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女儿孝顺的诗句有哪些1、《送杨氏女》 唐代: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零泪缘缨流。 白话译文: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2、妇女之孝二十首其十九 李孝女 宋代:林同 奔丧脱贼手,庐墓至终身。 此大丈夫事,谁云一妇人。 白话译文:奔丧后自贼人手中逃脱,便在墓前结庐守丧一生,这是大丈夫才做的事,谁知是一个妇人所为。 3、秦女休行 唐代:李白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 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 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犯刑若履虎,不畏落爪牙。 素颈未及断,摧眉伏泥沙。 金鸡忽放赦,大辟得宽赊。 何惭聂政姊,万古共惊嗟。 白话译文:西门有秦氏之女,名女休,其色美如琼花。她为了祖宗亲之仇,手持白杨刀,大白天前去刺杀仇家。她衣桩上洒满了仇人的鲜血,赢得了为亲人报仇的好名声。 杀人之后,她逃至西山,被关吏所擒获。她的夫婿是燕国王,今日她却被诏拿入狱。虽然她明知犯刑如履虎尾,可是她却丝毫也不畏俱。正当她低眉伏于泥沙之上,行将就刑之时。 忽传来金鸡放赦的消息,赦免了她的死罪。她比古代的侠义之女聂政姊毫不逊色,她的事迹受到后人的热烈颂扬。 4、汝坟贫女 宋代:梅尧臣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白话译文:汝河岸边有个贫穷住家女,边行边哭声音凄凉又悲怆。自己说道:“家中父亲年已老,独生小女孤单没有男丁壮。郡吏抓丁之来何等粗暴相,县官惟命是从不敢来相抗。 督促遣送不要一刻有停留,老态龙钟抓去还要扶拐杖。殷殷勤勤嘱托四旁之近邻,有幸能得众位多多来相帮。最近听说有的同乡已回家,打问消息疑虑生死心慌张。 果然在那冰冰寒冷冬雨中,老父冻僵死在壤河岸边上。女子质柔体弱无力将父拖,横尸旷野又无银钱作埋葬。始知世上生女不如只生男,虽存世上究竟何事可承当。 扪胸声声悲号大呼叫苍天,我生我死到底将是怎么样?” 5、浪淘沙·题花农侍郎女兄秀琼馆遗词 清代:许禧身 割臂奉高堂。药饵亲尝。 心钦孝女志非常。 一旦骖鸾何太速,话也心伤。 白话译文:割手臂侍奉父母,亲自替父母尝药,心里佩服孝女的孝心并非常人。仙人驾着鸾鸟何必这么着急,说着也伤心。 2.赞美女儿孝顺的诗句1、《妇女之孝二十首-其十九-李孝女》宋代林同 奔丧脱贼手,庐墓至终身。 此大丈夫事,谁云一妇人。 白话译文:奔丧后自贼人手中逃脱,便在墓前结庐守丧一生,这是大丈夫才做的事,谁知是一个妇人所为。 2、《秦女休行》唐代李白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白话译文:西门有秦氏之女,名女休,其色美如琼花。她为了祖宗亲之仇,手持白杨刀,大白天前去刺杀仇家。她衣桩上洒满了仇人的鲜血,赢得了为亲人报仇的好名声。杀人之后,她逃至西山,被关吏所擒获。 3、《论语》春秋孔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白话译文: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4、《汝坟贫女》宋代梅尧臣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白话译文:最近听说有的同乡已回家,打问消息疑虑生死心慌张。果然在那冰冰寒冷冬雨中,老父冻僵死在壤河岸边上。女子质柔体弱无力将父拖,横尸旷野又无银钱作埋葬。始知世上生女不如只生男,虽存世上究竟何事可承当。 5、《论语》春秋孔子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白话译文:父母爱的东西,做儿女的也应当去爱;父母尊敬的人,做儿女的也应该去尊敬。 6、《浪淘沙·题花农侍郎女兄秀琼馆遗词》清代许禧身 割臂奉高堂。药饵亲尝。 心钦孝女志非常。 一旦骖鸾何太速,话也心伤。 白话译文:割手臂侍奉父母,亲自替父母尝药,心里佩服孝女的孝心并非常人。仙人驾着鸾鸟何必这么着急,说着也伤心。 3.跪求关于孝顺的诗句,格言与故事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有哪些描写父女亲情的古诗词1.《鹦鹉曲 庞隐图》元 冯子振 团栾话里禅龛住。灵昭女对老庞父。 利名心不挂丝毫,更肯沾风粘雨。 叹黄金散尽还家,逝水看流年去。 只寻常卖簟篱休,这眷属今无讨处。 2.《金溪孝女歌》 元 杨维桢 金溪石,石生银。 凿石石有尽,银令无时磷。 昨夜银官下,山头点银户。 葛家户,无丁惟二女,葛家父苦楚,苦楚与死邻。 二女痛父关一身,骈首跳冶裂焰闇。 裂焰焚身不焚二女心。 天惨惨,神森森,化作双白金。 双白金,盛龙锦,愿作万寿卮,以奉天子饮。 一饮银鬼泣,再饮银令寝。 3.《哀夏孝女》 宋 郑大惠 射生户,北山有虎何不射。 岂不闻夏家有女年十五,随父樵薪入山坞, 父行在前忽遭虎。女见父伤奋不惧, 号泣逐之为虎语。逐之不已虎反顾, 弃其父□衔女去。人言其父死亦苦, 我言最苦是其女。想女失父逐虎时, 眼不见惟见父。射生户, 我今衙告汝。汝这生, 岂无父与母。勿谓官差尚犹豫, 被尔甲兮张尔弩,况虎杀害人多天已怒。 呜呼,虎害人多一若怒, 天又何必使渠生下土。 4.《题田家娶妇图》 明 程敏政 径草如烟柳如幕,日上茅檐鼓声作。 田翁遣女不出村,东舍西邻隔墟落。 新妇驾牛儿跨驴,家人后拥翁前驱。 儿家举酒拦道劝,舅甥几世同桑榆。 耳边阿{弥女}私属父,肩上娇婴肯离祖。 欢声一路到柴关,野伶山歌《柘枝》舞。 两门仿佛朱与陈,乡仪简古民风淳。 华筵肆设竞珠翠,想见纷纷京洛尘。 妇馌男耕罢征戍,安得移家个中住。 长因击节颂年丰,不作催租打门句。 5.《断弦曲》明 李东阳 晨听焦桐声,夜闻断弦音。 阿女有父资,家学在一琴。 生书五经石,死给十吏札。 阿女有父能,八分乃遗法。 司徒坐上叹,胡雏别时哭。 阿女有父情,情钟为谁笃。 有书何必教,有女翻为辱。 君看笋爽女,一死万事足。 5.痛恨不孝女的现代诗句为你写首打油诗吧。 常说生个闺女好, 说是爹妈的小棉袄。 哪知我家不孝女, 忤逆人伦不养老。 自小从不打和骂, 捧在手心当做宝。 含辛茹苦抚养大, 一心只想往外跑。 成婚之后不顾家, 三天两头生口角。 如今我等皆老去, 推三挡四不进孝。 老人终日泪洗面, 行动不便弯着腰。 应绑此女街上游, 天打雷劈不可饶! 见题原创,希望可以帮到你。 6.赞美女儿孝顺的诗句1、《妇女之孝二十首-其十九-李孝女》宋代林同 奔丧脱贼手,庐墓至终身。 