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押韵字

1.在古诗中什么字是押韵字

押韵 亦称“压韵”。

作诗歌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旧因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

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 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 古人押韵是按韵书的。

古人所谓的“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韵书压韵也是很和谐的。

宋代以后,由于语音的变化较大,诗人仍然按旧韵书压韵,就不那么和谐了!今天如果我们写旧体诗,并不一定要按古人的韵书,但是如果要学习旧体诗词,还是要了解古代的韵书的,这样,我们才不致误认为古人写诗不押韵! 一三五不论 格律诗平仄格式的通俗口诀。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略称。

谓七言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上拘,第二、四、六字必须按照格式,平仄相间,不能变动。由此类推,五言诗句则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个口诀简洁明快,但不全面、不准确,对有些句型便不适用。 三、律诗 举例的诗里有一些入声字,在必须用仄声的位置上的已经注明,其它的入声字不再标注。

格式说明: (一)五言律诗:分平起和仄起四种 1、仄起首句不入韵 2、仄起首句入韵,首句换“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3、平起首句不入韵, 4、平起首句入韵,首句换“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二)七言律诗:分平起和仄起四种 1、平起首句入韵 2、平起首句不入韵 3、仄起首句入韵 4、仄起首句不入韵 如何记住近体诗的格式?。

2.关于古诗的押韵

去听听网络歌曲《自挂东南枝》很押韵,歌词如下:

少壮不努力

不如自挂东南枝

去年今日此门中

映日荷花别样红

飞流直下三千尺

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一别西风又一年

明朝散发弄扁舟

载将离恨过江南

在河之洲

月上柳梢头

独上兰舟

问君能有几多愁

却道天凉好个秋

青青河畔草

二月春风似剪刀

花落知多少

今日少年明日老

空山新雨后 自挂东南枝

欲穷千里目 自挂东南枝

亲朋无一字 自挂东南枝

人生在世不称意 不如自挂东南枝

秋风肃肃晨风飔 菊残犹有傲霜枝

廉颇老矣 宛转蛾眉能几时

举杯邀明月 一枝红杏出墙来

低头思故乡 一枝红杏出墙来

采菊东篱下 一枝红杏出墙来

侯门一入深似海 N枝红杏出墙来

车辚辚 马萧萧 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之夭夭 且向花间留晚照

日边红杏倚云栽

蓬门今始为君开

仰天大笑出门去

无人知是荔枝来

卧龙跃马终黄土

美人帐下犹歌舞

蓬莱文章建安骨

此时有子不如无

诗书万卷

落纸如云烟

下笔千言

须无一字不用典

离题万里若等闲

爷娘闻女来 举身赴清池

阿姊闻妹来 自挂东南枝

小弟闻姊来 琵琶声停欲语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 安能辨我是雄雌

亲射虎 看孙郎 一见知君即断肠

置彼周行 一树梨花压海棠

问君何所之 宣城太守知不知

危楼高百尺 宣城太守知不知

此物最相思 宣城太守知不知

江州司马青衫湿 宣城太守知不知

红酥手 将进酒 你既无心我便休

雨疏风骤 韶华不为少年留

东风不与周郎便

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深忽梦少年事

惟梦闲人不梦君

后宫佳丽三千人

铁杵磨成绣花针

出师未捷身先死

分明怨恨曲中论

满园春色关不住

芦橘杨梅次第开

病中垂死惊坐起

笑问客从何处来

欲得周郎顾 从此君王不早朝

春眠不觉晓 从此君王不早朝

无端嫁得金龟婿 从此君王不早朝

轻拢慢捻抹复挑 从此君王不早朝

长亭外 古道边 一行白鹭上青天

争渡争渡 栗深林兮惊层巅

道路阻且长 不如高卧且加餐

人生不相见 不如高卧且加餐

驱车登古原 不如高卧且加餐

蒌蒿满地芦芽短 不如高卧且加餐

思悠悠 恨悠悠 独立小楼风满袖

知否知否 与尔同销万古愁

望采纳

3.古诗的押韵是什么

1、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2、举例说明: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lou。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you。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zhou。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chou。

这首诗押“ou”韵,韵脚为:楼、悠、洲、愁。

4.找押韵的唐诗5首

不错,律诗没有不押韵的。有五言律和七言律。杜甫的律诗确立了唐律的顶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奉赠王中允(维)」杜甫

中允声名久,如今契阔深。共传收庾信,不比得陈琳。

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穷愁应有作,试诵白头吟。

「奉答岑参补阙见赠」杜甫

窈窕清禁闼,罢朝归不同。君随丞相后,我往日华东。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红。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

「寄高三十五詹事」杜甫

安稳高詹事,兵戈久索居。时来如宦达,岁晚莫情疏。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5.古诗押韵规则

若想学习古今诗词创作,不能不先搞懂弄通韵律。

韵律就好比诗词创作入门的敲门砖,也是诗词创作的基础。没有韵律的诗词,就会失去感情色彩和美感,也就象是一杯白开水,品之无味。

但凡有韵律的诗词,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朗诵起来声情并茂、动听悦耳。

闻者的感情随着诗中的意境跌宕起伏,使人觉得有一种流畅回环的韵律美。 为了使朋友们更好地了解诗词的韵律,下面我们就简去繁先将诗词韵律(以今韵为主)作一简介: 一 韵辙 刘勰的《文心雕龙——声律》有“同声相应为之韵”的话,虽然和我们现代的解释有出入,但还是揭示了汉语词句语体的基本特征。

