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鉴赏辞典苏轼

1.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

宴山亭(赵佶,裁剪冰绡) 木兰花(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 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 御街行(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 千秋岁(张先,数声鶗鴂)

醉垂鞭(张先,双蝶绣罗裙) 一丛花(张先,伤高怀远几时穷) 天仙子(张先,水调歌头持酒听)

青门引(张先,乍暖还轻冷) 菩萨蛮(张先,哀筝一弄湘江曲) 木兰花(张先,相离徒有相逢梦)

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身)

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 清平乐(晏殊,金风细细) 木兰花(晏殊,燕鸿过后莺归去)

木兰花(晏殊,池塘水绿风微暖) 木兰花(晏殊,绿杨芳草长亭路) 踏莎行(晏殊,祖席离歌)

踏莎行(晏殊,小径红稀) 蝶恋花(晏殊,六曲阑干偎碧树) 凤箫吟(韩缜,锁离愁连绵无际)

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 南歌子(欧阳修,凤髻金泥带)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

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 诉衷情(欧阳修,清晨帘幕卷轻霜) 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欧阳修,谁道闲情抛弃久) 蝶恋花(欧阳修,几日行云何处去)

木兰花(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 浪淘沙(欧阳修,把酒祝东风) 青玉案(欧阳修,一年春事都来几)

曲玉管(柳永,陇首云飞) 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 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采莲令(柳永,月华收) 浪淘沙慢(柳永,梦觉透窗风一线) 定风波(柳永,自春来)

少年游(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 戚氏(柳永,晚秋天) 夜半乐(柳永,冻云黯淡天气)

玉蝴蝶(柳永,望处雨收云断) 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迷神引(柳永,一叶扁舟轻帆卷)

竹马子(柳永,登孤垒荒凉) 桂枝香(王安石,登临送目) 千秋岁引(王安石,别馆寒砧)

清平乐(王安国,留春不住) 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 蝶恋花(晏几道,梦入江南烟水路)

蝶恋花(晏几道,醉别西楼醒不记) 鹧鸪天(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 生查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

木兰花(晏几道,东风又作无情计) 木兰花(晏几道,秋千院落重帘暮) 清平乐(晏几道,留人不住)

2.宋词鉴赏请说说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窗前,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为悼念他死去的妻子而作的《江城子》。

苏轼与妻子王弗共同生活了十多年后,王弗因病去世,归葬家乡四川眉山的祖坟。 王弗死后十年,苏轼有一次在梦中与亡妻相会,醒后写下了这首词。

所以,词一开始就点明十年来两人生死阻隔。首先,词人通过两个假设的情景写极度的思念。

第一个设想是,想和千里之外的孤坟中的亡妻,共同诉说死别后的悲凉,这是不可能的愿望,却显出了词人的一片痴心;第二个是进一步的设想,纵然有一天与亡妻相见,也应该互不认识了吧?因为这些年来,自己奔波官场,历经沧桑,以致灰尘满面,头发斑白,已不是过去的我了! 紧接着上半阕表达的情感,在词的下半阕中,词人则紧扣题意,围绕“梦”展开描写。 词人终于在梦中回到了家乡,并在梦中见到了十年来日夜思念的妻子。

他看见妻子正坐在小窗前,梳理着满头秀发。词人只选取了妻子生前极平常的一个生活细节,而“梳妆”,正是他记忆深刻、永难忘怀的情形,抒情十分真切动人。

而此时梦中相逢了,却又对面不能言,只有泪千行。 虚实相生,情境真实,的确是千回百转,无声胜有声。

在词的最后,写梦后之情,幽冷的明月,照着埋葬亡妻的长满短松树的山冈,这正是令词人最为悲痛的时候。全词以写景结束,既显得情意悠长,又照应了前面的“孤坟”,造成回环反复的抒情结构。

