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的作品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另作“二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7、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 28、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 2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3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3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32、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侠客行》 33、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34、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3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 36、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37、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乐府·将进酒》 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北风行》 39、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 40、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公无渡河》 4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古风其三》 42、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阶怨》 43、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山东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 4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45、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月下独酌》 46、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江上吟》 47、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江上吟》 48、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玉壶吟》 4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50、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5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平调词》 52、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清平调词》 53、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 5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亿旧游书怀》 5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2.李白有哪些书法作品《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 纸本,纵28.5cm,横38.1cm。草书5行,共25字。 款署“太白”二字。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 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3.李白著名的书画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据说在他生下来后抓阄时,抓到的是一本《诗经》,因此他父亲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有些为难:如果儿子长大后真的成了一位诗人,要是没有一个漂亮的名字岂不遗憾?因此,他父亲就对给儿子起名愈加谨慎,以至于儿子7岁时,也没有给起出名字来。 李白7岁的这年春天,一家人在院子里闲坐时,他父亲为考考儿子的本事,就决定作一首咏春的绝句。他父亲咏了“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后,他母亲想了一会儿吟道:“火烧杏林红霞落”,她的话音刚落,李白就用手指着李树,脱口吟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他父亲一听,在连声叫好的同时,忽然想到:这句诗的头一个字是自家的姓,最后一个“白”字正好道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这不正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好名字吗?于是,他当场就决定儿子的名字就叫李白。 4.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是什么《上阳台帖》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亦是国家一级文物中的“国宝”,被称为“一级甲”。 《上阳台帖》共25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翻译为:王屋山高耸云天,水也是源远流长,这里的景物造化万千,如果不是文采卓越,笔法老成,怎么能够把这里的清秀壮丽表达的真切呢。 这25字既概括了王屋山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亦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其的仰慕之情。 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全贴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 扩展资料: 《上阳台帖》是李白寻找故人,但是发现故人已经逝去,感慨之下而写的书法作品。 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三岁,他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出蜀游三峡,到了江陵,一心想要隐居的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并得到司马承祯的赞赏。 天宝三年,李白厌倦了御用文人的生活,离开了皇宫,并再次到王屋山阳台观,寻访司马承祯,但是等到达阳台观后,才得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 不见其人,惟睹其书法,于是书写了《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字体苍劲,笔法豪迈,古人常说,字如其人,因此看李白的书法,就可以知道他行为的不羁与洒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阳台帖。 5.为什么李白的书法真迹很少由于李白所在的朝代距今稍远,而且对于他的很多书迹现在都是遗失或者毁损的,所以很少有人能够见到的他的书迹。 