我们通常指的韵辙,其实就是戏曲、曲艺以及诗词、歌词的专用名称——合辙押韵。也就是诗词等当中的词句与词句,呼应起来有合辙押韵的关系。

1 合辙押韵 所谓合辙押韵,简单地说就是指两个韵母相同的句尾字相押。大家都知道,汉字的读音是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组成的(少数字只有韵母)。

如“汉”字,它的声母是h,韵母是an ,合起来读han (汉)。而合辙押韵同声母无关,如“弹”字,声母:d,韵母:an 。

虽然二字读音不同,但用的是把同一个韵母—an 运用到诗句的尾字中,以起到合辙押韵的作用。现编两句说明:铮铮铁汉,犹如炮弹。

两个句尾字押的都是an韵,读起来顺口易记, 也是诗词语体的基本特征。 2 韵辙分类 现代普通话的概念是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话为表准的语音。

我个人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提倡用以北京话为标准的今(新)韵,这是因为古韵实在是令大多数人不易掌握,也不利于初学者的学习和创作。从现代人创作的诗词(含歌词等)来看,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十三辙”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来合辙押韵的。

“十三辙”即十三韵辙之意。这种韵辙的分类,起之于明清,约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从语音的具体内容来看,就是将几个发音相近的韵部相互通融合并,也称通押。下面就将比较通行的韵辙名称及所含的韵母和收音列成一个简表,供大家参考: 辙 名 包含的韵母 收音一 七 i (—i) v (er) i v姑 苏 u u发 花 a ia ua a梭 波 o e uo o e 乜 斜 ie ve ie ve怀 来 ai uai ai灰 堆 ei uei ei遥 条 ao uao ao由 求 ou iou ou 言 前 an ian uan van an人 辰 en in uen vn en江 阳 ang iang uang ang 中 东 eng ing ueng ong iong eng ong 以上就是十三辙表,供各位朋友参考。

3 押韵方式 诗词押韵的方式,既有传统的继承,也有现代的创新和发展。现代诗词的韵式一般都比较灵活,甚至有的诗词连韵都不要了,如有的散文诗或者自由诗根本就没有韵,只是词句的排列组合有诗词的模样而已。

笔者倒是认为:只要是诗词,还是应该有韵律的,有韵律的诗词才能算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诗词。但诗词作者对押韵的方式却是有一定的选择的,这是因为选择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对诗词意境表达的完美与否,起着较大的作用。

方式选择的不合适,会直接影响诗词内容的表达,削弱诗词的美感。诗词作者一般都回采用如下的几种押韵方式:(1) 通韵 一首诗里句句押韵,也就是说通篇押韵就叫通韵(排韵),也有俗称铁打韵的。

其特点是韵感特强,诗意较浓,易读易记。缺点是有时为了考虑押韵,限制住了词句的选择,从而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笔者将在本版发的《随着-------》一帖,就是选择的通韵,押的是“灰堆”韵,请查阅。(2) 跳韵 这是较常见的韵式,跳一句一韵,也叫隔句韵或双句韵,就是每隔一句一韵,单句不论,双句必韵,也有起句也韵的。

其特点是韵点分布工整,有较强的韵感。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象通韵那样句句必韵,这样可以省去一半的句子因考虑押韵而影响词句的选择和内容的发挥。

请参看笔者将发的《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一帖,用的就是跳韵。(3) 变韵 一般的长诗很难做到一韵到底,因为过长的篇幅只用一个韵,使诗意的表达和词句的选择,会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诗词作者往往采取变韵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也就是在一首长诗中,采取两个以上的韵,就叫着变韵。这个韵式在长诗中比较多见,笔者就不举例说明了。

(4) 交韵 就是奇数句和偶数句各自押韵,即相互交替押韵。这种韵式最早见于《诗经》,现代诗里也有,但不是很多见。

笔者还是现作一首小诗句加以说明:蜡烛燃烧柔弱的身体,是为给别人带来光明。她一生都在毁掉自己,用泪迹书写光荣生平。

一`三句用的是“一七韵”;二`四句用的是“中东”韵,这就是交韵。(5) 抱韵 有的诗词作者还采取这样一种韵式,尽管不多见但时有出现。

就是在四句一节的诗中,一 四句押韵,抱着二`三句的押韵。为更好的说明问题,笔者还是写一首拙诗加以说明:爱你不需要原因,不存在任何距离。

只要决定作的事,就需要努力勤奋。 一`四句押韵,二`三句押韵。

前者用的是“一七”韵,后这用的是“人辰”韵,前者抱着后者的韵。这种韵式更为少见,在这里就不多作说明了。

(6) 叠韵 这里的“叠”不是指前后字的叠,而是指前后句的叠,是指诗句中前后两句的末尾两字的押韵相同。也就是说“韵角”(末尾)两字有两个韵,最后一字是轻音节韵,这种韵式在诗词里也就更为罕见了,倒是在曲艺和儿歌中比较多。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