这首词,上半阙直抒思念之情,因情成梦;下半阙虚写梦境,梦中含情,情与梦浑然一体。 这首《江城子》,是一首使人荡气回肠的悼亡词。

3.宋词鉴赏

注释 1. 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一0七四),苏轼时任杭州通判。

杨元素:名绘,时为杭州太守,与苏轼时常诗词唱和。 2. 柯:草木的枝茎。

玉蕤:比喻白色的梅花。蕤(ruí):下垂的装饰物。

3. 英:花,花片。卮(zhī):酒器。

4. 痛饮:开怀畅饮。 5. “坐客无毡”句:《晋书·吴隐之传》载吴隐之为官清廉,勤苦同于贫庶,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

《新唐书·郑虔传》载郑虔著书八十余篇,诸儒服其善著书,时号“郑广文”。在官贫约甚,杜甫曾赠诗曰:“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此句言酒醉之时,连坐无毡席的寒冷都不知道了。 6. 酒阑:饮酒结束时。

阑:残尽。 7. 离离:分披繁盛的样子。

8. 微酸:指梅子。著枝:生于枝上。

词牌知识: 〔题考〕 南乡即南国,唐人称南中。本词初为单调,创于欧阳炯;【词律】所收,有其二十七,二十八字两首。

如“路入南中,恍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纤纤抬素手。”固为本意也。

迨冯延已始添作双调,成今体之五十六字。欧阳修前后首句俱减为四字,名[减字南乡子]。

南歌子 唐教坊曲名。此词有单调双调。

单调者,始自温庭筠词。词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

张泌词,本此添字,因词有“高卷水晶帘额”句,名《水晶帘》。又有“惊破碧窗残梦”句,名《碧窗梦》。

郑子聃有《我爱沂阳好》词十首,更名《十爱词》。双调者有平韵仄韵两体。

平韵者,始自毛熙震词,周邦彦、杨无咎、僧挥五十四字体,无名氏五十三字体,俱本此添字。仄韵者,始自《乐府雅词》,惟石孝友词最为谐婉。

周邦彦词,名《南柯子》。程垓词,名《望秦川》。

田不伐词,有“帘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 〔作法〕 本调五十六字。

首句五字,与[浪淘沙]首句同,第二句为仄起平韵之七言句,而第三字不能作仄。第三句为七言仄句,不用韵;句法与[浪淘沙]第四句同。

第四句为两字句,例用平平,协韵。末句与第二句同。

后阕概同前阕。 格式一: ●●○○●, ○○●●△。

⊙○⊙●●○△, ⊙●⊙○⊙●●○△。 * * * * * 格式二: (前片) ●●○○●, ○○●●△。

⊙○⊙●●○△, ⊙●⊙○⊙●●○△。 (后片) ●●○○●, ○○●●△。

⊙○⊙●●○△, ⊙●⊙○⊙●●○△。 * * * * * 格式三: (前片) ⊙●○○●, ○○●●△。

⊙○⊙●●○△, ⊙●⊙○⊙●●○△。 (后片) ⊙●○○●, ○○●●△。

⊙○⊙●●○△, ⊙●⊙○⊙●●○△ ⊙●○○●●△(协平韵) 赏析一: 1. 东坡梅词云:“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张右史集》有《梅花十绝》,《后山集》有《梅花七绝》。其无己《七绝》,乃文潜《十绝》中诗,但三绝不是,未知竟谁作者。

其间有云:“谁知檀萼香须里,已有调羹一点酸。”用东坡语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一) 2. (杨万里绝句:“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

)持以与此《南乡子》开端二语相比,苦水(顾随号)不嫌他杨诗无神,却只嫌他杨诗无品。 “满”字、“看”字,颊上三毫,一何其清幽高寒,一何其湛妙圆寂耶? 一首《南乡子》,高处、妙处,只此开端二语。

(顾随《顾随文集·东坡词说》) 3. 全词既不句句粘住在梅花上,亦未尝有一笔怠慢了梅花。此即所谓不即不离,妙合无垠。

(《唐宋词鉴赏辞典》) 赏析二: 本词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的第四年即熙宁七年(1074)初春,是作者与时任杭州知州的杨元素相唱和的作品。词中通过咏梅、赏梅来记录词人与杨氏共事期间的一段美好生活和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上片写寒雀喧枝,以热闹的气氛来渲染早梅所显示的姿态、风韵。岁暮风寒,百花尚无消息,只有梅花缀树,葳蕤如玉。

