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齐字的古诗词

1.请查阅齐字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读qí时1、相同;等同;一样。

《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光。”《阿房宫赋》:“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

2、整齐,达到同一高度。《登泰山记》:“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

【又】使……整齐;使……一致。《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同,则宜安抚。”

《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吴榜以击汰。”3、整顿;治理。

《少年中国说》:“修身、~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为政》:“导之以德,~之以礼。”

4、一齐;同时。《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飞,秋水共一色。”

《与妻书》:“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下。”《冯婉贞》:“于是众枪~发,敌人纷堕如落叶。”

5、周代诸侯国,在今山东北部。《屈原列传》:“而~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孙膑减灶》:“韩告急于~。”读jì时1、通“剂”。

调配;配制。《韩非子?定法》:“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药也。”

2、通“剂”。药剂。

《扁鹊见蔡桓公》:“在肠胃,火~之所及也。”。

2.求带有齐字的诗句

天上诗名天下传,引来齐列玉皇前。

(唐·杜荀鹤《依韵次同年张曙先辈见寄之什》)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唐·刘禹锡《九华山歌》)巨塔列名题,诗心亦罕齐。

(唐·曹松《送陈樵校书归泉州》)名秩后千品,诗文齐六经。(唐·韩愈《题张十八所居》)江流爱吴越,诗格愈齐梁。

(唐·郑谷《李夷遇侍御久滞水乡因抒寄怀》)遥知异政荆门北,旧许新诗康乐齐。(唐·崔峒《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更和诗篇名最出,时倾杯酒户常齐。

(唐·张籍《赠别王侍御赴任陕州司马(一作赠王司马赴陕州)》)欲和古诗成窦锦,倍悲秋扇损齐纨。(唐·鲍溶《赠远》)闲心近掩陶使君,诗兴遥齐谢康乐。

(唐·韩翃《赠兖州孟都督》)《古诗十九首》: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阮籍《咏怀》:齐景升牛山,涕泗纷交流。

李白《古风》: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李贺《艾如张》: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

黄庭坚《千秋岁》: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希望可以帮到你。

3.带诗和齐字的诗句

天上诗名天下传,引来齐列玉皇前。(唐·杜荀鹤《依韵次同年张曙先辈见寄之什》)

宣城谢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唐·刘禹锡《九华山歌》)

巨塔列名题,诗心亦罕齐。(唐·曹松《送陈樵校书归泉州》)

名秩后千品,诗文齐六经。(唐·韩愈《题张十八所居》)

江流爱吴越,诗格愈齐梁。(唐·郑谷《李夷遇侍御久滞水乡因抒寄怀》)

遥知异政荆门北,旧许新诗康乐齐。(唐·崔峒《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

更和诗篇名最出,时倾杯酒户常齐。(唐·张籍《赠别王侍御赴任陕州司马(一作赠王司马赴陕州)》)

欲和古诗成窦锦,倍悲秋扇损齐纨。(唐·鲍溶《赠远》)

闲心近掩陶使君,诗兴遥齐谢康乐。(唐·韩翃《赠兖州孟都督》)

4.请查阅 齐字在古文中的意思

◎ 齐 齐 jì 〈名〉 (1) 通“剂”。

调味品 [flavouring] 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以左。——《礼记》 (2) 合金 [alloy]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周礼·考工记·辀人》 (3) 通“跻”。登,升 [ascend] 帝命不违,至於汤齐。

——《诗·商颂·长发》 (4) 另见 qí 基本词义 ◎ 齐 齐 qí 〈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

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 (2) 同本义 [neat;even] 齐,禾麦吐穗上平也。

——《说文》 立如齐。——《礼记·曲礼》 (3) 整齐 [in good order;neat;uniform] 其君齐明衷正。

——《国语·周语》 为齐敬也。——《国语·楚语》 气候不齐。

——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王羲之《题笔阵图》 进退得齐焉。

——《白虎通·礼乐》 (4) 又如:齐均(整齐均匀);齐贝(整齐的贝壳。即“编贝”);齐肃(整齐严肃) (5) 平等 [equal] 齐明而不竭。

——《荀子·脩身》。注:“无偏无颇也。”

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 (6) 又如:齐等(平等) (7) 全,齐全 [all present;all ready;complete] 而民不齐出于南亩。

——《史记·平准书》 各屋子里丫头们将灯火俱已点齐。——《红楼梦》 (8) 又如:齐全人(指家里的长辈及丈夫都全的妇女,被认为是有福气的);人都到齐了 (9) 好 [good] 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唐· 王勃《滕王阁序》 (10) 疾,敏捷 [quick;fast;speed] 齐,疾也。——《尔雅》 齐疾而均,速若飘风。

