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全唐诗鹿柴

1.鹿柴这首诗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作品名称

鹿柴

作品别名

鹿砦

创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五言绝句

作品原文 听语音

鹿柴

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3,复照青苔上4。

注释译文 听语音

词句注释

鹿柴(zhài):王维辋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白话译文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2.鹿柴等十五首诗的写作背景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

鹿柴(寨),是辋川的地名。 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竟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了。

“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也许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

“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

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沓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

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

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

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

整首诗就象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本无轩轻之分。

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不健康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不免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而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

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

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

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

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

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

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贾岛墓 在县城南郊安泉山。长12米,宽、高各3米,砌石为垣。

现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户参军浪仙之墓”。墓前有清建瘦诗亭,内陈历代文人吊唁贾岛的石刻诗文。

贾岛(公元779-843),字浪仙,亦作阆仙,范阳(今北京房山)人。唐代著名诗人。

唐开成五年(公元840),贾岛61岁时迁来普州(今安岳县),任司仓参军。他到任后,曾组织讲学。

政务之余常去南楼(南门外过街楼,1958年拆除)读书作诗。曾写出《夏夜。

3.鹿柴这首诗最大的写作特点是

鹿柴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充满了绘画的境界)。

扩展:

《鹿柴》是王维山水诗中的重要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空灵境界的追求和喜爱,这也是他隐居辋川中的乐趣之一。这首诗的主要特色是充满了绘画的境界。

《唐诗别裁》卷十九发挥刘之说,谓:“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可见王维此诗与陶渊明的空灵、隐逸是类似的境界。此诗是其中第五首,以不见人影而人语清晰可闻来反衬空山之幽静。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王维诗的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段。《王孟诗评》云:“无言而有画意”。《诗法易简录》“人语响,是有声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写空山不从无声无色处写,偏从有声有色处写,而愈见其空。严沧浪所谓'玲珑剔透'者,应推此种。”供参考。

4.求一首四句五言诗,带赏析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

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

前人或谓杜甫这首诗“与儿童属对何异”。无非讥其造语平淡,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殊不知,这正是功力老到之处。

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苏轼也说:“大凡为文……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这两句话用来评价杜甫这首五绝,至为恰当。

5.鹿柴的作者是谁

鹿柴的作者是谁?鹿柴的读音

【导读】:鹿柴是一首描绘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幽静景色的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奇特的现象着笔创造了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因为“柴”是一个多音字,所以鹿柴的读音很多人都读不准确,下面来看一下鹿柴的读音介绍

鹿柴是一首描绘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幽静景色的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奇特的现象着笔创造了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因为“柴”是一个多音字,所以鹿柴的读音很多人都读不准确,下面比一比装修网的小编就带大家看一下鹿柴的读音以及鹿柴的作者是谁

鹿柴的读音

因为“柴”是一个多音字,所以很多人第一次看见鹿柴的时候都会读错这个“柴”字的读音,那鹿柴正确的读音到底是怎样的呢?

【鹿柴的读音】:lù zhài

《鹿柴》这首诗的“柴”为什么读“zhài”呢?这还要从诗人所作田园组诗《辋川集》说起,《辋川集》是作者在辋川别墅所作的一些诗,全都是咏写辋川一带景物的诗作。原集有序说:“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从这里可以知道,“鹿柴”是王维辋川别墅附近的一处胜景;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古诗文中的“柴”有两个读音,柴薪的“柴”读chài;柴篱的“柴”一作“砦”,同“寨”,读zhài,作“栅篱”解,也指有篱落的村墅。而在这里“鹿柴”的“柴”就是做地名讲的,应该和后者同音,所以读作zhài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读chài而读zhài的原因,以后大家碰到这个词语可千万不能够读错了;

鹿柴的作者是谁?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主要成就: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

主要作品:《王摩诘文集》等

十五岁时王维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张九龄执政,拔擢王维为右拾遗;第二年,调任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担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这段时间的王维悠闲自在,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但是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过了一年,长安被叛军攻陷,王维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上元二年(761年),王维逝世。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王维这一生从满腔积极的政治抱负开始,后因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到后来过上半官半隐的生活,时间和证据消磨的他的意志和抱负;

以上就是关于鹿柴的读音以及鹿柴的作者是谁的介绍(

6.<<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作者是谁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简要评析] 这首《鹿柴》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重要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空灵境界的追求和喜爱,这也是他隐居辋川中的乐趣之一。这首诗的主要特色是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宋人刘辰翁在《唐诗品汇》卷三十九中说:“无言而有画意”。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九发挥刘之说,谓:“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王维此诗与陶渊明的空灵、隐逸是类似的境界。这就是说,本诗优长之处在于苏轼评论王维时所说的“诗中有画”。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空同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两者结合,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本诗的重要艺术手法便是反衬,用以突出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即幽寂两字,表现在前两句中是“不见人”,后两句中是“青苔上”。前两句,诗人目的是写他在山中“不见人”,因而山只是一座“空”山。接着一声“人语响”,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这同南朝梁人王籍所写的名句“鸟鸣山更幽”中以鸟的声响来反衬山之幽静是一致的。同样,后两句中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青苔上”的“幽”景。但他却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一片漆黑,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幽处自幽,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幽处就显得更幽了。此诗反映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