《上阳台帖》是一份草书,上面的内容苍劲有力,字迹也是潇洒刚劲,它的诞生还是因为有天李白和杜甫、高适三人去王屋山阳台观寻访司马承祯时得知要寻的人已经过世,再看了他的字画之后李白有感而发才写下了这份作品。 随着时间的发展,朝代的更迭,这份书迹也不断的在每一位主人手中流落,其中宋徽宗和乾隆是最为有名的收藏它的人,独创“瘦金体”的宋徽宗在此作品上题字,字里行间表现着对李白书法的称赞之意。 扩展资料: 李白书法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行草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 草书5行,共25字。款署“太白”二字。 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七字。 背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 卷前后钤有宋赵孟坚“子固”“彜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剑术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 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造诣非同一般。 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 据统计,《全唐诗》李白诗中“剑”字共出现了107次,除去作为地名的“剑阁”3次,“剑壁”1次,武器之“剑”犹有103次之多。 属于剑的“铗”出现了1次、“吴钩”1次、“吴鸿”1次、“湛卢”1次、“干将”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莲”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龙泉”4次。总计,“剑”字共出现了118次(统计时把“吴钩霜雪明”。 “空余湛卢剑”,“剑花秋莲光出匣”,“拙妻莫邪剑”,“吾家青萍剑”分别计做1次),分布在106首诗中,约占全诗总数的1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6.张宇书法作品李白诗春夜宴桃李园序作品原文 春夜宴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光阴者,百代之过客②。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③?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④。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⑤。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⑥。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⑦;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⑧。幽赏未已,高谈转清⑨。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⑩。不有佳作,何伸雅怀⑾?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⑿。 ①夫;用在句首,表示阐发议论的语气。 者:用在主语后面,表示语音及语气上的停顿。 逆旅:旅馆。逆,迎,迎止宾客的地方。 ②过客,过路的旅客。 ③而:连接上文,表示顺承关系。 浮生:谓世事无定,人生短促。这是旧时对人生的消极看法。汉贾谊《鹏鸟赋》:“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 几何:多少。 ④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秉,执。《古诗十九首》之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良:实在,的确。 以:原因,道理。也:表示肯定语气。 ⑤阳春:温暖的春天。 烟景:春天的美好景色。 大块:大自然。《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期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自然之称。”清人俞樾认为“大块”就是地。见《诸子评议》卷一。 文章:文通“纹”,章,指章法,合意纹路章法或错综美丽的色彩或花纹。这里指锦绣般的自然景物。 ⑥芳园:即花园。 序:欢舒,畅谈。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亲属关系。 ⑦群季:诸弟。古人兄弟按年龄排列,称伯、仲、叔、季。 惠连:南朝宋文学家谢惠连,陈郡阳夏人。谢灵运的族弟,当时人称他们为“大小谢”。作者借以赞誉诸弟的才华。 ⑧吾人:即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 咏歌:吟诗,做诗。 独惭:犹言自愧。 康乐:即谢灵运。他在晋时袭封康乐公,所以称谢康乐。他是南朝宋的著名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开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这里是作者借以自愧。 ⑨幽:沉静,安闲。 清:清雅。 ⑩琼筵:比喻珍美的筵席。南朝齐谢眺《始出尚书省》诗:“既通金闺籍,复酌琼筵醴。” 坐花:坐在花间。 飞:形容不断举杯喝酒。 羽觞:古代喝酒用的两边有耳的杯子。 醉月:即醉于月下,中间省去介词“于”。上一句的“坐花”结构相同。 ⑾伸:抒发。 雅怀:高雅的情怀。 ⑿依:按照,根据。 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的杯数。晋朝富豪石崇家有金谷园。石崇常在园中同宾客饮宴,即席赋诗,不会做的要罚酒三杯。石崇《金谷诗序》中有“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的句子。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时光是百代的过客。人生飘浮无常,好似梦幻一般,欢乐的日子能有多少呢?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间游乐,确实是有原因的!何况清明温和的春天以秀美的景色来召引我们,大自然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派锦绣风光。现在聚会在桃李芬芳的花园里,畅谈兄弟间的乐事。诸弟聪明过人,都有谢惠连的才华。大家咏诗歌唱,唯独我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感到羞愧。静静地欣赏春夜的景色还没有完了,纵情的谈论又转向清雅。摆出豪华的筵席,坐在花丛中间,酒杯频传,醉倒在月光之下。没有好的诗篇,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如有作诗不成的,按照金谷园的先例,罚酒三杯。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在谋篇方面,采取了缘题生发的方法。这个题目,可分为几个层次,即宴、春夜之宴、春夜桃李园之宴。文章将上述的层次均写到了。而“为欢几何”,则是本序文的宗旨。此外,本文的结构颇具特点。起头关于天地、万物、人生的感喟,将这个寻常的欢宴放在终极关怀的主题之下,使其得到了升华。而结尾“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却又是一种很随意的写法。但文章并不接下去写众人诗咏相竞的精彩一幕,而是悠然搁笔,极引人悬想,千年之后读此文,仍恍觉欢宴正在进行,李白仍在吟诗。 这篇序文极具强烈的抒情性。文中不管是记时、记地、记人、记事,都充溢着进取精神和生活激情。诗人把这种精神和激情,融汇到手足亲情中来抒发,显得真挚而亲切,充实而欢畅,神采飞扬而又充满生活气息。李白诗文以发豪情,抒壮志,慷慨雄浑者居多。像此种心惬意扬,自然清新的生活小记极少。在《李太白集》中,这不算一篇奇文,但它在游玩中阐释人生,在欢乐中寄寓自信,在诙谐中藏有庄重,却是很有特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