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溪》古诗诗意是什么古诗诗意体现作者爱梅花,一边走一边找梅花,不让人来扫地,这样不好看,很珍惜梅花。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唐代 张籍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 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译文: 从爱新梅好,在寻找一条斜。 不教人打扫石,恐怕有损落来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时贞元十四年,张籍北游,途径梅溪的感受所作,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荐张籍,贞元15年在长安进士。 此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全诗委婉曲折而动人。除了它所表现的是作者喜爱梅溪这一因素外,其在艺术上的高妙也是促使它成为名作的重要原因。 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梅溪。 2.古诗红梅全诗句宋代诗人王十朋《红梅》 原文: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译文: 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红梅和桃李开花的样子原来就不同,红梅经历了风雪,身上还有雪的痕迹。 它却还是不承认自己的色彩很红艳。 扩展资料 诗词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红梅独特的姿态和个性。 诗人以红梅的口吻劝说“桃李莫相妒”,意思是,桃李不要嫉妒我红梅。桃李嫉妒红梅什么呢? 诗人紧接着道出“夭资元不同”,这是回答前一句所说的相妒,劝说桃李不要嫉妒的是:红梅和桃李开花茂盛的样子原来就是不同的。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前一句用“犹”字转折,写出了红梅经历寒霜之后现状,从而点出红梅谦虚的品质。因为从冬天过来,红梅身上还留有傲霜斗雪的痕迹,所以虽然是红梅,却不肯“十分红”。 诗词典故 梅花在寒冬依然不屈地绽放,象征我们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斗、不畏艰难的可贵品质。都在它身上得到很好地体现。 古代就有诗人咏诗歌颂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出自宋代王安石《梅花》,是说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梅花也被认为是最有气节的花种。另外梅花虽然生长环境恶劣,但是依然快乐的绽放,表达了一种迎接希望的乐观的性格。 梅,在中国文人雅士的观赏花木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它与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举为“岁寒三友”。 在古人咏唱的梅中,大略有三种:杨梅、腊梅和梅,但严格地讲,岁寒三友指的是梅。古人对梅的认识,在《诗经》里已有许多表现。 汉代时,汉武帝的上林苑已栽植有多种梅树。宋代时,街市上卖梅花,以梅插瓶养梅已是十分普遍。 南宋《群芳备祖》、明代《群芳谱》、清康熙钦定《广群芳谱》,均推梅花为群花之首,民国时期的南京政府,曾定梅花为国花,在1987年上海举办的全国性传统名花评选中,梅花亦名列榜首。可见,梅花不仅为古代文人雅士最爱,也受到了古今人们的一致追慕。 梅作为审美意象而大量出现在诗词歌赋里,始于六朝。萧纲的《梅花赋》将梅花早落比作女子青春短暂,韶华易逝,更多的六朝文人则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梅在三春花卉中独特品性的挚爱。 在唐朝文人的笔下,梅花具备了更多更广的意向和精神内涵。诗人们述离别、念故乡、咏美人,无不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梅花之中。 南宋时期,梅花成为“天下尤物”,文人咏梅风热炒,不少咏梅诗词亦成千古绝唱。在文人大量创作诗词作品的同时,从宋代起画梅也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画科,杨无咎、赵孟坚、王冕、陈录、金农等画梅大家的佳作或墨色淡雅,或璀璨绚丽,气韵静逸,画绝古今。 古代文人赞赏梅花是从外表直至骨髓的,他们投射在梅花中的雅趣,从颜色、香味、姿态到风骨神韵来体现梅花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情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梅。 3.请问《隔梅溪令》这首诗词是什么意思“好花不与殢香人。” 起笔运用提空描写,开宗明义,直接点出词人伤花惜别之旨 ,空中传恨。好花即梅花,亦暗喻所念之情人。 以好形容花,纯然口语而一往深情。殢香人是词人自道。 好花不共惜花人,美人不与怜香惜玉者,传尽天地间一大恨事。“浪粼粼 。” 词人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想象之中,遂觉此梅花所傍之溪水,碧浪粼粼,将好花与惜花人遥相隔绝。正是盈盈一水,隔断万古柔情。 接上句说花,点题说溪,亦暗藏伏笔,启下句“春风归去”,流水自无情。惟其流水春风如此无情,反衬出词人之深情。 所以,小令中绝无赘笔,处处须苦心经营,但断不可露出斧凿痕迹。“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 。”想望好花,在水一方。 只怕重归花前,已是春风吹遍,绿叶成阴,好花已无迹可寻。“绿成阴”,既有花落人去之感慨,又有年华渐老之无奈。 又恐二字,更道出年年伤春伤别的无限伤感。玉钿本为女子之首饰,此转喻梅花之芳姿。 此词本以好花象征美人,此则用首饰象喻好花,喻中有喻,而出入无间,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尤妙者,由玉钿之一女性意象,遂幻出过片之美人形象,真是奇之又奇。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 。” 全幅词境本来全是想象,过片二句,则是想象中之想象,可谓梦中之梦 ,幻中之幻。梦寐中,词人忽与久违之美人重逢,共荡扁舟于波心,恍若遨游于云表。 “小横陈”三字承上句而来,为连绵句,描绘出美人斜倚舟中之“横陈 ”二字,白石词以“清空”为本色非此二字,不足以写出美人之奇艳,不足以尽传心中之美感。状以小字,愈见化艳冶为美好。 碧浪粼粼,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实为词人平生梦寐追求所幻出的具备理想神采之意境。然而,梦有梦后人醒,云有风流云散。 结笔二句,已从梦幻跌回想象中之现境 。“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梦醒云散,如花美人无法寻觅,即好花亦亦不可得。 从过片至结笔,词境情节呈大幅度跳跃,裁云缝月之妙,在盈盈二字。盈盈本为美人之形容,此又借美人转喻好花之芳姿,一语双关,美人之形象又幻化为想象中之好花。 句首下一漫字,写尽好花亦不可求之失落感。惜花人空向孤山山下寻觅好花,而好花终不可得,整个春天,唯闻翠禽对鸣而已。 词中之孤山,借为好花之地之代语而已。空向好花之地寻觅好花,意味着惜花人纵然重归故地,也已是花落人空,唯有绿叶成阴,鲛销泪痕了。 一春二字结穴,用凄美之字面,象征时间之绵延,写出词凄艳哀绝的爱情悲剧,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了。结句暗用一则神异传说。 暗用这一故事,愈增全幅词境如梦如幻的朦胧美感。 4.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白居易《啄木曲》 莫买宝剪刀,虚费千金直。 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 莫磨解结锥,徒劳人气力。 我有肠中结,知君解不得。 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 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 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 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 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 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 不如饮此神圣杯,万念千忧一时歇。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意缄心事,独语斜难。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陆游《沈园》(二首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张籍《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温庭筠《清平乐》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 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知行。 柳永《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林逋《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旗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徐再思《[双调]蟾宫曲·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音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症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叫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柳永《玉胡蝶》 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柳永《戚氏》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晏几道《阮郎归》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昔日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落泪。(周邦彦《解连环》)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周邦彦《蝶恋花》) 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蔡伸《苏武慢》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周紫芝《鹧鸪天》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 忘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 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史达祖《夜合花》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 史达祖《三姝媚》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刘克庄《贺新郎》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木兰花》 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卢祖皋《江城子》 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 卢祖皋《宴清都》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潘方《南乡子》 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吴文英《夜合花》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吴文英《浣溪沙》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黄孝迈《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