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震:我为什么选讲这十一位诗词大家一本书它的最核心的价值观是要让大家看它读它感受它,觉得这本书是有生命的,当这本书拿在手里的时候我们觉得它很有温度,就好像看到作者本人一样。因为我们没有可能趴到每个人的耳朵边讲我书里讲的东西,我们又希望有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指的是我和中华书局共同的声音。 那么我在这个书里头到底讲了一些什么东西?这个系列一共是10本,但是里面牵扯到的作家不光是十个,有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李清照,还有一本是《康震讲诗词经典》,就是把从诗经时代到元明清的最著名的一些诗挑出来讲讲。 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选这些人?像李白、杜甫这都是唐代最大的诗人。当然了杜甫真正有名气并不是在当时,当时他是小有名气。到了中唐以后,我们知道那个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第一个为杜甫写了墓志铭,把李白和杜甫放在一起,平行评价,这是很难得的。到后来韩愈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也是把李杜并列放在一起。再往后到了宋代,当时正是民族矛盾非常剧烈的时候,爱国情怀高涨的时候,杜甫的地位空前提高,到了明代的时候对杜甫的评价就到了顶点,把他称为“诗圣”,把他写的诗称为“诗史”。不管怎么讲李白当时名气太大了,虽然“诗仙”这个名称当时不是用来形容李白的。 当时的人真正称“诗仙”是谁?是白居易。白居易在当时就两个绰号,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魔”。仙界和魔界白居易都占了。我可以实事求是告诉大家,在唐代真正名气最大的中外通吃的老少咸宜的诗人是谁呢?是白居易。《妖猫传》的故事当然是编剧编出来的,但是里面有两个人物是真实的,一个是白居易白乐天,一个是空海。编剧为什么把白居易这个诗人设置成电影当中一个人物角色,其实就是因为白居易的名气已经非常大了。 李白、杜甫这是唐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我们在这个系列里面选入了,同时为什么要选韩愈和柳宗元?因为他们是唐代最大的文章家。韩愈很厉害,苏轼就够牛的了,能让苏轼称赞的人,服气的人不太多,苏轼评价韩愈有四句话,第一句叫“文起八代之衰”,什么意思?就是中国古代的文章之道从汉代到唐代就衰落,中间这部分全是白搭,我们通俗点儿来讲,就是对韩愈来讲,从东汉末年一直到唐代到了韩愈的时代就是“靡靡之音”。这个“靡靡之音”谁扭转的?韩愈。所以是“文起八代之衰”。 2.康震教授讲诗词说的都对,为什么写起诗词来又电视机外,他同样是一位能讲、会讲的好老师。 他的唐诗选读公选课,300人的教室能挤进去400人,还有不少学生自带板凳来上课。他自己的学生甚至都不愿意透露星期几上课,“怕来的人太多抢不到座”。 这样的盛名之下,他却说自己是个普通人。 他师从严格的学术泰斗霍松林先生,一度担心自己不能毕业;他爱看科幻片、枪战片,最爱《拯救大兵瑞恩》;他爱和儿子打游戏,为“拆枪”比不过儿子手快而心生苦恼;他偶尔做饭,拿手菜是常见的酸辣土豆丝。 这样一个精力充沛又沉淀深厚的“活泼”康震,中文教授,画画爱好者,让沉寂千百年的古诗词活了起来,重新焕发出万分迷人的魅力。 3.蒋勋说唐诗的第一讲的摘抄100字以下的遈唐诗: 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孤帆泊何处? 天涯一望断人肠. 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储光羲的《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王昌龄的《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一: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ní倪〕,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李商隐《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东坡《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不相识,尘满面有空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 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越调]夜行船 秋思 马致远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中吕]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五言古诗: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月下独酌 春思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龄隐居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贼退示官吏·并序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乐府: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二 关山月 子夜秋歌 长干行 列女操 游子吟 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 古意 送陈章甫 琴歌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听安万善吹篥歌 夜归鹿门山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寄韩谏议 古柏行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山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石鼓歌 渔翁 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韩碑 乐府: 燕歌行·并序 古从军行 洛阳女儿行 老将行 桃源行 蜀道难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其二 行路难 将进酒 兵车行 丽人行 哀王孙 哀江头 五言律诗 :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望月怀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狱咏蝉·并序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杂诗 题大庾岭北驿 次北固山下 破山寺后禅院 寄左省杜拾遗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浚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春望 月夜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 4.古代诗词中韩康药一词的起源是什么据《后汉书》卷八十 三《韩康传》记载,韩康,东汉时京兆 霸陵人,字伯休,一名恬休。 韩康常采药山中,隐其姓名,卖药于市中, 不二价,凡三十余年,有女子从韩康处买药,韩康守价不移,女子怒而直称其名。韩康见其已为世人所知, 乃遁隐霸陵山中。 上闻其名,以博士车征之,连征不至。桓帝乃备玄鳄 之礼,以安车聘之,康无奈,辞安车,乘柴车冒晨先使车发,至亭,亭长以 康为田叟,使夺其牛,康与之,后使 者至,欲怒杀亭长,康止之,后借机中途逃遁,终身不仕,以寿而终。 后 世即以“韩康”用作称咏隐逸高士的典故。北周•庾信《和张侍中咏怀》“汉阳钱虽尽,长安未空索。 时占季 主龟,乍贩韩康药。”唐•王维《游李 山人所居因题层壁》:“药倩韩康卖,门容尚子过。” 5.讲唐诗的开篇词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采、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