在冰雪中熬了一冬的寒雀,值此梅花盛开之际,既知大地即将回春,自有无限喜悦之意。开头两句“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生动地描绘了寒雀对于物候变化的敏感。

它们翔集在梅花周围,瞅准空档,便争相飞上枝头,好象要细细观赏花朵似的。寒梅着花,原是冷寂的,故前人咏梅,总喜欢赋予梅花一种孤独冷艳的性格,本词则不然。

作者先从向往春天气息的寒雀写起,由欢蹦乱飞的寒雀引出梅花,有了鸟语花香的意味,而梅花的性格也随之显得热乎起来。顾随先生自云早年极喜杨诚斋的绝句:“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

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但读了苏轼此词以后,看法有了变化。

他说:“持以与此《南乡子》开端二语相比,苦水(按顾随自号苦水)不嫌他杨诗无神,却只嫌他杨诗无品。”“‘满’字、‘看’字,颊上三毫,一何其清幽高寒,一何其湛妙圆寂耶?”“一首《南乡子》,高处、妙处,只此开端二语。”

(《顾随文集·东坡词说》)顾随深赏极爱开端二语,自是不差,而从“满”、“看”两字悟出“清幽高寒”及“圆寂”之说,似有未谛。“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踏散芳英落酒卮”,进一步从寒雀、早梅逗引出赏梅之人,而逗引的妙趣也不可轻轻放过。客来花下,寒雀自当惊飞,此原无足怪,妙在雀亦多情,迷花恋枝,不忍离去,竟至客来花下,尚未觉察,直至客人坐定酌酒,方始觉之,而惊飞之际,才不慎踏散芳英,则雀之爱花、迷花、惜花已尽此三句之中,故花之美艳绝伦及客之为花所陶醉俱不待繁言而明。

再说,散落之芳英,不偏不倚,恰恰。

4.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读书不能感潮流。最经典的当数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鉴赏系列。该书于80年代陆续出版,包括《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两本)《元曲鉴赏辞典》《古文鉴赏辞典》《中国新诗鉴赏辞典》等等,推荐唐诗、宋诗、和唐宋词,一共四本。

推荐理由:

一、该书一出,全社会诗词鉴赏风气始流行,各出版社跟风而起,随之鉴赏书开始泛滥,鱼目混珠。

二、该书在鉴赏辞典里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何以见得呢?因为80年代的出版社多以务实为主,无投机赚钱之心机,市场购买力有限,所以上海辞书出版社这一系列可谓古典鉴赏类辞书的始作俑者,我家这本1983年12月第1版的《唐诗鉴赏辞典》1536页,才9.8元。后无来者,是指该书汇及当时国内几乎全部的诗词研究大家,如萧涤非、夏承焘、唐圭璋、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俞平伯、余恕诚、缪钺、霍松林、沈祖棻、傅庚生等学界大家(可上网查查他们的成就),很多人现已仙逝,而且其学术成就及诗词修养后才也根本不可能超越。所以说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鉴赏词典。

三、现在的辞典类书籍哗众取宠者多,不求质量,只求利润,或以价格取胜,或以教子吸引父母眼球,内容无非是找些研究生、在校生批量生产,有的甚至在网上搜集后,找一名教授作序或推荐,最好的也不过是搬用已逝大家的作品不用给稿费哟。而上海辞书系列当时可是国内全部约稿而成。

四、国内各大书店好像都有销售,版本应该相同,但价格已不是从前了。买好书,不应该心疼钱,应该是世世代代传下去都是经典的那一种。

不知介绍的全不全面,全是个人观点,自家有一套,是一本一本买回来的(因为当时是陆续出版的),偶尔翻阅,受益无穷。

5.我想写一篇有关《苏轼的婉约词》方面的毕业论文一些材料我到现在还

内容提要 : 苏轼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也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人,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

这是在我们以前学过的教材中经经常提到的。虽然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但是他的词中温婉含情的婉约词作的数量并不少于慷慨激昂的豪放词作的数量。

