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燕赵的古诗词有哪些《逢侠者》 唐 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邯郸侠少年》 唐 郑鏦 夜渡浊河津,衣中剑满身. 兵符劫晋鄙,匕首刺秦人. 执事非无胆,高堂念有亲. 昨缘秦苦赵,来往大梁频.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 唐·王昌龄 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里空寥落.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酒肆或淹留,渔泽屡栖泊.独行备艰难,孰辞干鼎镬.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理道须任贤,安人在求瘼.故交负奇才,逸气包謇谔.隐轸经济策,纵横建安作.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飘飖劳州县,迢递限言谑.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淇水徒自深,浮云不堪托.吾谋适可用,天道岂辽廓.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逢侠者》 【注释】:(1)侠者:豪侠仗义之士。(2)剧孟:汉代著名的侠士,洛阳人。(3)寸心:心中。 【译文】:赵、燕两地多慷慨悲歌的侠士,今天我们相逢于侠士剧孟的故乡洛阳。心中悲壮不平之事向你诉说不完,无奈太阳西斜,只好再次分手而去。 《易水送别》 作者:骆宾王 年代: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1)易水:在今河北省北部易县境内。战国时期,侠士荆轲受燕国太子丹(即诗中的燕丹)的重托,到秦国刺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的秦始皇)。临行时,燕丹等人在易水为其送行。荆轲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与众人诀别。后来刺杀秦王未遂而被杀。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释义:①淇上:淇水之上。淇水,即淇河。在今河南北部。此诗重见高适集,诗题“微”上有“少府”二字。按,细加辨析,此诗当为高适所作。高适尝寓居淇上多年,其集中颇多淇上之诗,而现存的史料却说明昌龄生平未尝涉足淇上,此其一;此诗中自叙曾北上蓟门,浪迹燕赵,历沧洲,经邯郸,淹留酒肆,栖泊渔泽,这些都跟高适的生平事迹相契合,而昌龄则没有这些经历,此其二;高适集中另有与薛三据交往的诗 2.关于燕赵的古诗词一、诗句: 1、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 2、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陈子龙《渡易水》 3、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 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二十七》 4、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钱起《逢侠者》 5、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 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高适《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二、拓展: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三、译文: 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 从曲折绵长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 四野茫茫,转眼又有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犹如动地般的吹起。 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 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 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 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 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 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 那燕赵宛洛之地本来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艳丽其颜如玉般的洁白秀美。 穿著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 《音响一何悲》之曲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声竟似骤雨疾风,听起来分外悲惋动人。 由于听曲动心,不自觉地引起遐思,手在摆弄衣带,无以自遣怅惘的心情。 反复沉吟,双足为之踯躅不前,被佳人深沉的曲调所感动。 心里遥想着要与佳人成为双飞燕,衔泥筑巢永结深情。 3.描写燕赵的古诗逢侠者 唐 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 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邯郸侠少年 唐 郑鏦 夜渡浊河津,衣中剑满身。 兵符劫晋鄙,匕首刺秦人。 执事非无胆,高堂念有亲。 昨缘秦苦赵,来往大梁频。 四望楼——曹邺 楼在洛阳东,今废。 秦时有贵公子贾虚每日宴其上。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 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 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 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 唐·王昌龄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里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 酒肆或淹留,渔泽屡栖泊。独行备艰难,孰辞干鼎镬。 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理道须任贤,安人在求瘼。 故交负奇才,逸气包謇谔。隐轸经济策,纵横建安作。 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飘飖劳州县,迢递限言谑。 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淇水徒自深,浮云不堪托。 吾谋适可用,天道岂辽廓。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4.关于燕赵的古诗词一、诗句:1、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2、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陈子龙《渡易水》3、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 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二十七》4、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 ——钱起《逢侠者》5、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 ——高适《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二、拓展: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三、译文: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从曲折绵长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 四野茫茫,转眼又有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犹如动地般的吹起。 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 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 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 那燕赵宛洛之地本来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艳丽其颜如玉般的洁白秀美。 穿著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音响一何悲》之曲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声竟似骤雨疾风,听起来分外悲惋动人。 由于听曲动心,不自觉地引起遐思,手在摆弄衣带,无以自遣怅惘的心情。反复沉吟,双足为之踯躅不前,被佳人深沉的曲调所感动。 