7.帮忙在<全唐诗>中找以"绿~~~"为题的诗

以下为唐代题目中带绿字的诗

作者 题目 首句

宋之问 琴曲歌辞·绿竹引 青溪绿潭潭水侧

万齐融 三日绿潭篇 春潭滉漾接隋宫

陆龟蒙 袭美将以绿罽为赠因成四韵 三径风霜利若刀

徐夤 谢主人惠绿酒白鱼 早起雀声送喜频

杨奇鲲 岩嵌绿玉 天孙昔谪下天绿

陆希声 阳羡杂咏十九首·绿云亭 六月清凉绿树阴

白居易 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见寄,制成衣服,以 绿丝文布素轻褣

温庭筠 原隰荑绿柳 迥野韶光早

姚合 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 结构立嘉名

韩偓 甲子岁夏五月自长沙抵醴陵贵就深僻以便 职在内庭宫阙下

徐夤 绿鬓 绿鬓先生自出林

李元纮 绿墀怨 征马噪金珂

杜牧 绿萝 绿萝萦数匝

李贺 绿水词 今宵好风月

卢肇 绿阴亭 亭边古木昼阴阴

李贺 绿章封事 青霓扣额呼宫神

汪遵 绿珠 大抵花颜最怕秋

乔知之 绿珠篇 石家金谷重新声

李昌符 绿珠咏 洛阳佳丽与芳华

刘商 绿珠怨 从来上台榭

宋之问 绿竹引 青溪绿潭潭水侧

徐仲雅 残句:衰兰寂寞含愁绿 衰兰寂寞含愁绿

路半千 残句:夜静槛前调绿绮 夜静槛前调绿绮

李适 残句:夜瑟弦惊绿流水 夜瑟弦惊绿流水

元稹 曹十九舞绿钿 急管清弄频

皮日休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 轻裁鸭绿任金刀

施肩吾 春日美新绿词 前日萌芽小于粟

朱休 春水绿波 芳时淑气和

韦应物 萼绿华歌 有一人兮升紫霞

曹唐 萼绿华将归九疑留别许真人 九点秋烟黛色空

白居易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绿野堂开占物华

刘禹锡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 蔼蔼鼎门外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 旧径开桃李

李益 赋应门照绿苔 宫阙何年月

路半千 残句:杯浮绿酒邀君醉 杯浮绿酒邀君醉

路半千 残句:洞中仙草严冬绿 洞中仙草严冬绿

来鹄 残句:回眸绿水波初起 回眸绿水波初起

李德裕 残句:检经求绿字 检经求绿字

李适 残句:径草渐生长短绿 径草渐生长短绿

符载 残句:绿迸穿篱笋 绿迸穿篱笋

李白 残句:绿鬓随波散 绿鬓随波散

路半千 残句:绿耳半蔓湘浦竹 绿耳半蔓湘浦竹

路半千 残句:绿萝剪作三春柳 绿萝剪作三春柳

温庭筠 残句:绿树绕村含细雨 绿树绕村含细雨

杜牧 残句:绿水棹云月 绿水棹云月

路半千 残句:绿杨近浦堪垂钓 绿杨近浦堪垂钓

灵澈 残句:绿竹岁寒在 绿竹岁寒在

以下为全唐诗检索结果

·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事⑴………姚合

·绿萝⑴………………………………杜牧

·三日【一作上巳】绿潭篇⑴………万齐融

·曹十九舞绿钿………………………元稹

·谢主人惠绿酒白鱼…………………徐夤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刘禹锡

·绿章封事【为吴道士夜醮作】……李贺

·绿珠…………………………………汪遵【…

·春日美新绿词………………………施肩吾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皮日休

·绿鬓…………………………………徐夤

·重伤【一作哭】杨攀处士二首【…许浑

·甲子岁夏五月自长沙抵醴陵贵就…韩偓

·萼绿华歌……………………………韦应物

·萼绿华将归九疑留别许真人………曹唐

·绿墀怨………………………………李元紘

·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白居易

·绿水词⑴……………………………李贺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⑴……………白居易

·元九以绿丝布白轻褣【一作容】…白居易

·春水绿波……………………………朱休

·袭美将以绿罽为赠因成四韵………陆龟蒙

·绿珠咏………………………………李昌符

·绿珠篇【万首绝句分此诗为三首…乔知之

·原隰荑绿柳⑴………………………温庭筠

·绿珠怨………………………………刘商

·绿竹引………………………………宋之问

/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