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带有山的宋词

1.带有山的诗句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郭熙: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唐·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唐·张锡: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唐·李白: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元·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2.带有山字的诗词

诗句如下:

1、《辋川集·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春庄》

唐 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3、《赠韦穆十八》

唐 王维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

4、《辋川集·华子冈》

唐 王维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5、《阙题二首 》

唐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诗句拓展: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唐 王维 【辋川集·鹿柴】

2、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唐 王维 【辋川集·木兰柴】

3、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唐 王维 【辋川集·茱萸沜】

4、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唐 王维 【辋川集·宫槐陌】

5、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唐 王维 【辋川集·欹湖】

6、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唐 王维 【辋川集·辛夷坞】

7、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

8、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唐 王维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9、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唐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

10、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 ——唐 王维 【赠韦穆十八】

11、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唐 王维 【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

12、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唐 王维 【别辋川别业】

3.含有“山名”的诗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指泰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南朝宋.陶渊明.《归园田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4.带有山的诗句

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春水渡边渡。(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高谷为岸,深谷为陵。 (《诗经》)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郭熙: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王维: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李白: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5.带山字五言古诗

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6.三十首带山的古诗

1.《山中》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2.《西塞山怀古》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3.《山房春事》年代: 唐 作者: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4.《寄全椒山中道士》年代: 唐 作者: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5.《秋山寄陈谠言》年代: 唐 作者: 王昌龄 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

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

黄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

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6.《鲍山》年代: 宋 作者: 曾巩 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

若道人心是矛戟,山前那得叔牙城。7.《山老吟》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不行山下地,唯种山上田。

腰斧斫旅松,手瓢汲家泉。讵知文字力,莫记日月迁。

蟠木为我身,始得全天年。8.《望山》年代: 唐 作者: 贾岛 南山三十里,不见逾一旬。

冒雨时立望,望之如朋亲。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霪一以扫,浩翠写国门。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谁家最好山,我愿为其邻。9.《山行》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0.《游昌化山精舍》年代: 唐 作者: 卢照邻 宝地乘峰出,香台接汉高。

稍觉真途近,方知人事劳。11.《山中叙志》年代: 唐 作者: 王绩 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

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

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偶。孟光傥未嫁,梁鸿正须妇。

12.《宴韦司户山亭院》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人幽想灵山,意惬怜远水。习静务为适,所居还复尔。

汲流涨华池,开酌宴君子。苔径试窥践,石屏可攀倚。

入门见中峰,携手如万里。横琴了无事,垂钓应有以。

高馆何沉沉,飒然凉风起。13.《病后访山客》年代: 唐 作者: 张祜 久病倦衾枕,独行来访君。

因逢归马客,共对出溪云。新月坐中见,暮蝉愁处闻。

相欢贵无事,莫想路歧分。14.《登北固山望海》年代: 唐 作者: 吴筠 此山镇京口,迥出沧海湄。

跻览何所见,茫注潮汐驰。云生蓬莱岛,日出扶桑枝。

万里混一色,焉能分两仪。愿言策烟驾,缥缈寻安期。

挥手谢人境,吾将从此辞。15.《谒山》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16.《石楼山见月》年代: 唐 作者: 李益 紫塞连年戍,黄砂碛路穷。

故人今夜宿,见月石楼中。17.《山亭夜宴》年代: 唐 作者: 王勃 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示阑,林端照初景。18.《喜逢郑三游山》年代: 唐 作者: 卢仝 相逢之处花茸茸,石壁攒峰千万重。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19.《山家》年代: 唐 作者: 张继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20.《山阁晚秋》年代: 唐 作者: 李世民 山亭秋色满,岩牖凉风度。

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古石衣新苔,新巢封古树。

历览情无极,咫尺轮光暮。21.《病起题山舍壁》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

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22.《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佩,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23.《山竹枝》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深院虎溪竹,远公身自栽。

多惭折君节,扶我出山来。贵宅安危步,难将混俗材。

还投辋川水,从作老龙回。24.《山院避暑》年代: 唐 作者: 韩偓 行乐江郊外,追凉山寺中。

静阴生晚绿,寂虑延清风。运塞地维窄,气苏天宇空。

何人识幽抱,目送冥冥鸿。25.《山中留客》年代: 唐 作者: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26.《山行》年代: 唐 作者: 戴叔伦 山行分曙色,一路见人稀。

野鸟啼还歇,林花堕不飞。云迷栖鹤寺,水涩钓鱼矶。

回首天将暝,逢僧话未归。27.《早春鱼亭山》年代: 唐 作者: 薛稷 春气动百草,纷荣时断续。

白云自高妙,裴回空山曲。阳林花已红,寒涧苔未绿。

伊余息人事,萧寂无营欲。客行虽云远,玩之聊自足。

28.《太山吟》年代: 魏晋 作者: 陆机 太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已远。曾云郁冥冥。

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涂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太山侧。慷慨激楚声。

29.《山中绝句》年代: 清 作者: 袁枚 镇日山腰斸白云,载量烟草活纷纷。春衫不用金炉热,自向百花香里熏。

30.《北山作》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骨法枯闲甚,惟堪作隐君。山行忘路脉,野坐认天文。