心里遥想着要与佳人成为双飞燕,衔泥筑巢永结深情。 5.关于燕赵的古诗词有哪些《逢侠者》 唐 钱起 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邯郸侠少年》 唐 郑鏦 夜渡浊河津,衣中剑满身.兵符劫晋鄙,匕首刺秦人.执事非无胆,高堂念有亲.昨缘秦苦赵,来往大梁频.《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 唐·王昌龄 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里空寥落.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酒肆或淹留,渔泽屡栖泊.独行备艰难,孰辞干鼎镬.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理道须任贤,安人在求瘼.故交负奇才,逸气包謇谔.隐轸经济策,纵横建安作.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飘飖劳州县,迢递限言谑.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淇水徒自深,浮云不堪托.吾谋适可用,天道岂辽廓.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 《逢侠者》【注释】:(1)侠者:豪侠仗义之士。 (2)剧孟:汉代著名的侠士,洛阳人。(3)寸心:心中。 【译文】:赵、燕两地多慷慨悲歌的侠士,今天我们相逢于侠士剧孟的故乡洛阳。心中悲壮不平之事向你诉说不完,无奈太阳西斜,只好再次分手而去。 《易水送别》作者:骆宾王 年代:唐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释】(1)易水:在今河北省北部易县境内。战国时期,侠士荆轲受燕国太子丹(即诗中的燕丹)的重托,到秦国刺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的秦始皇)。 临行时,燕丹等人在易水为其送行。荆轲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与众人诀别。 后来刺杀秦王未遂而被杀。《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作者介绍】: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 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 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释义:①淇上:淇水之上。 淇水,即淇河。在今河南北部。 此诗重见高适集,诗题“微”上有“少府”二字。按,细加辨析,此诗当为高适所作。 高适尝寓居淇上多年,其集中颇多淇上之诗,而现存的史料却说明昌龄生平未尝涉足淇上,此其一;此诗中自叙曾北上蓟门,浪迹燕赵,历沧洲,经邯郸,淹留酒肆,栖泊渔泽,这些都跟高适的生平事迹相契合,而昌龄则没有这些经历,此其二;高适集中另有与薛三据交往的诗。 6.李白燕赵诗歌自古道: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越乃复仇雪恨之乡。 李白很敬仰侠士的潇洒倜傥、快意恩仇。其《少年行》云:“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 呼庐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在咫尺。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兰蕙相呼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此外,考李白生平可知,李白对于任侠思想不只是钦慕,而是身体力行。 东游淮扬,散金济落魄公子,是其轻财好施;借钱葬好友吴指南,是其存交重义怨情 美人卷珠帘, 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明月度关山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 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送别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行路难三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满山一作暗天 ) 闲来垂钓碧溪上。 ( 碧一作坐 )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二 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 ( 狗一作雉 ) 弹剑作歌奏苦声。 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 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 拥彗折节无嫌猜。 ( 节一作腰 ) 剧辛乐毅感恩分 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 ( 蔓一作烂 ) 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 归去来。 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 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 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 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 ( 雄才一作才多 ) 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 ( 称一作真 ) 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 何须身后千载名。 鸟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 机中织锦一作闺中织妇 ) ( 川一作家 )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 ( 怅然忆远人一作向人问故夫 ) 独宿孤房泪如雨 飞龙引二首 黄帝铸鼎于荆山。 炼丹砂。 丹砂成黄金。 骑龙飞上太清家。 云愁海思令人嗟。 宫中彩女颜如花。 飘然挥手凌紫霞。 从风纵体登鸾车。 登鸾车。 侍轩辕。 遨游青天中。 其乐不可言。 其二 鼎湖流水清且闲。 轩辕去时有弓剑。 古人传道留其间。 后宫婵娟多花颜。 乘鸾飞烟亦不还。 骑龙攀天造天关。 造天关。 闻天语。 长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 过紫皇。 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后天而老凋三光。 下视瑶池见王母。 蛾眉萧飒如秋霜。 长相思 长相思。 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 微一作凝 ) 孤灯不明思欲绝。 ( 明一作寐 ) 卷帏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 美人如花一作佳期迢迢 ) 上有青冥之高天。 ( 高一作长 )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 摧心肝。 上留田行 行至上留田。 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 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 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 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 言是上留田。 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 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 百鸟鸣。 一兽走。 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 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 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 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 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 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 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 塞耳不能听。 春日行 深宫高楼入紫清。 金作蛟龙盘绣楹。 ( 盘绣一作绣作 ) 佳人当窗弄白日。 弦将手语弹鸣筝。 春风吹落君王耳。 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 楼船蹙沓波浪惊。 三千双蛾献歌笑。 挝钟考鼓宫殿倾。 万姓聚舞歌太平。 我无为。 人自宁。 三十六帝欲相迎。 仙人飘翩下云□。 【车并】 帝不去。 留镐京。 安能为轩辕。 独往入□冥。 【上穴下目】 小臣拜献南山寿。 陛下万古垂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