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旅行的句子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鹳鹊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还有许多,不再列举。 2.游记古诗怎么写【春游曲】长孙氏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王翰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春游】王勃 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 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景龙三年二月十一日)】李峤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 羽骑参差花外转,霓旌摇曳日边回. 还将石溜调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凰台.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作韦应物诗)】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沈佺期 东郊暂转迎春仗,上苑初飞行庆杯. 风射蛟冰千片断,气冲鱼钥九关开. 林中觅草才生蕙,殿里争花并是梅. 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 【春游值雨】张旭 欲寻轩槛列清尊,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华园. 【春游乐】李端 游童苏合弹,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蹋路草,理鬓回花面. 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春游乐】李端 柘弹连钱马,银钩妥堕鬟.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意合辞先露,心诚貌却闲. 明朝若相忆,云雨出巫山. 【早春游慈恩南池】司空曙 山寺临池水,春愁望远生. 蹋桥逢鹤起,寻竹值泉横. 新柳丝犹短,轻苹叶未成. 还如虎溪上,日暮伴僧行. 【长安春游】王建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 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 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长安春游】杨巨源 凤城春报曲江头,上客年年是胜游. 日暖云山当广陌,天清丝管在高楼. 茏葱树色分仙阁,缥缈花香泛御沟. 桂壁朱门新邸第,汉家恩泽问酂侯. 【春游曲三首】令狐楚 晓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 芳树罗仙仗,晴山展翠屏.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风前调玉管,花下簇金羁. 阊阖春风起,蓬莱雪水消. 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春游曲二首】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上苑何穷树,花间次第新. 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 【春游二林寺】白居易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 朝为公府吏,暮作灵山客. 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 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身闲易飘泊,官散无牵迫. 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 是年淮寇起,处处兴兵革. 智士劳思谋,戎臣苦征役. 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春游】白居易 上马临出门,出门复逡巡. 回头问妻子,应怪春游频. 诚知春游频,其奈老大身. 朱颜去复去,白发新更新. 请君屈十指,为我数交亲. 大限年百岁,几人及七旬. 我今六十五,走若下坂轮. 假使得七十,只有五度春.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洛中春游呈诸亲友】白居易 莫叹年将暮,须怜岁又新. 府中三遇腊,洛下五逢春. 春树花珠颗,春塘水麹尘. 春娃无气力,春马有精神. 并辔鞭徐动,连盘酒慢巡. 经过旧邻里,追逐好交亲. 笑语销闲日,酣歌送老身. 一生欢乐事,亦不少于人. 【钱唐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春游】李商隐 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 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 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 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 【襄州春游】皮日休 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 等闲遇事成歌咏,取次冲筵隐姓名. 映柳认人多错误,透花窥鸟最分明. 岑牟单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祢衡.。 3.有关游记的诗句有哪些1、描写春天景色的佳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 ——(宋)徐俯《春游湖》 2、描写夏天景色的佳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寓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望湖楼醉书》 3、描写秋天景色的佳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4、描写冬天景色的佳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花》 5、描写月亮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唐)李白《古朗月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4.有关游记的诗句有哪些1、描写春天景色的佳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船撑出绿荫来。 ——(宋)徐俯《春游湖》 2、描写夏天景色的佳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寓意》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望湖楼醉书》 3、描写秋天景色的佳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4、描写冬天景色的佳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花》 5、描写月亮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唐)李白《古朗月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6、含有各种颜色的佳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唐)王维《相思》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成一行。 ——(唐)白居易《寄水部张籍员外》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菩萨蛮·大柏地》 7、描写风霜雨雪的诗句 水光涟漪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绝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唐)张谓《早梅》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8、描写山水风光的佳句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白居易《忆江南》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宋)翁卷《野望》 9、描写七彩云霞的佳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张先《天仙子》 10、描写四季花卉的佳句 荷花: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唐)李商隐《赠荷花》 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唐)李商隐《题榴花》 梨花: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唐)刘方平《春怨》 麦花: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芦花: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宋)戴复古《江村晚眺》 水仙: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 ——(宋)黄庭坚《水仙花》 菜花: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书徐公店》 杜鹃: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 ——(唐)施肩吾《杜鹃花词》 稻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桃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葵花: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桂花: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唐)王建《十五夜望。 5.山水游记的古诗的赏析杜甫《望岳》 栏目:唐诗鉴赏 作者:情诗网 2004-9-14 23:59:00 浏览:1692 相关信息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取为压卷,屹然作镇。”(《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6.写景优美的古文写景的古文最好的是《水经注》! 如其中描写三峡的景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空缺之意)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 还有《水经注·河水·孟门山》: 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杨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一宿体宁,两宿心怡,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袁家渴记》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土娄)为类。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柳宗元《小石潭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 王勃《藤王阁序》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论》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于时九月,天高露请,山空月明,仰视星光皆光大,如适在人间。 苏轼《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李孝光《雁山十记·观石梁记》: 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领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 刘基《清风阁记》 唐顺之《竹溪记》 袁宏道《满井游记》 王质《游东林山水记》 徐霞客《游恒山日记》《游太华山日记》《游雁宕山日记》《游兰溪》 谭元春《再游乌龙潭记》 差不多了吧,个人认为古文写景还是《水经注》看的爽,表达清晰,语言干练,意境优美。苏轼曾说:“今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