——《商君书·弱民》 齐给如响。——《荀子·臣道》 多闻而齐给。

——《尚书·大传》 (11) 通“斋”( zhai)。肃敬 [solemn and silence] 而又能齐肃衷正。

——《国语·楚语下》 词性变化 ◎ 齐 齐 qí 〈动〉 (1) 同等,相等 [equal; of the same class,rank,or status] 以给水火之齐。——《周礼·亨人》。

注;“多少之量也。” 大时不齐。

——《礼记·学记 》 与日月齐光。——《楚辞·屈原·涉江》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齐生(指自然中万物生死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齐死(指人生在世,无论贵贱贤愚,长寿短命,其死则同,死而必为腐骨亦同);齐同(一致,同等);齐物(万事万物从大道的眼光来看,没有生死、成毁、美丑的不同,但每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事都有其发生的意义) (3) 整治 [govern]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4) 又如:齐正(平定) (5) 达到同样高度 [be on a level with;reach a certain point or line]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后汉书》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使整齐 [trim] 马不齐髦。

——《仪礼·既夕礼记》 (7) 又如:齐叶 (8) 集合 [assemble]。如:齐人(把人召集齐全) (9) 正好对着 [right down to]。

如:齐头子(劈头盖脸);把玉米秆齐着根儿砍断 (10) 通“斋”( zhāi)。斋戒 [fast] 齐则缁之。

——《仪礼·士冠礼》 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左传·昭公十三年》 子之所慎,齐,战,疾。

——《论语·述而》 (11) 通“资”。资助 [finance;subsidize;support] ◎ 齐 齐 Qí 〈名〉 (1) 朝代名 [Qi Dynasty]。

南北朝时代,南朝萧道成代宋为帝,国号齐,史称南齐(479—502);北朝高洋代北魏为帝,国号齐,史称北齐(550—557) (2) 齐国 [Qi state]。中国周朝分封的诸候国名(公元前1122—前265),在今山东省 求救于齐。

——《战国策·赵策》 (3) 又 质于齐。 齐兵乃出。

齐楚之精英。—— 唐· 杜牧《阿房宫赋》 (4) 又如:齐刀(古代齐国的钱币名);齐人(齐国的人);齐言(齐国的语言) (5) 通“脐”。

肚脐 [umbilicus] 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 环齐而痛,是为何病?——《素问·奇病论》 (6) 通“脐”。中央 [centre] 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列子·黄帝》。注:“齐,中也。”

◎ 齐 齐 qí 〈副〉 (1) 同,并,一齐,皆 [same;in common;simultaneously] 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 一时齐发。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又 两儿齐哭。 百千齐作。

众枪齐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齐行(商人共同抬高市价);齐力(并力,合力);齐手(众人一致,同时动手);齐交(共同交往);齐叫(同声呼喊);齐肩(并肩,同等);齐首(头相齐并列);齐盟(同盟,诸国合盟);齐驱(并列驰驱) ◎ 齐 齐 qí 〈介〉 (1) 从 [from] 县官把那两通卷子都齐头看了,都圈点了许多,都在卷面上画了个大圈。

——《醒世姻缘传》 (2) 又如:齐头(从头) (3) 另见 jì。

5.带有齐字,和慧的诗词,听着美妙,动人的那种

带有齐字诗词:

《离思五首》唐 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谩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麹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城南》宋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宋 毛滂

蝴蝶初翻帘绣。

万玉女、齐回舞袖。

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

任满地、月深云厚。

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带有慧字诗词:

《眼儿媚》宋 杨无咎

柳腰花貌天然好,聪慧更温柔。

千娇百媚,一时半霎,不离心头。

是人总道新来瘦,也著甚来由。

假饶薄命,因何瘦了,剗地风流。

《忆幼子》唐 杜少陵

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

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

《僧院花》唐 白居易

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供参考。

6.以祖开头的诗句有哪些诗句是以“齐”字开

祖道拥万人 —— 唐 · 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祖师亲有语 —— 唐 · 吕洞宾《五言》

祖龙浮海不成桥 —— 唐 · 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祖席离歌 —— 宋 · 晏殊《踏莎行·祖席离歌》

祖国沉沦感不禁 —— 清 ·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齐鲁青未了 —— 唐 · 杜甫《望岳》

齐玉轪而并驰 —— 先秦 · 屈原《离骚》

齐桓闻以该辅 —— 先秦 · 屈原《离骚》

齐唱宪王春乐府 —— 明 · 李梦阳《汴京元夕》

齐歌空复情 —— 唐 · 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7.请查阅 齐字在古文中的意思

◎ 齐齐 jì〈名〉(1) 通“剂”。

调味品 [flavouring]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以左。——《礼记》(2) 合金 [alloy]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周礼·考工记·辀人》(3) 通“跻”。登,升 [ascend]帝命不违,至於汤齐。