对苏轼词的婉约词风前人已有论述,但是有过于片面化,本文主要从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言情)、婉约词的重要内容(咏物)、婉约词的基本特征(意境之美)三个方面,通过对苏轼的几首代表性的婉约词的分析,从而展现出苏轼词风的婉约凄美的一面,从而使人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苏轼。 关键词:婉约;题材;内容;特征婉约一词,即委婉含蓄之意。

婉约词不仅是一种文学题材,也是一种创作手法。自后唐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派开始,闺怨、相思、离情别绪、春花秋月便成词作的一大题材。

婉约词上承花间词,与花间词一脉相承,但是与在花间词相比,婉约词内容上去其浮艳多分雅致,形式上以蕴藉雅正见长,语言秀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传统题材上都有很大的创新。 在苏轼以前的北宋词坛仍是以及婉约词为主流,主要是一些男女相思、闺阁幽怨的艳情之作,直至苏轼才打破了婉约词以艳情为题材的范围,将婉约词推入正宗高雅的文学殿堂。

[注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037--1101)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神宗熙宁年间,因于主张新法的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被贬为杭州通判,苏轼词的创作就是从此时开始的。

元丰二年,因在著名的“乌台诗案”中被以“作诗讪谤朝廷”之罪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词来抒发心中的忧愤,表达他的人生态度。

哲宗元佑年间,高太后临朝,司马光执政,苏轼被召回京,被委任为朝奉朗知登州,后迁为礼部朗中,又迁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又历任知杭州、知颍州、知扬州、知定州。哲宗亲政后,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

徽宗即位后,在遇赦北归的路途中,于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 苏轼一生在宦海中浮浮沉沉,心中种种忧愤,都成为其创作的源泉。

[注B]一、婉约词的传统题材--言情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它以情动人,道尽人世间的喜乐悲愁。在北宋苏轼以前的词人言情的主题不外是以代言体的形式写一些闺怨、相思、离愁别绪、春花秋月等。

苏词主要是突破了晚唐以来“词为艳科”的庸俗品位,“诗余”的附庸地位,只写闺怨、别情的题材范围,将词推到了正宗的文学艺术高雅的殿堂。在言情方面,苏轼描写的至情至性的爱情词,颠覆了艳情词的俗套,给人以凄美、委婉的高雅享受。

一《蝶恋花》(记得花屏初会遇):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注1]“记得画屏初会遇”是写美妙爱情的开始,与心上人在画屏之间初次相见,现在依然清楚的记得,令人难忘。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是写美妙爱情的破灭。“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是写男子在爱情破灭后对女子的痴恋相思。

美丽的春光几度从窗前走过,而对她的思念未减半分。说明自己是在没有希望的等待中度过。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低眉垂眼,假装要走开,却笑着整理自己的头发。

写出了女性的娇怩之态和心底的秘密。“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收敛起眉头不说话,不是对他的无情,而出于女性的娇羞。

一个女孩子怎么好意思在人前表达自己的爱情呢?可是越是这样越能招人疼爱。全词以男子无尽的缠绵相思和甜美的回忆作结。

这是一首柔情似水的纯爱情词。 它毫不掩饰的写了一个男子的单相思。

作者这里描写的单相思之情是健康的,是朴素的,就像爱情本身那么健康,就像生活本身那朴素。这首词没有一点前人词作的艳情成份,给人凄婉,缠绵的无奈之感。

充分显示出苏轼对言情题材的婉约词的革新。二《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2]这是一首千古传颂的悼亡词,是苏轼写给原配王弗的。这首词抒发的情感自然深挚、凄恻、哀婉、缠绵,在苏轼婉约风格的词中堪称一绝。

王弗于治平二年(1065年)逝世,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岁次乙卯,距离妻子死去刚好为十年,所以说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是说词人即使不去思念亡妻,也无法忘怀。可见王弗在词人心中的份量有多重,既然无法忘记难免会有想起的时候。

这一句看似矛盾,事实并不矛盾。“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想到爱妻已死,感慨万千,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办法在一起诉说这些年的凄凉遭遇。“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是词人的一种假设,即使彼此相逢,只怕也相互不认识了。十年的宦海浮沉,早已容颜非昔,鬓发全白,为下文的记梦作铺垫。

“夜来幽梦忽。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