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战争有关的诗句《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凉州词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士境, 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 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 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 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 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 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 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 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 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 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 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 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馀, 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 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 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朴, 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 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 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 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 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 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 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 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 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 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辞固穷? 九咏寄从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荦经奇,与予读书罗浮,有扶风、越石之志。 以骠骑从袁督师死于边。 边风 地角寒初敛,天歌云乍飞。 大旗危欲折,孤将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惊霜点铁衣。可能吹妾梦,一为达金微? 边月 秦时一片月,万古照边州。 白动狼烟塞,寒生驿火楼。 关山和泪到,圆缺及乡愁。 盈手梅花色,难将寄陇头。 边尘 紫塞三关隔,黄尘八面通。 胡笳吹复起,汉月照还空。 杂沓仍随马,萧条暗逐风。 将军休拂拭,留点战袍红。 边角 片角吹残夜,雄关铁锁开。 古城连堞响,奔马踏霜回。 玉塞降羌泪,天山旅雁哀。 何人闻此曲,不上望乡台? 边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 沙柳愁中折,梅花梦里惊。徘徊三五弄,肠断忆南征。 边雁 候雁发金河,纷纷带雪过。阵连关月小,声断塞风多。 高举愁梁稻,低飞怯网罗。 羽毛非敢惜,书礼奈君何! 边马 天马应星晨,金羁虎豹茵。 骄盘春草短,叱拨桃花新。 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 百战交河道,功成还与人。 边柳 叹息阳关柳,青青能几时?春光不可度,绿鬓已成丝。 岁岁愁扳折。依依绾别离。 故园有奇树,日夜忆连枝。 边草 王孙去不返,马足共车轮。 万里连天色,终年出塞人。 几经金海雪,不见玉关春。 独夜寒塘梦,相思愁白苹。 2.与战争有关的诗句1、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与战争有关的诗词“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二日风雨大作》三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风吹雨。”可以说,正是有了“风吹雨”这一外界条件,诗人才在似睡非睡、模模糊糊之中生出“铁马冰河”的梦境来。后一句,写梦境。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全诗由梦因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人们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手持兵器,骑那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九州同”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这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4.与战争有关的古诗句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壮士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拆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衔枚夜度五千兵,密领军符号令明。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十年磨剑志磨刀 为侯十万尽填江 欲求生前身后望 几度欢酒几度苍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城足今古,白骨乱蓬篙. 5.与战争有关的古诗,有解释王昌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756),太原(今属山西省)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数任小官,屡遭贬谪,后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发生,被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以写边塞诗著名,但他的有些抒情诗也同样绘炙人口。他的诗气势雄浑,语言凝炼,音律铿锵,现存一百八十多首,其中绝句占了一半,七言约句写得尤其出色。 【说明】王昌龄有《从军行》七首,描述戌边将士的战斗生活现选二首。第一首写边将士的坚强意志和豪迈气概。后首通过一场具体的战斗,写将士们的机智勇敢和胜利后的欢悦。 【解释】①从军行--描写军他生活的乐府古题。②青海--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雪山--指祁连山,在今甘肃省。这句说:青海上空连绵不断的云把雪山都遮暗了。③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④金甲--铁甲。这句说;在沙漠地带久经征战,连铁甲都磨穿了。⑤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故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这借指当时侵扰西北地敌军。