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质量的古诗词有哪些1,《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民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雪梅》 作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作者:苏轼-宋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 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5,《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作者:刘克庄-宋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2.关于质量的古诗词有哪些1,《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民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雪梅》 作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己亥杂诗》 作者: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作者:苏轼-宋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 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5,《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作者:刘克庄-宋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3.关于品质的古诗词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出处】宋·苏辙《盛南仲知衡州》 【讲解】正:使端正。意思是: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出处】《礼记·中庸》 【讲解】涂:同"途"。意思是: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就不能算是君子),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 去得一分己私,便是一分圣学。 【出处】明·高拱《本语》卷三 【讲解】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论语·季氏》 【讲解】患:忧虑,害怕。寡:少。意思是: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出处】《国语·越语上》 【讲解】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讲解】摩:通"磨"。倜傥(ti tǎng):卓异。意思是:古时发财做官而名誉不著的人,不知多少,只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 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 【出处】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讲解】意谓人要有人格,要有独立性,要自我尊重,不可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出处】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三回 【讲解】浊:浑浊,形容卑劣的手段。意思是:宁可一生清白贫穷,不可用卑劣的手段致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4.有关质量的诗词有哪些有关质量的诗词: 1. 《定风波·两两轻红半晕腮》 宋代:苏轼 十月九日,孟亨之置酒秋香亭。 有双拒霜,独向君猷而开,坐客喜笑,以为非使君莫可当此花,故作是篇。 两两轻红半晕腮,依依独为使君回。 若道使君无此意,何为,双花不向别人开。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 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 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2.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宋代: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3.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宋代: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4.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宋代: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5.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宋代: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5.古诗和古诗词有什么区别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还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 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 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 《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6.关于“品质”的古诗词有哪些1,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 苏辙 2,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3,自觉心是进步之母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4,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5,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6,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7,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8,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9.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10,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11,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根,学人言语——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 12,宁可清贫,不可浊富。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1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 15, 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 《礼记·中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