字瘦偏题石,诗寒半说云。近来仍喜聩,闲事不曾闻。

7.山的诗句

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王勃 【春园】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王勃 【登城春望】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王勃 【夜兴】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勃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勃 【别人四首】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王勃 【赠李十四四首】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王勃 【早春野望】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 【寒夜思友三首】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王勃 【始平晚息】 观阙长安近,江山蜀路赊。

客行朝复夕,无处是乡家。 王勃 【扶风昼届离京浸远】 帝里金茎去,扶风石柱来。

山川殊未已,行路方悠哉。 王勃 【普安建阴题壁】 江汉深无极,梁岷不可攀。

山川云雾里,游子几时还。 董思恭 【咏李(一作太宗诗)】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

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于季子 【咏项羽】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 望苑长为客,商山遂不归。

谁怜北陵井,未息汉阴机。 张说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

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赵冬曦 【和张燕公耗磨日饮(一作张说诗)】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

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卢?Q 【题殿前桂叶】 桂树生南海,芳香隔楚山。

今朝天上见,疑是月中攀。 蔡隐丘 【石桥琪树】 山上天将近,人间路渐遥。

谁当云里见,知欲渡仙桥。 周瑀 【临川山行】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

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沈如筠 【寄天台司马道士】 河洲花艳爚,庭树光彩蒨。

白云天台山,可思不可见。 王泠然 【句】 陈兵剑阁山将动,饮马珠江水不流。

(咏八阵图送人) 孙逖 【句】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庐山》。

见《诗式》) 崔国辅 【渭水西别李仑】 陇右长亭堠,山阴古塞秋。不知呜咽水,何事向西流。

王维 【辋川集·华子冈】 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

王维 【辋川集·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维 【辋川集·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辋川集·木兰柴】 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王维 【辋川集·茱萸?c】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 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王维 【辋川集·宫槐陌】 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王维 【辋川集·欹湖】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维 【辋川集·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王维 【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唯应见白云。

王维 【赠韦穆十八】 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日令春草深。

王维 【送别(一作山中送别,一作送友)】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 【别辋川别业】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王维 【崔九弟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城隅一分手,几日还相见。山中有桂花,莫待花如霰。

王维 【题友人云母障子(时年十五)】 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王维 【山茱萸】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王维 【哭孟浩然(时为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至襄阳有作)】 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王维 【阙题二首】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缙 【别辋川别业】 山月晓仍在,林风凉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华子冈】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 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鹿柴】 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不知深林事,但有??迹。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北??】 南山北??下,结宇临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裴迪 【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裴迪 【。

8.关于山的宋词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的主题是辨伪。首联提出有办法解决狐疑,颔联从自然景物入手具体介绍这一办法:让时间证明一切。颈联转入到历史人物,进一步证明上述办法。尾联顺着颈联的意思延伸:如果周公、王莽在真相还没有显现时便死去,他们的德行真伪就无人知晓。本诗告戒我们: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

9.有什么带有山的诗句

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

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

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契合一体的独特意境,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诗薮》内编卷六)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取得这种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得利于他对佛学的钻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维被后人称作“诗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亲崔氏持戒安禅三十余年。王维和弟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荤血”(《旧唐书·王维传》)。

王维于31岁时,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绝尘累,“迥无子孙”(《责躬荐弟表》)。他还撰有多篇有关佛教的诗文,对佛学有较高的造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维信仰的是禅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禅。南宗禅是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那套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备的处世良方。

而南宗禅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有相通相似之处。宋代文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

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王维参禅有得,自然对这种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体会。

他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汇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意境。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

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融。《鹿柴》也是这样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里寂静无人,只听见深林里飘荡着断续的人声,一缕夕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凄清。

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虽然孤独,却也蕴藉。 清代王渔洋说,王维的这类小诗“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

也就是说,王维的这类山水诗具有禅趣、禅悦、禅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禅的意蕴。自然,也就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独特品味。

王维并不一定只到渺无人迹的所在去寻求禅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热闹的农家生活: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野望》 一场春雨,洗涤尘垢,景象一新。农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远景组成有层次的画面,水色明亮,峰峦碧翠,光和色的对比十分和谐。表面上,我们看不出这首诗的禅意。

实际上,那场春雨多象是佛家净瓶倾下的圣水,把万物洗涤得明净空灵。只不过万物把禅境和诗境融会得太妙了,他并没有让禅理压倒诗趣。

当然,我们关注的是那种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意,欣赏的是山水美的灵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禅理。 王维是一位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其言精辟,切中肯綮。

王维是唐代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他用萧疏清淡的水墨笔法作画,创水墨山水,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作山水画南宗的开山祖。

他的绘画强调写意,追求神似,表达主观情致,故“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淡》引张彦远语)所以,王维又被称为中国文人写意画之祖。

绘画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诗的情韵和意趣,即画中有诗。用这种绘画思想去凝视自然山水,发为咏叹,造境入诗,必然诗中有画的神韵。

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使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诗中有画的意境,诗中有音乐的流畅,诗中有书法的变化。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他独有的“诗中有画”和“百啭流莺,宫商迭奏”的诗歌艺术风格。

我们在欣赏他的山水诗时,应紧紧把握这个特色。 王维善于概括地。

10.带有山的古诗词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

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

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

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

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

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

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1、《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6、《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18、《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