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元稹》全文卷三百九十六卷396_1 「思归乐」元稹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 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 浮生居大块,寻丈可寄形。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 君看赵工部,八十支体轻。交州二十载,一到长安城。 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 归朝新天子,济济为上卿。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长安一昼夜,死者如陨星。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 况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亭。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 红餐日充腹,碧涧朝析酲。开门待宾客,寄书安弟兄。 闲穷四声韵,闷阅九部经。身外皆委顺,眼前随所营。 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荣。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 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灵。 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 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此诚患不至,诚至道亦亨。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卷396_2 「春鸠」元稹 春鸠与百舌,音响讵同年。如何一时语,俱得春风怜。 犹知化工意,当春不生蝉。免教争叫噪,沸渭桃花前。卷396_3 「春蝉」元稹 我自东归日,厌苦春鸠声。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 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平。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 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 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荡涤反时气,然后好晴明。卷396_4 「兔丝」元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卷396_5 「古社」元稹 古社基址在,人散社不神。惟有空心树,妖狐藏魅人。 狐惑意颠倒,臊腥不复闻。丘坟变城郭,花草仍荆榛。 良田千万顷,占作天荒田。主人议芟斫,怪见不敢前。 那言空山烧,夜随风马奔。飞声鼓鼙震,高焰旗帜翻。 逡巡荆棘尽,狐兔无子孙。狐死魅人灭,烟消坛墠存。 绕坛旧田地,给授有等伦。农收村落盛,社树新团圆。 社公千万岁,永保村中民。卷396_6 「松树」元稹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 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 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卷3 2.古诗《元稹》全文卷三百九十六卷396_1 「思归乐」元稹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 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 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 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 浮生居大块,寻丈可寄形。 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 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 君看赵工部,八十支体轻。 交州二十载,一到长安城。 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 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 归朝新天子,济济为上卿。 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长安一昼夜,死者如陨星。 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 况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 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亭。 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 红餐日充腹,碧涧朝析酲。 开门待宾客,寄书安弟兄。 闲穷四声韵,闷阅九部经。 身外皆委顺,眼前随所营。 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荣。 所以官甚小,不畏权势倾。 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 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灵。 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 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 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 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此诚患不至,诚至道亦亨。 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卷396_2 「春鸠」元稹 春鸠与百舌,音响讵同年。 如何一时语,俱得春风怜。 犹知化工意,当春不生蝉。 免教争叫噪,沸渭桃花前。卷396_3 「春蝉」元稹 我自东归日,厌苦春鸠声。 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 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平。 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 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 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 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 荡涤反时气,然后好晴明。卷396_4 「兔丝」元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卷396_5 「古社」元稹 古社基址在,人散社不神。 惟有空心树,妖狐藏魅人。 狐惑意颠倒,臊腥不复闻。 丘坟变城郭,花草仍荆榛。 良田千万顷,占作天荒田。 主人议芟斫,怪见不敢前。 那言空山烧,夜随风马奔。 飞声鼓鼙震,高焰旗帜翻。 逡巡荆棘尽,狐兔无子孙。 狐死魅人灭,烟消坛墠存。 绕坛旧田地,给授有等伦。 农收村落盛,社树新团圆。 社公千万岁,永保村中民。 卷396_6 「松树」元稹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 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 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卷3。 