此大丈夫事,谁云一妇人。 白话译文:奔丧后自贼人手中逃脱,便在墓前结庐守丧一生,这是大丈夫才做的事,谁知是一个妇人所为。 2、《秦女休行》唐代李白 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 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白话译文:西门有秦氏之女,名女休,其色美如琼花。她为了祖宗亲之仇,手持白杨刀,大白天前去刺杀仇家。 她衣桩上洒满了仇人的鲜血,赢得了为亲人报仇的好名声。杀人之后,她逃至西山,被关吏所擒获。 3、《论语》春秋孔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白话译文: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4、《汝坟贫女》宋代梅尧臣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白话译文:最近听说有的同乡已回家,打问消息疑虑生死心慌张。 果然在那冰冰寒冷冬雨中,老父冻僵死在壤河岸边上。女子质柔体弱无力将父拖,横尸旷野又无银钱作埋葬。 始知世上生女不如只生男,虽存世上究竟何事可承当。 5、《论语》春秋孔子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白话译文:父母爱的东西,做儿女的也应当去爱;父母尊敬的人,做儿女的也应该去尊敬。 6、《浪淘沙·题花农侍郎女兄秀琼馆遗词》清代许禧身 割臂奉高堂。 药饵亲尝。 心钦孝女志非常。 一旦骖鸾何太速,话也心伤。 白话译文:割手臂侍奉父母,亲自替父母尝药,心里佩服孝女的孝心并非常人。 仙人驾着鸾鸟何必这么着急,说着也伤心。 7.描写父女情深的诗词有吗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送杨氏女》,原诗如下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零泪缘缨流。 译文: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扩展资料 《送杨氏女》是一首送女出嫁、表达自己伤别心情的诗篇。 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女相依为命。当大女儿出嫁之时,送其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 此诗写得情真语挚,泪满诗行,愁惨凄恻,朴实无华,骨肉之情,跃然纸上。 创作背景 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小女相依为命,父女感情颇为深厚。 此时大女儿要嫁的夫家路途遥远,当此离别之际,心中自然无限感伤。然而女儿出嫁是天经地义的事,在临行前,诗人万千叮咛,谆谆告诫: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 其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诗人。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 唐代宗、德宗时期,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景致优美,感受深细,语言简淡,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 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传世作品有《韦苏州集》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杨氏女。 8.关于孝的诗句大全1、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2、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3、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4、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5、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着 6、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7、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8、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 9、顾我,复我。——《诗经》 10、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1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12、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3、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14、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15、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6、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7、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8、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9、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20、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2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22、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23、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