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天门山古诗 全部《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诗,全文原文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白话文释义: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 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这首诗都用白描,紧扣题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 全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充分显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2.关于天门山的古诗望天门山 诗人:李白 朝代: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赏析】 《望天门山》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3.关于“天门山”的古诗有哪些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唐代:李白《望天门山》 白话文释义: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2,进帆天门山,回首牛渚没。 川长信风来,日出宿雾歇。故人在咫尺,新赏成胡越。 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出自唐代:李白《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白话文释义:扬帆再行来到天门山,回头望去牛头渚已被掩没。 大江长啊季风按时吹来,太阳升起夜雾消散。老朋友近在咫尺却未见面,不能共同欣赏奇景相隔如胡越。 寄您一枝青青的兰花,愿我俩和谐美满友谊长存。 3,迥出江上山,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沉青霭。——出自唐代:李白《姑孰十咏之天门山》 白话文释义:远远出现于江面上的天门山,两座山峰隔江相对。 江岸掩映在松色中显出了寒意,巨石将江浪激成花一样碎。天边的群山参差起伏,缥缈立于晚霞外围。 航船随着落日远去,四看山色苍苍,如同沉于一片青霭。 4,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出自唐代:李白《横江词·其四》 白话文释义:好像是海神来过之后一样,又来了一阵恶风,巨浪拍击着天门山,打开了山门石壁。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这里的风浪吗,浪涛像连绵的山峰喷雪而来。 5,扬帆下芜湖,梁山在吾目。大江从西来,天门势如束。 ——出自明代:管讷《过芜湖望天门山》 白话文释义:扬帆起航到安徽芜湖,梁山的壮观景色映入眼帘。江水滔滔从西边涌来,到天门山势如破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