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东坡的诗句

1.苏东坡诗词全集

苏东坡(苏轼)诗词: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3、《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5、《蝶恋花·春景》

宋代: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译文: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2.苏东坡的诗句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其一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3.【有关写苏东坡的诗词

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跋东坡》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 《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 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

4.苏东坡的词

清茶一杯话诗词之苏东坡篇 2003-5-28 22:48:00 阿潜 阅读2560次 只是由于步入社会太久,对于诗词便成了忘却的记忆,由于懒惰和闲散的性格,对于诗词的爱好仅限于那些通俗易懂又能引起共鸣的篇章,最是见不得诗词等平仄等理论,如此说来我应该是对诗词并无任何研究,可能会有人笑话我写这样的文章是过于张狂,而我觉得记录下读诗词的那一份感动和想法也未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我想余秋雨先生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余先生的《苏东坡突围》、《遥远的绝响》对我的审美趋向起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来想将文章题目改为《清茶一杯话诗词之北宋词》,但想到我绝无实力写如此大的一篇文章,即使写恐怕也要写成一本厚厚的书,所以觉得还是从小出着手写一个文化界之外的普通人对苏东坡诗词的一些感悟比较好一些。 关于苏东坡这个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实先前除了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外,他并没有给我太多的感触,即使是这首词也并未在我心里掀起多大的风浪,只是觉得写的有点波澜壮阔的感觉,所以我现在常觉得,太容易太经常提起的东西反而是最容易忽略的东西。

此前对苏东坡的认识仅限于家中的《古文观止》中的前后赤壁赋,及至阅读了余先生的《苏东坡突围》便开始对这个落魄却潇洒乐观的老先生感起兴趣来。当然在这里少不得提一下这篇文章中引用的一首词: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我想这首大名鼎鼎的词必定打动过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心,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当你在失意深夜徘徊的时候我想你定然会想起它的。

当我还在不断追求那种清新亮丽用词风格的诗词的时候,苏东坡的一首浣溪沙将我从那种对诗词的直观视觉刺激层次引入了利用大脑建立意境的层次,好比让我从一个二维的空间进入了一个三维的空间。 这首词全文如下: 蔌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当读到这首看来似乎不起眼的词时候,仿佛我也变成了一个夏日里长途跋涉的路人,这是一个阳光很强烈的夏日午后,走进了一个长满枣树的江北小村,枣花和透过树叶的阳光洒落在沾满灰尘的外衣和行囊之上,偶有马车经过,掀起一阵尘土,百年的古柳下有戴着头笠的老汉卖这黄瓜……,而作者这时又渴又累,面对身旁的这户人家,他迟疑的敲了一下门,将面对他的是怎样一个主人呢???这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如今提苏东坡词,必曰豪放派,关于他的豪放风格的词想必大家早已烂熟于胸,在此我将自己很喜欢的一首送给大家: 水调歌头 快哉亭作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这首词虽比不上《念奴娇·赤壁怀古》那么的豪放大气,但是也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开阔,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致。 苏东坡是个全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说,单说词他也同样可以从展示其细腻之处,同样在此送上三首供大家欣赏。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阮郎归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 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东坡之所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千百年来其魅力不减,我想这与其词中所写的“情”也有很大的关系,下面的这三首词,将一个有血有肉,重感情的有时候也会伤痛、多愁善感,有时却也俏皮一个苏东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南乡子 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5.有关写苏东坡的诗词

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跋东坡<;醉翁操>;》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

《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

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

6.苏东坡的诗词

婉约的:

水龙吟

【宋】苏轼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③。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7.苏东坡的诗词有哪些呢

太多了。现存诗3900余首。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诗词赋】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明末陈洪绶绘《东坡图》

《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

《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赠刘景文》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3]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蝶恋花·密州上元》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洞仙歌·冰肌玉骨》《洞仙歌·江南腊尽》《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

明代孙克弘绘《东坡小像》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浣溪沙·寓意》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减字木兰花·春月》《减字木兰花·空床响琢》

《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作品(4张)

《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满江红·江汉西来》《满江红·清颍东流》《满庭芳·三十三年》《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南歌子·雨暗初疑夜》《南乡子·寒雀满疏篱》《南乡子·凉簟碧纱厨》《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南乡子·送述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沁园春·孤馆灯青》《沁园春·情若连环》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阮郎归·初夏》《少年游·去年相送》《哨遍·为米折腰》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水调歌头·中秋》

8.苏东坡诗词佳句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与物寡情怜我老,遣春无限赖君诗。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

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乱石穿崩,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万事到头皆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酒无多少醉为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非旧无以为守,非新无以为进。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9.求任意一首东坡的诗词鉴赏,800字左右,

江城子 密州出猎①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③亲射虎,看孙郎.④ 酒酣胸胆尚开张.⑤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⑥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品评1】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以上主要写在‚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念奴娇①赤壁怀古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④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⑤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⑥ 【注释】 ①又名《百字令》.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③千堆雪:流花千叠.④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小乔为乔玄次女,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为赤壁之战十年前事. ⑤‚笑应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装. ⑥酹: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品评】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谪居黄州时作.上片咏赤壁,下片怀周瑜,最后以自身感慨作结.起笔高唱入云,气势足与‚黄河之水天上来‛相侔,而且词境壮阔,在空间上与时间上都得到极度拓展.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涌出,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接着借‚人道是‛疑似之言,把江边故垒和周郎赤壁挂上了钩. 乱石崩云‛ 三句正面写赤壁景色, 惊心骇目.陆游《入蜀记》说赤鼻矶‚亦茆冈尔,略无草木‛.范成大《吴船录》亦云:‚赤壁,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及‘蒙茸峻岩’之境,东坡词赋微夸焉.‛词中把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的气氛和声势.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 ‚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苏轼这一年四十七岁了,不但功业未成,反而待罪黄州,同三十左右就功成名就的周瑜相比,不禁深自感愧. 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东坡题跋》卷一记李邦语:‚周瑜二十四经略中原,今吾四十,但多睡善饭,贤愚相远如此.‛苏轼对此颇有同感.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人间如梦‛,举杯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一醉销愁了. 这首怀古词兼有感奋和感伤两重色彩,但篇末的感伤色彩掩盖不了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