笑的诗句是什么调笑令,此调在唐时有《古调笑》、《宫中调笑》、《调啸词》、《转应曲》等多种名称,南唐冯延已改称《三台令》。据白居易寄元微之代书诗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可知是当时宫廷中或宴会场中作抛打游戏时供演唱之曲。始见韦应物词。单调,三十二字,八句,四仄韵,两平韵,两叠韵。平仄韵递转三次。第四、五句从仄韵转平韵,从第六句起又由平韵转仄韵。第六、七两个二言叠句,必须用第五句的末二字倒转使用,这是此调一名《转应曲》的由来。北宋以后,此调只用仄韵,不再转韵,字数和句式亦有变化,是此调的变格。 2.写到扇子的唐诗有哪些,除《团扇诗》《秋夕》之外宫中调笑·团扇 唐 王建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咏破扇 唐怡 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 无由重掩笑,分在秋风前。 扇 李峤 翟羽旧传名,蒲葵价不轻。 花芳不满面,罗薄讵障声。 御热含风细,临秋带月明。 同心如可赠,持表合欢情。 代秋扇词 【唐】郑谷 露入庭芜恨已深,热时天下是知音。 汗流浃背曾施力,气爽中宵便负心。 一片山溪从蠹损,数行文字任尘侵。 绿槐阴合清和后,不会何颜又见寻。 怨歌行 作者:班婕妤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更多看这里 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出自哪一首唐诗《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解】: 1、迢迢:形容遥远。 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韵译】: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评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4.关于青丝白发的古诗1、《陌上桑》 唐代:李白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2、《后庭花·石城依旧空江国》 五代:孙光宪 石城依旧空江国,故宫春色。七尺青丝芳草碧,绝世难得。 玉英凋落尽,更何人识?野棠如织,只是教人添怨忆,怅望无极。 3、《立春》 唐代: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 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4、《照镜见白发》 唐代: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5、《渔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高分悬赏出处:《全宋词》无名氏。 全诗词:巫山高高十二峰,云想衣裳花想容。欲往从之不惮远,丹峰碧嶂深重重。楼阁玲珑五云起,美人娟娟隔秋水。江边一望楚天长,满怀明月人千里。 千里,楚江水,明月楼高愁独倚,井梧宫殿生秋意。 望断巫山十二,雪肤花貌参差是,朱阁五云仙子, 注: 楚江,即长江。 巫山十二:即巫山十二峰。 雪肤花貌:像雪一样洁白的皮肤,像花一样的容貌。 参差是:仿佛是、依稀是。 朱阁:红色的楼阁,此句套用白居易《长恨歌》里的原句。 五云:此处指五色祥云。 (兄弟,这首词用的全是白描的手法,再加上前面有诗作说明,应该没什么难理解的,赏析红色请自由发挥吧) 6.求很简短的唐诗10首,有4首是有解释的(白话文,也不要太长)短的有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望终南山 李世民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