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分析作品】 这首是五言律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七五七年)三月所写的,那时他被安史叛军所俘虏,困居长安。当时长安沦入安史之手,虽然山河依旧,但已物是人非。放眼所见的景物和春天的花鸟,令他倍添愁思,加上烽火遍地,家书不通,使他十分想念远方的家乡,所以诗中充满着伤感的情绪。 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作者感叹时事和深恨离别,当时杜甫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寓情于景,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但却使作者感叹起时事和深恨离别,因此他把这种感情赋予眼前的景物,说花朵因伤时而流泪,鸟儿因恨别而惊惶不安。 因为国破家亡,离乱伤痛,年纪老迈,杜甫头上的白发也越来越稀少了。烽火遍地,国都残破,家书不通,眼望面前一片荒凉的景物,使杜甫伤痛不已,不禁搔首踌躇。在搔首之际,竟发觉头发稀疏,几乎连簪也插不下了,这便是诗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句中充分地表现出杜甫在国家动乱中的忧虑。 此外,我们在看这首诗时,更能知道当时人民对战争的痛恨,对国都残破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挂念,所以这首诗能反映当时的民心,使读者有更深的体会。 6.与战争有关的成语,诗,名言(快)战争成语 战火纷飞、战略战术 、战天斗地、战无不克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 战争名言 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 ★肖伯纳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 ★海·约翰逊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 ★查·埃利奥特 战争全由偶然事件构成;主将虽应把握一般原则,但仍须密切注意以利用这些偶然事件,这正是天才的表征。 ★拿破仑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克劳塞维茨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 ★伯恩哈迪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死。 ★英国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 ★蒙森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 ★李维 一个真正伟大、骄傲而又勇敢的民族宁可面对战争的任何灾难,也不愿在牺牲其民族尊严的情况下换得卑贱的繁荣。 ★西·罗斯福 战争诗 【标题】:战 【年代】:元 【作者】:马钰 【体载】:词 【内容】:-------------------- 莱州道众修黄,各各虔诚。 无不专精。 邀我加持默念经。救亡灵。 奈何邻舍屠魁刽,不顾前程。宰杀为生。 猪痛哀鸣不忍听。最伤情。 【标题】:清平乐·蒋桂战争 【年代】:近代 【作者】:** 【体载】:词 【内容】:--------------------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梁再现。 红旗越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标题】: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年代】:近代 【作者】:秋瑾 【体载】:七律 【内容】:--------------------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标题】:泪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体载】:七律 【内容】:--------------------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标题】:将军行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体载】:乐府 【内容】:--------------------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 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袭。 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献凯归京师,军容何翕习。 【标题】:将军行 【年代】:唐 【作者】:张籍 【体载】:乐府 【内容】:-------------------- 弹筝峡东有胡尘,天子择日拜将军。 蓬莱殿前赐六纛, 还领禁兵为部曲。 当朝受诏不辞家,夜向咸阳原上宿。 战车彭彭旌旗动,三十六军齐上陇。 陇头战胜夜亦行, 分兵处处收旧城。胡儿杀尽阴碛暮,扰扰唯有牛羊声。 边人亲戚曾战没,今逐官军收旧骨。碛西行见万里空, 幕府独奏将军功。 【标题】:赵将军歌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载】:七绝 【内容】:--------------------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无数人物你方唱罢我上场,纷繁的史事也留下不少的成语:如:围魏救赵、四面楚歌、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步步为营。 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 余勇可贾等,至于三十六计中的成语就有不少了。还有《孙子兵法》中也有很多。 2,战争的名人名言 战争只能带来伤害,到头法国仍是法国,德国仍是德国! ----阿道夫。希特勒(German) 这次战争我们用核子,那么下次我们只能用棍子 ----爱因斯坦(German/American) 我一生最大的成功也是最后悔的事,我们一起无数人经过一生的努力,终于为人类打开了地狱之门--远程核打击。 -----冯。布朗(German/American) 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 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 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 ——巴顿 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克劳塞维茨 我们必须继续尽一切努力战胜怀疑与恐惧、无知与贪婪,那是产生可怕的战争的根源。 将军的美名留在人心里,士兵的尸骨烂在泥泞中。 —————无名氏 没有人想成为英雄。是时势创造了英雄 ___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国·孟子)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 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 (晋·。 7.与战争有关的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 (cénshēn) (约715—770)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享年55岁.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与高适并称“高岑”父亲也两任州刺史。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述怀及赠答之作,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作品《岑嘉州集》,存诗三百六十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