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中带云字的诗有哪些古诗词中带云字的诗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王维《终南别业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李白《清平调·其一》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诗中有云字的古诗,要六首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杜牧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于邺 孤 云 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因风离海上,伴月到人间。洛浦少高树,长安无旧山。徘徊不可驻,漠漠更东还。 唐 李绅 庆 云 见 礼成中岳陈金册,祥报庆云冠玉峰。轻未透林疑待凤,细非行雨讵从龙。卷风变彩霏微薄,照日笼光映隐重。还入九霄成沆瀣,夕岚生处鹤归松。 唐 董思恭 云 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带丹绮罗映,从风枝叶敷。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片片飞来静又闲,楼头江上后山前。飘零尽日不归去,贴破清光万里天。 独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绝】 类别:【山水】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找古诗中带'云'字的诗词带作者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燕字回时,月满西楼.” 苏轼的《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张元千《贺新郞》 “凉生柳岸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王维《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冯子振《鹦鹉曲》 “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李璟《浣溪沙》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张先《天仙子》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王之涣《塞上曲》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柳永《少年游》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柳永《望海潮》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李元膺《洞仙歌》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 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李清照《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苏轼《江城子》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岳飞《满江红》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4.古诗云的意思云,作为一种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作品中被赋予了作者不同的思想。例如,卢思道的《从军行》中,借“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塑造了战斗激烈、绵长的景象。 这里的“云”是从云的浓重沉实的本象形态与战斗凝重紧张的相似点出发,通过这个意象的寄托,使战斗场面更生动,突显其惨重;也使一种厌战之感委婉道出。崔灏的《黄鹤楼》所写的“云”,则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里的“白云”着重把其悠悠千载,依然如故的情景与鹤去楼空、古人已逝、岁月不再的现实相对比,发出的是对人世茫然的深沉感叹。 王维的诗歌最喜写云。“在王维现存的489首诗中(据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据初步统计有83首诗中有‘云’的意象,这表明王维诗中‘云’是一个中心意象。” 同时,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云似乎是最虚实难测的东西。它形态万千、变化无常,恰喻多样不定的世事;它又如此的瞬间变幻,成团的实体一下子就变成雨水消失无踪,因此它最能象征同样似有实无的空幻。 扩展资料: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以唐朝为界限,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唐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古诗中,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很容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一般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古诗 5.含有“云”字的唐诗诗歌一: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诗歌二: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诗歌三: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歌四:渡荆门送别 流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连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歌五: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