3.(元稹《菊花》)古诗的解释菊 花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秋丛,即丛丛的秋菊.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年代】:唐 【作者】:元稹——《菊花》 【内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作者】 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白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 【注释】: 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 【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我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么的。 4.唐诗《菊花》作者元稹内容内容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偏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 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 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 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我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 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 5.元稹的诗,越多越好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离思五首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麹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遣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春鸠 春鸠与百舌,音响讵同年。 如何一时语,俱得春风怜。 犹知化工意,当春不生蝉。 免教争叫噪,沸渭桃花前。 芳树 芳树已寥落,孤英尤可嘉。 可怜团团叶,盖覆深深花。 游蜂竞钻刺,斗雀亦纷拏。 天生细碎物,不爱好光华。 非无歼殄法,念尔有生涯。 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 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 雨露贵平施,吾其春草芽。 兔丝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种竹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 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 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 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 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 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 虫豸诗·蜘蛛(三首) 蜘蛛天下足,巴蜀就中多。 缝隙容长踦,虚空织横罗。 萦缠伤竹柏,吞噬及虫蛾。 为送佳人喜,珠栊无奈何。 网密将求食,丝斜误著人。 因依方纪绪,挂罥遂容身。 截道蝉冠碍,漫天玉露频。 儿童怜小巧,渐欲及车轮。 稚子怜圆网,佳人祝喜丝。 那知缘暗隙,忽被啮柔肌。 毒腠攻犹易,焚心疗恐迟。 看看长祆绪,和扁欲涟洏。 虫豸诗·浮尘子(三首) 可叹浮尘子,纤埃喻此微。 宁论隔纱幌,并解透绵衣。 有毒能成痏,无声不见飞。 病来双眼暗,何计辨雰霏。 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 已微于蠢蠢,仍害及仁人。 动植皆分命,毫芒亦是身。 哀哉此幽物,生死敌浮尘。 但觉皮肤憯,安知琐细来。 因风吹薄雾,向日误轻埃。 暗啮堪销骨,潜飞有祸胎。 然无防备处,留待雪霜摧。 分流水 古时愁别泪,滴作分流水。 日夜东西流,分流几千里。 通塞两不见,波澜各自起。 与君相背飞,去去心如此。 西还 悠悠洛阳梦,郁郁灞陵树。 落日正西归,逢君又东去。 遣昼 密竹有清阴,旷怀无尘滓。 况乃秋日光,玲珑晓窗里。 旬休聊自适,今辰日高起。 栉沐坐前轩,风轻镜如水。 开卷恣咏谣,望云闲徙倚。 新菊媚鲜妍,短萍怜靃靡。 扫除田地静,摘掇园蔬美。 幽玩惬诗流,空堂称居士。 客来伤寂寞,我念遗烦鄙。 心迹两相忘,谁能验行止。 红芍药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 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 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 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受露色低迷,向人娇婀娜。 酡颜醉后泣,小女妆成坐。 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 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结植本为谁,赏心期在我。 采之谅多思,幽赠何由果。 和乐天秋题牡丹丛 敝宅艳山卉,别来长叹息。 吟君晚丛咏,似见摧颓色。 欲识别后容,勤过晚丛侧。 月临花(临檎花) 临风飏飏花,透影胧胧月。巫峡隔波云,姑峰漏霞雪。 镜匀娇面粉,灯泛高笼缬。夜久清露多,啼珠坠还结。 寒 江瘴节候暖,腊初梅已残。夜来北风至,喜见今日寒。 扣冰浅塘水,拥雪深竹阑。复此满尊醁,但嗟谁与欢。 别孙村老人(寒食日) 年年渐觉老人稀,欲别孙翁泪满衣。 未死不知何处去,此身终向此原归。 和乐天刘家花 闲坊静曲同消日,泪草伤花不为春。 遍问旧交零落尽,十人才有两三人。 褒城驿二首 容州诗句在褒城,几度经过眼暂明。 今日重看满衫泪,可怜名字已前生。 忆昔万株梨映竹,遇逢黄令醉残春。 梨枯竹尽黄令死,今日再来衰病身。 代杭人作使君一朝去二首 使君一朝去,遗爱在人口。 惠化境内春,才名天下首。 为问龚黄辈,兼能作诗否。 使君一朝去,断肠如锉檗。 无复见冰壶,唯应镂金石。 自此一州人,生男尽名白。 和裴校书鹭鸶飞 鹭鸶鹭鸶何遽飞,鸦惊雀噪难久依。 清江见底草堂在,一点白光终不归。 夜池 荷叶团圆茎削削,绿萍面上红衣落。 满池明月思啼螀,高屋无人风张幕。 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 昔在京城心,今在吴楚末。千山道路险,万里音尘阔。 天上参与商,地上胡与越。终天升沉异,满地网罗设。 心有无眹环,肠有无绳结。有结解不开,有环寻不歇。 山岳移可尽,江海塞可绝。离恨。 6.唐朝元稹古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历来被人们所喜爱.请做简要赏析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7.元稹著名的古诗有哪些1、菊花 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2、离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3、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4、离思五首 唐代: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5、遣悲怀三首·其二 唐代: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身后意 一作:身后事)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