——《诗·商颂·长发》(4) 另见 qí基本词义◎ 齐齐 qí〈形〉(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禾麦穗头长得平整的样子。

小篆字形下面多了两条线,表示地面。本义:禾麦吐穗上平整)(2) 同本义 [neat;even]齐,禾麦吐穗上平也。

——《说文》立如齐。——《礼记·曲礼》(3) 整齐 [in good order;neat;uniform]其君齐明衷正。

——《国语·周语》为齐敬也。——《国语·楚语》气候不齐。

——唐· 杜牧《阿房宫赋》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王羲之《题笔阵图》进退得齐焉。

——《白虎通·礼乐》(4) 又如:齐均(整齐均匀);齐贝(整齐的贝壳。即“编贝”);齐肃(整齐严肃)(5) 平等 [equal]齐明而不竭。

——《荀子·脩身》。注:“无偏无颇也。”

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6) 又如:齐等(平等)(7) 全,齐全 [all present;all ready;complete]而民不齐出于南亩。

——《史记·平准书》各屋子里丫头们将灯火俱已点齐。——《红楼梦》(8) 又如:齐全人(指家里的长辈及丈夫都全的妇女,被认为是有福气的);人都到齐了(9) 好 [good]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唐· 王勃《滕王阁序》(10) 疾,敏捷 [quick;fast;speed]齐,疾也。——《尔雅》齐疾而均,速若飘风。

——《商君书·弱民》齐给如响。——《荀子·臣道》多闻而齐给。

——《尚书·大传》(11) 通“斋”( zhai)。肃敬 [solemn and silence]而又能齐肃衷正。

——《国语·楚语下》词性变化◎ 齐齐 qí〈动〉(1) 同等,相等 [equal; of the same class,rank,or status]以给水火之齐。——《周礼·亨人》。

注;“多少之量也。”大时不齐。

——《礼记·学记 》与日月齐光。——《楚辞·屈原·涉江》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唐· 杜牧《阿房宫赋》(2) 又如:齐生(指自然中万物生死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齐死(指人生在世,无论贵贱贤愚,长寿短命,其死则同,死而必为腐骨亦同);齐同(一致,同等);齐物(万事万物从大道的眼光来看,没有生死、成毁、美丑的不同,但每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事都有其发生的意义)(3) 整治 [govern]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梁启超《少年中国说》(4) 又如:齐正(平定)(5) 达到同样高度 [be on a level with;reach a certain point or line]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后汉书》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清· 姚鼐《登泰山记》(6) 使整齐 [trim]马不齐髦。

——《仪礼·既夕礼记》(7) 又如:齐叶(8) 集合 [assemble]。如:齐人(把人召集齐全)(9) 正好对着 [right down to]。

如:齐头子(劈头盖脸);把玉米秆齐着根儿砍断(10) 通“斋”( zhāi)。斋戒 [fast]齐则缁之。

——《仪礼·士冠礼》使五人齐,而长入拜。——《左传·昭公十三年》子之所慎,齐,战,疾。

——《论语·述而》(11) 通“资”。资助 [finance;subsidize;support]◎ 齐齐 Qí〈名〉(1) 朝代名 [Qi Dynasty]。

南北朝时代,南朝萧道成代宋为帝,国号齐,史称南齐(479—502);北朝高洋代北魏为帝,国号齐,史称北齐(550—557)(2) 齐国 [Qi state]。中国周朝分封的诸候国名(公元前1122—前265),在今山东省求救于齐。

——《战国策·赵策》(3) 又质于齐。齐兵乃出。

齐楚之精英。—— 唐· 杜牧《阿房宫赋》(4) 又如:齐刀(古代齐国的钱币名);齐人(齐国的人);齐言(齐国的语言)(5) 通“脐”。

肚脐 [umbilicus]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环齐而痛,是为何病?——《素问·奇病论》(6) 通“脐”。中央 [centre]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

——《列子·黄帝》。注:“齐,中也。”

◎ 齐齐 qí〈副〉(1) 同,并,一齐,皆 [same;in common;simultaneously]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一时齐发。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2) 又两儿齐哭。百千齐作。

众枪齐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3) 又如:齐行(商人共同抬高市价);齐力(并力,合力);齐手(众人一致,同时动手);齐交(共同交往);齐叫(同声呼喊);齐肩(并肩,同等);齐首(头相齐并列);齐盟(同盟,诸国合盟);齐驱(并列驰驱)◎ 齐齐 qí〈介〉(1) 从 [from]县官把那两通卷子都齐头看了,都圈点了许多,都在卷面上画了个大圈。

——《醒世姻缘传》(2) 又如:齐头(从头)(3) 另见 jì。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