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茅草屋的诗句

1.描写古代茅草屋的句子

1、走进屋子,环往四周,明媚的阳光从竹窗洒下来,那的桌子上也洒满了阳光。桌上摆着一张微黄的素绢,旁边放着一枚端砚,笔筒里插着几支毛笔。

2、地下室的窗口对着街道,因为怕小孩子们扔石头,装上一面百叶窗,又挂满了从篱笆上,沟渠边和田野间采来的奇形怪状的野草,……

3、房间当中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4、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5、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春睡海棠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幅对联,其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6、墙上挂着用金银各色丝线绣着狩猎图的帐幔,那绣工在当时可算得是最精致的了。床上铺着一块同样富丽的绸罩单,四围挂着紫色的短幔。

7、淡淡的檀木香充斥在身旁,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细细打量一番,身下是一张柔软的木床,精致的雕花装饰的是不凡,身上是一床锦被,侧过身,一房古代女子的闺房映入眼帘,古琴立在角落,铜镜置在木制的梳妆台上,满屋子都是那么清新闲适。

8、整个房间都挂满了用金花点缀的深红色土耳其织锦。在房间的凹处,有一样长沙发模样的东西,上面放着几把阿拉伯宝剑,剑鞘是镀金的,剑柄镶嵌着一颗颗晶莹夺目的宝石。

十四、靠近竹窗边,那花梨木的桌子上摆放着几张宣纸,砚台上搁着几只毛笔,宣纸上是几株含苞待放的菊花,细腻的笔法,似乎在宣示着闺阁的主人也是多愁善感。

9、不时飘来一阵紫檀香,幽静美好。榻边便是窗,精致的雕工,稀有的木质。窗外一片旖旎之景,假山,小池,碧色荷藕,粉色水莲。不时有小婢穿过,脚步声却极轻,谈话声也极轻。

10、房间收拾得十分整洁,墙角边放一张简单的床铺,一头是棋盘格花纹的帐幔,另一头却只有粉刷的墙壁。地下铺着泥砖,真是一尘不染,但是很潮湿,好像上回冲洗以后,再也不肯干了。

11、卧榻是悬着葱绿双绣花卉草虫纱帐的拔步床。给人的感觉是总体宽大细处密集,充满着一股潇洒风雅的书卷气。

12、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

13、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14、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份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着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

15、这书房显得这样超凡的安静。空气是平均的,温温的。炉火也缓缓地飘着红色的光。墙壁是白的,白的纸上又印着一些银色图案画,两个书架也是白色的,那上面又非常美观地闪着许多金字的书。

2.描写古代茅草屋的句子

八月秋高(1)风怒号(2),卷我屋上三重茅(3)。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4)长(5)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6)。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7)。

公然抱茅入竹去(8),唇焦口燥呼不得(9),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10)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11)。

布衾(12)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13)。床头屋漏无干处(14),雨脚如麻(15)未断绝。

自经丧乱(16)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17)! 安得(18)广厦(19)千万间,大庇(20)天下寒士(21)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22)见(23)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注释 (1)秋高:秋深。

(2)号:号叫 (3)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表示多。

(4)挂罥(juàn):挂着,挂住,缠绕。罥,挂。

(5)长:高 (6)沉塘坳(ào):沉到池塘水中。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

坳,水边低地 (7)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能,如此,这样。

为,做。 (8)入竹去:进入竹林 (9)呼不得:喝止不住。

(10)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11)秋天漠漠向昏黑(hēi)( 也有版本作"hè”):指秋季的天空浓云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来了。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渐近。

(12)布衾(qīn):棉被。 (13)娇儿恶卧踏里裂:指儿子睡觉时双脚乱蹬,把被里都蹬坏了。

恶卧,睡相不好。 (14)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

屋漏,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15)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向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16)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17)何由彻:意思是,如何才能熬到天亮呢?彻,通,这里指结束,完结的意思。

(18)安得:如何能得到。 (19) 广厦 :宽敞的大屋。

(20)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蔽、掩护。

(21)寒士:“士”原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 (22)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

(23)见(xiàn):同“现”,出现。[1]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怒号,大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到池塘水中。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渴止不住,只好回来,拄着拐杖感叹自己的不幸和世态悲凉。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被子盖了很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因为)屋顶漏雨,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

雨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自从安史之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掩护全天下的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去也心满意足。 展开。

3.形容“茅草屋破旧”的古诗有哪些

形容“茅草屋破旧”的古诗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释义: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描写茅屋的诗句有哪些

《佳人》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北青萝》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

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菩萨蛮·数家茅屋闲临水》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数家茅屋闲临水。

单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点绛唇·海上归来》 年代: 元 作者: 谢应芳 海上归来,鬓毛枯似经霜草。薄田些少。

茅屋园池小。三子犁锄,三妇供萍藻。

村居好。兔园遗稿。

是我传家宝。《古意》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绁足饲饥鹰,鹰饱意未平; 伏枥岂不安,老骥终悲鸣。

士生固欲达,又惧徒富贵。素愿有未伸,五鼎淡无味。

茅屋秋雨漏,稻陂春水深。长歌倾浊酒,举世不知心。

《书感》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人生百忧坐一官,况与群飞接羽翰。两具吴牛给耕足,三间茅屋著身宽。

焄蒿凄怆会不免,简俭寂默差可安。康庄坦坦不整驾,可怜平地生涛澜。

《村居 其二》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茅屋人看小,我居殊觉宽。云开山满座,雨过草平阑。

古意琴三叠,清风竹万竿。养生无别具,壁上破瓢箪。

5.与茅草有关的诗句

《茅屋》

年代: 宋 作者: 陈与义

茅屋年年破,春风岁岁来。

寒从草根退,花值客愁开。

此序添诗卷,乾坤进酒杯。

片云无思极,日暮却空回。

《稠山茅屋》

年代: 宋 作者: 饶鲁

乱山堆翠如削玉,中有幽人结茅屋。

柴扉寂寂掩苍苔,书院萧萧倚修竹。

闲云满堑白日长,咿唔朝暮声琅琅。

芸窗纸破漏月影,石砚水满涵天光。

风尘频动遍丘壑,此处怡然有真乐。

门静应无俗客过,茅深不怕秋风恶。

高人有才济当路,会见徵贤日三顾。

愧我飘蓬石洞人,茅屋青山在何处。

《茅屋》

年代: 宋 作者: 舒岳祥

茅屋不称意,清冷照此心。

白鸥波万顷,黄鸟树千岑。

檐卜炎天雪,蒲萄千日阴。

旧来须此物,隘巷若为寻。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